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德国作家、戏剧家、文艺理论家。一七二九年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拉丁文学校毕业后于一七四六年九月入莱比锡大学学习神学,后改学医学;但真正感兴趣的是哲学和文学,开始与莱比锡戏剧界接触。第一个剧本《年轻的学者》上演成功后立志要做“德国的莫里哀”。在柏林做过报刊编辑工作,从事写作,成为德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靠写作维持生计的职业作家。为了生计,曾先后当过一位将军的秘书和图书管理员。一七六七年应邀为汉堡“民族剧院”的艺术顾问,为演出的戏剧写评论。美学著作《拉奥孔》遭到哈勒大学教授克劳茨的攻击,为回答指责写了五十五篇《关于古文物的通讯》(1768-1769)。因宗教问题同汉堡牧师盖茨论战,写成《反盖茨》(1778)。一七八一年二月十五日在不伦瑞克逝世。莱辛的文学遗产是丰富的,他被认为是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寓言三卷集》(1759)收有九十多篇寓言。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专横和教会的愚昧,有时矛头直指普鲁士宫廷。箴言诗二百首都是针砭时弊之作。莱辛毕生从事戏剧活动,共创作四部戏剧。《萨拉·萨姆逊小姐》(1755)是德国第一部市民悲剧。喜剧《明娜·封·巴尔赫姆》(1767)又名《军人之福》,以七年战争(1756-1763)中的故事为题材,通过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塑造了明娜和巴尔赫姆这两个道德完美的理想人物的艺术形象,体现了启蒙思想,强调道德感化的作用。《爱密丽亚·迦绿蒂》(1772)是德国文学中一部杰出的悲剧。通过市民少女爱密丽亚·迦绿蒂的不幸遭遇,既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反抗精神,也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最后一个剧本《智者纳旦》(1779)是莱辛和德国正统教会争论,反对宗教偏见的作品,宣扬各种宗教应该彼此宽容的思想。重要的美学论著为《拉奥孔,论画和诗的界限》(1766);通过特洛亚祭司拉奥孔父子三人被蛇缠死的故事,在古代造型艺术和诗歌中的不同处理,探讨了画和诗反映现实的不同方法,第一次明确指出造型艺术反映的是最精彩的“固定的一瞬”,而诗则应模拟在时间上连续不断的行动。由此出发强调诗应表现人的个性和感情,描写斗争,以满足资产阶级的需要。戏剧理论著作《汉堡剧评》(1767-1769)为德国资产阶级戏剧理论的重要文献,它由一百零四篇剧评组成,分上下两卷。它特别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认为剧院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学校;反对一味模仿崇拜法国戏剧,主张德国应有自己的民族戏剧;要求戏剧“摹仿自然”,忠实地再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反对三一律,号召向莎士比亚学习,刻划出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应有的性格。莱辛的戏剧创作和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