蕴蓄生命的地力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在世几十年,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锦衣玉食,有人露宿街头;有人名垂青史,有人抱憾终生。同样是人,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呢?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很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看他生命的“底蕴”是不是很深厚。

什么是生命的底蕴呢?

爷爷好打一个比方,一个人生命的底蕴就跟种庄稼的地力差不多,因为爷爷种过地,当过农民,知道土地的肥沃或贫瘠直接决定打粮的多少。农民说那块地有劲(肥沃),庄稼长得好,就是这儿的“地力”好。爷爷把知识的多少比喻为土层的厚薄,即知识丰富(土层厚),无论做什么事,都容易做好(土层厚,无论撒下什么种子都容易发芽生长)。而知识浅薄(土层薄),则无论什么事都不容易做好(就像种子无法发芽生长一样)。所以爷爷把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比喻为一个人事业赖以成长的“地力”,即生命的地力(或叫生命的底蕴)。你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都将取决于你的“地力”——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及思维创新的能力。

一个人怎样才能具有深厚的生命底蕴呢?前提只有一个,他必须是个肯于学习、善于学习、持续学习、具有很强学习力的人。

这是爷爷回顾六十年人生得出的最痛彻的感悟。

爷爷小时候也常听大人们说要好好读书,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是爷爷当时并不理解读书的重要性,对大人们的劝诫不以为然。而今,当爷爷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时,爷爷却老了。这正应了“少年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的古训。当今天反过来再劝诫年轻人要好好学习时,年轻人仍跟爷爷当年时差不多,对学习并不太放在心上,甚至对大人们的督促感到厌烦。爷爷感到,这也许正是人生的悲哀,是一个家族的悲哀,如此一辈辈地重复下去,哪一辈子才会有大出息的人呢?

爷爷深爱着自己的小孙子,为有你这样一个聪明、帅气、健康的孙子感到无比幸福。你从婴幼儿时,就表现出聪颖过人的天赋,大家都认为你是一块好材料。但是,孙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呢?爷爷放心不下呀!孙孙将来会不会成为俊才,关键还要看孙子长大后是不是个有理想、有志向的人,是不是个肯于学习、善于学习、有持续学习能力,从而成为一个有深厚生命底蕴的人。

你长大后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去做会有很大的差别。有文化知识的人无论让他去做什么,就算他从没做过的事,他都会很快适应,很快进入角色,并找到窍门,做出成绩。而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却做什么事都是笨手笨脚,难以适应,甚至把好事办糟,贻笑于人。什么原因呢?就是人的生命底蕴的差异所致。

这一点,爷爷是有切身体会的。爷爷三十四岁那年从农村调入县城,当时是1982年11月26日,刚调入县文化馆,一天文化馆的工作还没有做,馆长就让爷爷写文化馆的全年工作总结,接着写下年工作规划。爷爷没有因为没做过而不做,没做过或不会做,都不是推托的理由。爷爷干脆住在会议室,通宵阅读历年留下的资料,总结其中规律,再凭多年的工作积累,不但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还获得领导的赏识。爷爷根本没想到,第二年调入县文化局,第三年竟被派回文化馆做了主管业务的馆长。

爷爷之所以能适应这么快,就是因为平时肯学习,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同样,爷爷四十二岁刚一调入龙江人民银行,也马上要写全年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计划,三个月后即被党组定为行长后备干部。四十八岁时,调入齐齐哈尔市组建商业银行,一天专业银行的业务没做过,竟也比较成功地当了五年的基层银行行长。

什么原因让爷爷适应这么快呢?是知识的底蕴,是平时注意积累“生命的地力”所致。

正是因为爷爷有这些切身体会才啰啰唆唆,反反复复地告诫你,长大以后要想做个生活中的强者,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努力“蕴蓄生命的地力”。无论遇上什么事情,不管做没做过,会不会做,永远都不是推诿或寻求谅解的理由,而且正是这种勇往直前、知难而进的选择,成了“逼迫”一个人快速提高的过程。“现学现卖”固然是一种学习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未雨绸缪”,闲置忙用,在平时养成勤于学习、喜欢思考的好习惯,注意“蕴蓄生命的地力”,做好迎接各种挑战的准备。

孙子长大后世界会是什么样,爷爷或许都赶不上了。但世界必然是一个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经济、智能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极快。爷爷体会到,近一百年世界的变化超过过去五千年的变化。每天睁开眼睛,面临的都是新事物。你今天是个人才,可是,如果不学习,过一阶段就有可能成为庸才。世界在变,我们必须也要跟着变(学会适应和改造)。如今,人口的膨胀、资源的匮乏,以及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使生存的竞争十分惨烈,而确保自己有生存能力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蕴蓄生命的“地力”的能力)。未来世界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提升学习力,是大势所趋,是提升“生命的地力”的必然。那么,什么是学习力呢?为什么同样在努力学习,不同的人收获却大不一样呢?

