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特林克与《青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梅特林克,莫(1862—1949)为比利时剧作家,也写过散文和,用法语写作。一八六二年八年二十九日生于根特市,中学毕业后学习法律,后当律师。一八八六年去巴黎参加象征派文学活动,后成为象征派的代表作家。梅特林克一生写有二十余部剧本,剧本充满诗意,可称为诗剧。早期剧本带有悲观颓废色彩,表现了没落阶级的病态心理,宣扬死亡的不可避免和命运的不可抗拒等。早期的剧作《佩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892)曾由音乐家德彪西改编为歌剧,流传较广。剧中描写老国王高罗在森林中遇见迷路的少女梅丽桑德,娶她为后,但梅丽桑德却爱上了国王的弟弟佩莱雅斯,结果形成一场悲剧。剧中充满了宿命论思想和浓厚的神秘气氛。其它剧本如《不速之客》(1890)、《盲人》(1890)、《阿拉丁和帕洛密德》(1894)、《丁达奇尔之死》(1895)等都属同类作品。一八九六年后,梅特林克离开比利时,移居巴黎等地,先后发表了几部散文集,他试图摆脱悲观主义,思索道德的价值。但由于他根本出发点是唯心的,仍陷入神秘主义之中。这个时期发表了三部重要剧本,有《蒙娜·凡娜》(1902)、《乔赛儿》(1903)和《青鸟》(1908),和早期剧本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剧中力图解答道德和人生观问题,表现了他的哲学观点。三幕剧《蒙娜·凡娜》,叙述了比利时指挥官吉都的妻子蒙娜·凡娜,为使全城免遭屠杀,答应敌军将领要求,单身前往敌营,不料这敌将正是她少年时的好友琦亚尼罗,有意要援救比萨。当她把琦亚尼罗带回比萨,吉都不相信他们之间的纯洁关系,要杀害琦亚尼罗,于是蒙娜·凡娜决心救琦亚尼罗一起出走。梅特林克在剧中肯定了蒙娜·凡娜的自我牺牲精神,批判了吉都的自,在爱情问题上提出了新的道德观点,演出后引起强烈争论。《乔赛儿》是三幕象征剧,剧中对坚贞爱情充满了诗意的赞美。一九一一年,梅特林克获诺贝尔文学奖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出版了散文集《大秘密》(1921)、《蚂蚁生活》(1930)等,还有几部剧本。一九三二年,比利时国王封梅特林克为伯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流亡美国。一九四七年返回欧洲,两年后死在法国的尼斯。《青鸟》是梅特林克象征主义戏剧创作的代表作,是一部六幕十二场童话剧。剧中写伐木人的两个孩子蒂蒂尔和弥蒂尔,在圣诞节之夜,梦见他们受仙女白丽伦之托,为她病重的女儿去寻找青鸟。两个孩子用块有魔法的钻石,召来了面包、糖、火、水、狗、猫的灵魂,在光的引导下走遍了“回忆乡”、“夜宫”、“幸福宫”和“未来国”,寻找象征理想和幸福的青鸟。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可是到手的青鸟总是得而复失。早晨他们被母亲叫醒,貌似仙女的邻居为她生病的女儿来讨圣诞节礼物,蒂蒂尔决心把心爱的鸽子送给她,不料这只鸽子变成了青鸟。原来青鸟就在身边,只有甘愿把幸福给别人的人,自己才会得到幸福。剧中描写了一幅寻找幸福的幻景,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