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发(1900—1976),现代中国象征诗派的代表。字遇安,又名淑良,广东梅县人。1919至1925年留学法国习雕塑。回国后主要从事雕塑和文化教育工作。1951年移居美国,后病逝于纽约。1920年开始写诗,诗集有《微雨》(1925)、《食客与凶手》(1927)、《为幸福而歌》(1926),都是留学法国期间所作。三部诗集大部分是爱情诗,此外是描写异国风情和怀念祖国故土的诗作。诗中往往充满寂寞、孤单、颓废、感伤以至悲观绝望的色彩,它曲折地反映了生活在旧中国黑暗现实里的知识分子的颓唐情绪。李金发崇尚法国象征派诗,是较早把它介绍到中国并创作这一类诗的人。他认为诗歌只是诗人根据自己的主观随意性去涂抹刹那间的意念和视觉印象,至于读者是否会发生共鸣,能否理解,诗人是可以置而不顾的。他把象征派诗歌表现方法引进自己的诗作,多用奇异的联想、隐喻、幻觉、暗示等来表现他的感觉和感情,没有寻常的章法,造成一种朦胧恍惚,迷离扑朔的色彩,晦涩难懂,有“诗怪”之称,在二十年代诗坛上引起很大反响,毁誉不一。继起的效仿者时有出现。在后来抗战烽火中,李金发的诗风有所变化,趋于乐观和现实,他的隐喻、象征等“象征派”诗歌艺术手法,为后来诗歌艺术所吸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