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唐朝为防范吐蕃、回纥侵扰,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是为设节度使之始。玄宗时府兵制废驰,戍边士卒改行招募,长期戍守,不再更代,使节度使专兵成为可能,并且集辖区内的军、政、财大权于一身,方镇之势日强。安史乱后,唐朝对安史部将采取姑息政策,分授以魏博、成德、幽州节度使,史称“河朔三镇”,他们在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成为最大的割据势力。节度使一职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或部将拥立,朝廷只能承认既成事实而已,一百五十年间出任三镇节度使者凡五十七人,由朝廷任命的只有四人。各地节度使也仿效河朔,拥兵自重,独霸一方,使山东、江淮列镇相望。至九世纪初,藩镇发展到四十多个,形成“自国门以外,皆分裂于方镇”的局面。他们或连横而叛上,或以力而相并,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灾难。唐朝廷虽屡对藩镇用兵,但收效甚微。宪宗元和年间,因改行两税法,中央财力雄厚,平定淮西藩镇叛乱,河朔各镇随之相继归顺,实现了安史之乱以来的空前统一。但藩镇专地擅财,恃势横行的情况并未根本改变,宪宗死后,各藩镇又相继反叛,故态依然。藩镇割据的局面由唐中叶起,经五代十国至宋初赵匡胤收藩镇兵权,持续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记载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文献有《新唐书》卷六十四《方镇表序》、卷二百一十《藩镇传序》。各家通史和隋唐断代史著作都有专章论述,并可参照韩国盘《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历史教学》1958年8期,收入《隋唐五代史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