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生卒】:前384—前322

【介绍】:

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家。出生于色雷斯的希腊殖民地斯塔吉拉城。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67年到雅典,成为柏拉图的学生,在柏拉图学园攻读了20年。公元前343年回马其顿首都培拉城,担任王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帅。公元前335年重返雅典,建立吕克昂学校。他经常在学校的林萌道上踱步讲学,被称为“逍遥学派”。公元前323年因亚历山大逝世,雅典掀起了反马其顿运动,亚里士多德被控有渎神罪,而被迫逃离雅典,寓居埃维厄岛的卡尔基斯城,次年逝世。一生撰写了许多著作,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学》等。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中研究了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等,成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9页)。在哲学上,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他尖锐地批判了柏拉图把理念同可感知的事物割裂开来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个别的东西是存在于“某处”、“此时”的东西,可以被感知。一般的东西是存在于“处处”、“时时”的东西,它是理智所认识的。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有通过个别才能认识一般。为了解释存在的事物,他举出四种原因: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虽承认质料是最初的原因之一,但却认为质料因只是消极的本原,形式因才具有积极性,而且是永恒不变的。在他看来,运动就是某物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并把运动分为:质的运动、量的运动、位移运动、产生和消灭。认为一切运动的最终原因是本身不动、却推动一切的本原——神,从而倒向唯心主义。他把人的认识分为“辩证的”认识(属于“意见”的范围)和“必然的”认识(属于可靠知识的范围)。认为认识过程是搜集事实,对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引起对真理的理智直观的过程。“意见”或经验带有或然性、不可靠,理智才能觉察其真理性。在逻辑思想上,亚里士多德是传统逻辑的奠基人。他发现了传统逻辑的基本规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考察了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同一、反对、矛盾、从属、并列);对判断进行了分类(肯定的、否定的、普遍的、特称的、单称的、实然的、必然的、盖然的);制定了三段论法,基本原则表现为类、属和个别事物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十范畴表(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势、状况、活动、遭受)等,阐述了传统逻辑的基本内容,研究了某些思维形式的辩证方法。在伦理思想上,主张“中道”,即把人的情感和行为限制在过度与不及之间的恰当之处。如慷慨是吝啬和奢侈之间的中道。过度和不及是恶的表现,只有适度才是善。在政治思想上,认为社会划分为奴隶和奴隶主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是永恒的现象,主张实行君主政体和民主政体相结合的“城邦政制”,反对建立庞大的国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欧洲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后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