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怀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爷爷希望孙子有爱国的情怀。

作为一个有民族情感、有社会责任心的人,不能不爱国。

但是,爱国,不是空泛的和盲目的。

爷爷小时候,听“岳母刺字”的故事,就在心里埋下了“精忠报国”的种子,渴望长大后有机会像岳飞那样报效祖国。结果,“十年动乱”时,爷爷正是十八九岁,满腔的爱国激情在燃烧,以为忠于毛主席就是爱国,尽管当时自己受到了政治压抑,也尽可能“忘我地”投身到那场狂热的运动中去。可是,当那场“文化大革命”尘埃落定,历史还给“十年动乱”以真面目时,才发现,自己的爱国热情,被“个人崇拜”利用了,满腔真诚却做了于祖国无意义的事,有一种被欺骗后无言的心痛。

经过痛苦的反思,爷爷终于认识到,当初是一种幼稚的愚忠和盲从,而并非真正的爱国。一个不懂得尊重自己英雄的民族,不会得到别的民族的尊重;可是,一个不辨良莠、不加取舍盲目崇拜先人的民族,也不会变得强大无比。

对祖国的忠诚,不是对个人的忠诚。爱国,要有是非之心。只有做真正有利于祖国、人民的事,才是爱国。

爱国,是具体的,爱国是一种责任,爱国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爱国,体现的是对国家一草一木的爱,对民族、同胞的爱,对故土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认同,对公民责任和义务的义无反顾的担当。当国家领导人,是爱国;当个普通农民,也是爱国。像黄继光、董存瑞那样壮烈,是爱国;像雷锋、王传祥那样平凡,也是爱国。如杨利伟、翟志刚那样飞天,是爱国;扫大街、出摊床也是爱国。每个人以不同形式,在不同岗位,尽着自己的责任,不在于做得多么轰轰烈烈,有这份情结,尽一份责任,就是爱国。

爷爷在这里特别要强调两点:一个是爱国和爱家并不矛盾,国和家是个有机整体。一个不能保障每个具体个人(好人)人权和尊严的国家,就失去了国家的意义,就不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一定不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家庭是国家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细化到每个家庭、每个人身上,不能说我顾家就损害国,我爱国就不要顾家了。把家庭关系处理好,就是对国家负责。对于那些握有权力,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人,尤其要有“把每个人看成是国家的一部分”的理念和情怀。

另一个要强调的是,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不要背叛祖国。国家每年派遣大批的优秀学子赴海外留学,本来希望他们学成后回来报效祖国,可是,却有一些人选择了为他国效力(当然为他国效力我们也不能说是错的),尽管他们追求个人的幸福和安逸没什么不对,但他们缺少的不是像钱学森、邓稼先那些老前辈们的爱国情怀么?甚至,还有人反而回头蔑视自己的祖国。祖国培养他那么多年,他不感恩,他不谈自己的责任,反而笑话祖国贫穷、落后。难道别人给你吃一顿海鲜,你就感激涕零,祖国母亲喂养你二十几年小米,反而一点情义都没有了吗?难道你就不想想为了祖国富强,你该担负起什么样的使命吗?国家兴亡,人人有责啊!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贫富不是爱不爱国的理由。能以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一员而感到自豪,表现的正是这种朴素的爱国情怀啊!古今中外,有无数爱国的英雄人物,阔阔可以自己选出几个典型,时时激励自己,不要做背祖忘典的糊涂人。

有的人会糊涂地认为,什么爱不爱国的,不要管那么多,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这些人可以想一下,为什么历史上会有“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惨痛?为什么会有“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为什么会有被日本鬼子强占十四年的悲愤?是祖国太贫困、太落后、太软弱所致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而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国力大增,社会安定,人民富裕,几代人梦想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那一天终于到来。走出国门,不再受到歧视,国际事务要请中国人参加,中国人在世界上真正有了自己的尊严。这不是哪个人的尊严,是一个民族、一块国土、一种国家存在方式的尊严。作为中国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是一种骄傲。