爷爷认为,真正的学习力,不仅是能听懂,不仅是学会记住,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抓住规律,领会精神,汲取精华,懂得如何去运用知识。探求知识时,一定注意不要把书“读死”。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多少知识,而在于利用知识引发思考,从而有新发现,有新创举。有一些人,读了书,就机械地照搬书本,不懂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实践,不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浅尝辄止,生搬硬套,当然会越学越愚。有的人就因为“死读书”读愚了,而执拗地认为读书无用,拒绝读书,排斥学习,这是更无知的表现。这好比吃鱼的过程:选书是“捕鱼”,读书是“吃鱼”,但吃下去的鱼不是简单地藏在肚子里或排泄掉,而是要细细消化,去粗取精,转变为营养,吸收成为自己的能量。如果只读不思考,纵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力,充其量也只能算一个书呆子。

真正的学习力,是要深入到哲学的方法论层次,用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以整体思考代替片面思考,以动态思考代替静态思考,学会对所学知识的活用和整合,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即能想到人所未想,见到人所未见,这实质是一种思维模式或心智模式的转变。正是这种学习力决定着学习的效果。

具有学习力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会是一个威力无边的人,这话虽说得有点绝对了,但确实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头脑不是一个供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可以被点燃的火把。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是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善于思考,就能发现疑问,发现疑问就请教,请教多了,就会使知识日渐丰富。《尚书》有云“好问则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思考之花,只能在知识的土壤上盛开。前提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学习力的人。

有没有学习力,还表现在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上。许多人认为一走出校门,就完成了一辈子的学习使命,这是糊涂观念。学习是伴随终生的课题。而人的区别,往往就表现在这里,谁终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谁才会成为人生的佼佼者。一日三餐,是补充身体对营养的需要,而不断地学习,是对心灵的喂养。人难免每天为温饱而奔波,但是,有些人却因为无止境地追求物欲,而不再重视学习。爷爷认为,当一个人不再刻意追求外在的财富,而是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注重对内心世界的滋养,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时,就近于圣人的境界。

其实,学习无处不在。比如会客、旅行、聚会、会餐时,能利用一切机会主动与别人交流(或专门讨教),让自己多懂一些道理(哪怕是学会一个单词),试想,若能坚持数年,必将造就一个真正的智者。

知识是“土壤”,只有深厚的“土壤”才能孕育出属于自己的卓越智慧之花。面对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要用思考、用眼光加以辨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汲取那些精华,积淀自己“生命的地力”。

阔阔,你在孩提时代,或许一时还不能完全理解爷爷所说的内容,但你一定要努力去弄懂它。哪怕那个可以指导你的人在天涯海角,也要登门去求教。在你努力去攻克一个个不懂的问题的同时,你的学习力就在提高,你的“生命的地力”已经逐步“肥沃”起来。

学习不仅是从书本上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学问,别人的成功与失败、别人的经验与教训,包括我们自己的进步和挫折,都是我们反思、汲取人生智慧的好教材。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是来自别人经验的积累;从生活中悟出的智慧,是源于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于有心的人没有没用的东西,广泛联想,见微知著,举一反三,深入思考,是增长知识的好方法。

孙孙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感到自豪,因为中国有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无比厚重、博大精深的文化,载籍丰富,源远流长。无论道家、儒家还是法家,都对社会、人生、自然,有精辟的论述。你是一个炎黄子孙,想积蓄自己生命的“地力”,你就必须汲取祖宗们留下的智慧。无论社会上有些人怎么排斥传统文化,你都不要为其所惑。只有不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人,才会有诋毁的态度。只有真正走进这座云蒸霞蔚的文化宝库之门,才会为它的魅力所震撼。

