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雨果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雨果

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1885) 法国积极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著名人、小说家、戏剧家、文艺理论家。出身军官家庭。青年时代曾同情保守党,后目睹法王朝的反动,政治态度有了转变。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他被迫流亡国外十九年。他虽不赞成革命,但在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后,却给予了同情和支持。主要作品有诗集《惩罚集》、 《历代传说》,剧本《欧那尼》、 《国王取乐》,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九三年》等。理论著作有《〈克伦威尔〉序言》、 《莎士比亚论》、 《论司各特》。《论拜伦》等。此外,在《短曲与民谣集》、 《欧那尼》、 《秋叶集》、《光与影集》、 《悲惨世界》等作品的“序”中,也都表述了他的文艺主张。

雨果的世界观是复杂而矛盾的,哲学上由信奉天主教到自然神论到泛神论,政治上由信仰保王主义到民主共和主义。在文艺上,他在经历过一段曲折后明确地提倡积极浪漫主义,反对古典主义。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成为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宣言和纲领,雨果也因此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把文艺发展分为原始诗(颂歌)、古代诗(史诗)、现代诗(浪漫诗)三个阶段,认为文艺是时代生活的反映,是随社会生活的演变而演变的。他猛烈抨击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强调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的题材。他认为古典主义摹仿自然是抽象的、片面的,人物共性多于个性;浪漫主义摹仿自然是活生生的、全面的,有美和丑的对比,人物个性多于共性。他强调靠天才,不靠规律;作家要面向当代,刻画“凡人”,描写“人生”,有一定的道德和美学理想,深入心灵,抒发主观感受,赋予作品以特殊的色彩和风格。主张创作上的自由或无限的精神,宣称“浪漫主义,其真正的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阐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和积极意义。他提出对比的原则,认为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两种不同的要素的对比形式而表现出来的,艺术的任务就在于再现这个对比。他主张悲和喜、哭与笑、美与丑不应割裂,性格的光明面与阴暗面、崇高面与丑怪面,各种人物的对照,生活中的对比因素,都应处于统一体中。他把对比原则看作是浪漫主义区别于古典主义的特征。要求作家怀着对美、光明的追求来揭露黑暗。

《序言》还提出艺术选择问题,认为艺术是自然的集中而强烈的表现,但不是它所要表现的事物本身;艺术真实应是一种高于现实的真实,为此,艺术家必须进行选择,选择有特点的东西。他提出文艺“负有民族的使命、社会的使命、人类的使命”,诗人的职责是“为人民发出呼声”。他的主张反映了1830年革命前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求,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决裂,对当时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