我们没有办法把个人的生活、个人的尊严与祖国分开,每一个人与祖国是个血肉凝结在一起的整体。没有每个人的忠诚和责任,祖国的概念也是空泛的。所以,阔阔,不管别人怎么说,你要坚定一个信念,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

爱国,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的好恶,要站在更高远的角度,以辨别大是大非的眼光,来评判取舍。尽管有时动机是好的,但若结果于人民、于国家不利,就等于改变了事情的性质,客观上成了人民的对立面。特别是年轻人,不要凭一腔爱国热情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就要求你要有思想、有知识、有远见、有政治辨别力,关键时刻,才不犯错误。

爱国,要正确地看待国家政权,正确地看待执政党。

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同,每个国家都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国家的政治体制。关键不在于选择什么体制,而要看政治主张的实质是不是公平正义,是不是关心民生,是不是尊重人权。中国的现实是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封建社会的“余弊”尚存,又加上“十年动乱”的破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龙脊”被拦腰斩断,也许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抚平这个伤痕啊),“无政府幽灵”还阴魂不散,整体的文明程度还不够高,公民意识和共和意识不强,民主意识比较狭隘,如果实行西方式的所谓“自由”、“放开”、“民主”,无疑于是一场灾难。

爷爷认为,中国的国情,至少在目前相当一个历史时期,更适合一党执政。一党执政,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民主议政,体现的是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结合,是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的结合,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结合,追求的是社会民意的最大公约数,构建的是社会精英层集体执政和制度化平稳交接的体制,既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又保证了政权的稳定和连续性。爷爷认为,这种独特而务实的政治体制是中国现阶段最好的选择。特别是面对国家重大事件时,决策迅速,可以有效集中国力办大事,十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巨大成功,也是对政权、体制成功的有力佐证。

当然,爷爷也不否认我们国家目前的政治体制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人民的监督乏力,为官者权力的绝对化,是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但是,腐败是世界性毒瘤,是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是会随着社会法治的逐步健全、随着人民法治观念的觉醒、随着人民监督机制的完善,得到合理控制,并不应该偏激地成为否定一个政治制度的唯一标准。

这方面也正是国家下一步要深入改革的关键一役。当执政党意识到腐败是威胁政权的最大危险时,也就到了下最大决心治理腐败的时候。爷爷相信,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将会有自己正确的选择。

割裂历史原因,把这些“问题”完全归结为“体制因素”,是不公平的、不客观的(爷爷的本意不是讨论这个话题,这里就不赘述了)。爷爷认为,照搬别人的做法或不顾社会现实情况地把政治制度理想化,用空泛的“理想化社会”来否定“现实该采取的方式”,都是不明智的。

未来的中国,避免人治,抛却救世主情结,走现代法治之路,是一个必然选择。

其实,人类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制度,所谓好制度,不过是能不断经过自我调整,最大限度适应现实情况和民众要求罢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必须尊重全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即民主、博爱、互助。爷爷要你相信,中国执政党对自己的“管理”,也会博采众长、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和成熟,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爱国是永恒的。爷爷呼吁有关部门,务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一些年轻人祖国情结淡漠,不全是年轻人的责任。我曾随机问过一些年轻人,左宗棠是什么人?李大钊是什么人?答不上来。问“九一八”是什么日子,竟有人也答不上来,甚至有个女孩回答:“是‘就要发’的意思吧?”让人哭笑不得。面对这种现象,难道我们不该忧虑吗?

一个忘却历史、缺少爱国凝聚力的民族,怎么可能持续强盛?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构建的,是漫长的历史积淀、生动的社会活剧、切身的生存体验共同缔造的一种高尚情感。如果割断历史,忘却民族英雄,缺少当代爱国精英的引领,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我们的子孙就可能淡漠祖国情结。

或许,阔阔长大后会远离祖国,成为海外游子,但你不要淡漠了祖国情结。

或许,阔阔长大后会担负神圣使命,你不要漠视爱国主义教育。

有全民族对祖国的无限挚爱,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身后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强大的祖国,才会有个人的真正尊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