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对于国家,如果丢掉传统的优秀文化,等于弱化了中华民族长期赖以维系发展的信心和凝聚力。一个国家主席有如此远见情怀,实乃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从修身角度看,优秀传统文化是生命的地力之源。古人总结了许多精辟的人生典籍,如《格言联璧》里就有一段话:“轻(轻佻)当矫之以重(稳重),浮(浮躁)当矫之以实(踏实),褊(褊狭)当矫之以宽(宽宏),执(固执)当矫之以圆(圆融),傲当矫之以谦,肆(放肆)当矫之以谨,奢当矫之以俭,忍(残忍)当矫之以慈,贪当矫之以廉,私当矫之以公,放言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矫之以镇静,粗率当矫之以细密,躁急当矫之以和缓,怠惰当矫之以精勤,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刻薄)当矫之以浑厚。”句中不仅充满了辩证关系和分寸感,更是圆熟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孙孙如果慢慢揣摩透其中玄机,将受益终身。

当然,孙孙学习诸子百家的经典,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辩证的眼光继承和光大。

古今中外,无数成功人士,无不是学习的典范。九百多年前主编了《资治通鉴》的司马光,虽然仅仅活了六十八岁(1019~1086),却用十九年时间,完成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万字,跨越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编年史鸿篇巨制。仅手稿就整整装满两间屋子,表现的是何等的毅力呀!这是一部治理国家、管理人生不可不读的经典“通鉴”,如今难道我们连读完它的意志力也没有吗?

爷爷少年时期读了高尔基的《我的大学》,读了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传记,读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为他们能在那么极端困难的境遇里挣扎着、顽强地学习的精神所感动所激励。他们的成功与他们的付出是成正比的。爷爷正是从那时立志,要像这些人物那样,做一个有志于学习的人。

我的孙子,在能读完爷爷这些文字的时候或许已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或者是个相当任性、热衷于玩乐的“小野马”。爷爷希望,爷爷的良苦用心你能理解。如果你正处于玩物丧志阶段,你应该猛醒,摒弃一切恶习,埋头读书,努力“蕴蓄生命的地力”。

学习对有些人来说是个苦差事,需要付出很多的心力、精力去应对。做学问,不能急躁。做学问的功夫犹如“煎药”,猛火烧开后更须慢火煨,才现“滋味”。即前人讲的“优游涵泳”,张弛有度,渐渐得其精髓之意。越是不爱学习的人,越有一种沉重的“无奈”的感觉。其实,学习是一种充满乐趣、愉悦身心、陶冶性情的精神享受。到广阔知识天地中去遨游,体验那些人类积累下来的宝贵人生经验,实在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迫于压力学习到自觉形成学习习惯,是学习境界的一大飞跃,当你达到这一境界时,你才真正地理解了学习的乐趣,并步入学习佳境。

一个人在长身体时期,每天去量量身高,根本看不出比前一天长高了多少,但事实上每天都在长。半年或一年后,偶尔一量,会发现的确长高了许多。学习知识也一样,每天学习一点点,也看不出自己有多么明显的提高。可是,经过数年努力,有了量的积累,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学者。如果放弃了“每天学习一点点”,就永远是原来的老样子。

用知识打扮的生命,会更绚丽和坚实。

为了做到这一点,孙孙必须坚决摒弃掉自身懒散、任性、贪玩的坏习气,确立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确立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向更高远的方向努力。丹尼斯在《伟大的种子》一书中说:“大凡成功人生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计划,并能持之以恒,时刻不忘。”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缺乏学习力的士兵也绝当不了将军。你要试着制订一个与个人成长、与未来岗位需求相匹配的,相辅相成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越与实际贴近越能学进去,阶段目标越明确越容易成功;而脱离实际的计划是好高骛远,是空想,很难实现,也容易遭受挫折。这个计划,可以请你身边的老师指导,帮你建立。

十九岁步入仕途、官历四朝的颜之推告诫子孙:“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是凡人。”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就能经得起困苦磨炼,成就一番事业;没有志向、没有毅力的人,就会懈怠,从而成了平庸之辈。这话距今一千五百多年了,读来对我们仍是那么亲切而适用。

总之,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你想不同于旁人,就必须有不同于旁人的志向和实现这一志向的奋斗历程。而无论将来做什么事,有丰富的知识作为生命的底蕴,就会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就会有精彩的人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