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洒黑土地,奉献北大荒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血洒黑土地,奉献北大荒

告别家乡,背起行囊,踏上征途,奔向边疆。这是第一代北大荒人艰苦创业的故事……

北大荒,是黑龙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以及周围广大荒芜地区的统称。1947年,为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号召,一大批军人来到这里,播下了开发北大荒的第一支火种。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中期,王震将军先后率领铁道兵和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成为第一代北大荒人。他们不仅是黑龙江垦区的开发者,更是北大荒精神的创立者。1968年底,怀着建设边疆的热情,54万城市知识青年,20万山东、四川等地的支边青年,以及近10万大中专毕业生陆续前往北大荒,成为建设北大荒的第二支重要队伍。他们发扬老一辈垦荒人战天斗地的无畏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为垦区的开发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改革开放后,第三代北大荒人,也就是那些复转官兵以及知识青年和支边青年的子女们,他们受到父辈们的熏陶,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奉献着……几代垦荒人艰苦创业,前赴后继,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温暖着这片沃土,在“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中,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

经过70多年的发展,这片曾经还是蛮荒之地的黑龙江垦区,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生产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据统计,这片垦区已累计生产粮食8741.4亿斤,向国家交付商品粮6888.6亿斤,用占全国2%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全国9%的人口,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顾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的历史,那就是一部生动的北大荒创业史,更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奋斗史。三代北大荒儿女风雨无阻,任劳任怨,在茫茫荒原上建立起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国营农场,不仅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粮食,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代代相传的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不畏艰难,顽强拼搏,以苦为荣,艰苦奋斗,这是北大荒人的意志。

北大荒地处东北地区北部,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冬季漫长而寒冷,最低气温可以达到-48.6℃,冻土层最厚可达2.5米。夏季的北大荒则荆棘丛生、沼泽遍布、野兽成群,每次出征回来,垦荒队员都会被蚊子咬得胖出一圈,晚上睡觉的时候,蚂蚁和蛇还经常会爬进被窝里。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人们的吃、住、行都非常困难,但不论是复转官兵还是知识青年,不论是支边队伍还是科技专家,他们都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雪花汤就饭”,这首在当时流行的歌谣,便是垦荒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1954年6月,从南泥湾走来的王震将军率领队伍开始开发北大荒。一时间,勇猛的人民解放军和复转官兵解甲归田,化剑为犁,挥洒汗水,贡献青春。建房急需木材,战斗英雄汪立国挺身而出,拖着被子弹打碎了的残臂,带领数十名战士在大兴安岭的齐腰积雪中挥斧伐木,一根根原木伴随着战士们的滴滴鲜血倒落在皑皑白雪上。生产急需农具,特等功臣迟子祥主动请战,这个曾在战斗中冻掉2根手指和10个脚指甲、身负5处重伤的解放军战士,夜以继日,焚膏继晷,最终在破旧的铁匠炉里打造出1200多件小农具,保障了农垦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复转军人里还有一位潜水挂钩的战士,他就是任增学。1957年,垦荒队伍向雁窝岛挺进。为了支持雁窝岛的开发建设,农垦局下拨了6台拖拉机,但在抢运物资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困难,2米多高的大型拖拉机,除了不到0.5米的驾驶棚和排气管露在外面,其他地方都陷入了沼泽中。垦荒队员们立刻想各种办法拉车,他们先用原木垫在机身下面防止下陷,又把几吨重的设备拆成零件,一点儿一点儿运进雁窝岛,可半天工夫只拉出了1台拖拉机。当拉第2台的时候,新的困难又出现了。拖拉机的牵引钩被埋在冰水以下的泥浆里,怎样才能将钢丝绳挂在拖拉机的挂钩上,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关键时刻,任增学奋勇向前,他不顾个人安危,果断地脱下棉衣,喝了半碗酒就潜入到满是冰碴儿的泥水中。第一次没有成功。他毫不犹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扎进沼泽中,第二次还是没有成功。第三次摇摇晃晃地浮出水面时,只见他脸色苍白,嘴唇发紫,牙齿也冻得直打架,他只说了一句“挂上了,同志们可以拉车了”,便晕倒在同志们的怀里。之后,垦荒队员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最终将6台拖拉机全部拉了出来。

在开垦荒原的过程中,还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青年,他们同样也书写着精彩的北大荒故事。1948年2月,18岁的梁军在黑龙江省参加北安拖拉机手培训班,她是班上70多名学员中唯一一名女学员,但是她的学习进度一点儿不比男学员差。她说:“别看我是女子,再苦再累都不怕,我向党保证,坚决完成学习任务。”1950年6月,以梁军命名的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成立。此后,梁军带领她的拖拉机队投入到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之中,她们每天劳动十四五个小时,吃的是野菜,喝的是水沟里的水,一面要忍受蚊虫的叮咬,另一面还要防备时常出没的狼群。就这样,在梁军的一生中,她坚持开了三次荒,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还是第三套人民币壹元纸币上女拖拉机手形象的原型。

勇往直前,敢闯敢试,不断创新,勇于开拓,这是北大荒人的勇气。

在开荒初期,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垦区在经营管理、分配方式等方面出现了问题,严重阻碍了垦区的发展。面对这样的困境,北大荒人积极做出改革,垦区的发展开始出现大变化。1948年夏,通北机械化农场设立了实验室,1950年,经过反复试验,用机械化收割水稻获得成功。1955年,友谊农场建立了农业科研试验站。1964年,制成国内第一台盘式精点玉米机。1965年,粮食烘干设备、冻土开沟犁等5项技术开发获得成功。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10项成果荣获国家级和部级成果奖。除此之外,垦区还兴办了家庭农场和集中管理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后,北大荒人更是把眼界伸向国际,他们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引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还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化农业,垦区的农业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生产率不断创历史新高。进入新时代,垦区昂首阔步,勇往直前,继续开拓,致力于打造农业领域的“航母”,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农业之路正在北大荒人的脚下铺开。

胸怀全局,强国安民,统筹发展,顾全大局,这是北大荒人的本色。

北大荒人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每当国家和人民急需粮食时,即使牺牲自己的利益,垦荒人也会咬紧牙关,服从大局。1960年前后,自然灾害袭击北大荒,垦区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粮食不能自给自足。即便如此,北大荒人还是节衣缩食,精打细算,不仅如数上缴给国家600万斤的任务粮,还挤出63万斤余粮支援灾区。1963年,由于天气原因,垦区的300多万亩小麦都得了赤霉病,粮食因此大幅减产,但北大荒人仍然把优质的粮食挑选出来上缴给国家。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后,北大荒垦区在3天的时间内紧急筹集了480万斤粮食运往灾区……无论在怎样的困难面前,北大荒人都能做到忠于国家,服从全局,他们为民族、为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捧出的不仅仅是粒粒饱满的粮食,更是北大荒人一颗颗赤子之心。

不求索取,勇于牺牲,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这是北大荒人的境界。

在这片黑土地上,北大荒人付出了太多太多,其中有许许多多的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垦荒事业。在艰苦的垦荒岁月中,老战士黄振荣率队深入茫茫的林海雪原,多次击退狼群的围攻,带领7000多名官兵,在两年的时间内开荒51万亩,先后扩建了八五三农场和八五五农场。后来,这位参加过红军长征的老战士不幸去世。当人们在为他更衣时,才发现他遍体都是青紫色的伤痕,10个脚指甲已经冻掉了9个。浙江女知青陈越玖也是北大荒人的杰出代表,在雁窝岛她从最脏最累的活儿干起,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奋战在垦荒的一线,割玉米、背饲料、修水利,哪里需要她,她就出现在哪里。在忘我劳作中,陈越玖的病情急剧恶化,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向党组织提出了唯一的要求:“转告党组织,一定把我的骨灰送回雁窝岛,我是北大荒人!”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正是北大荒人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在北大荒博物馆的一面“故人墙”上,镌刻着12000多个名字,那是为开发建设北大荒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他们有的被沼泽地吞噬,有的在火海中逝去,有的累倒在岗位上……历史不会忘记他们。这面墙,向我们讲述着一件件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曾经的万里荒原,如今已变成万亩良田。一代又一代的拓荒人血洒荒原,骨埋黑土,用热血与汗水铸就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靠着这种精神,北大荒人不断克服重重困难;靠着这种精神,北大荒人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如今,更多的北大荒人及其后代依然坚守在这里继续奋斗,默默奉献,他们的故事仍在延续,他们的成就依然辉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