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孟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孟子

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春秋鲁公族孟氏之后,受业于子思的门徒,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未见用,退而与其门徒万章等著书立说。 辑有《孟子》一书, 《史记》有传。孟子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代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代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地位仅次于孔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美学思想,并把儒家的美学思想发展到较为完善的阶段。他从提倡仁义出发,充分肯定了人应该有的人格之美。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告子上》说: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而以仁义为基本内容的善本身就是美。 《公孙丑下》说;“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尽心下》说: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焦循《孟子正义》解释“充实之谓美”说:“充满其所有,以茂好于外,故容貌硕大而为美。美指其容也。”由此可见,孟子不仅把美与善、信等联系起来,而且认为美是比善、信有着更多的内涵的品质, “充实”美既指以仁义为基本内容的善充盈于内心,也指外貌的硕秀华美。要想达到这种“充实”美,孟子认为就必须“养气”。《公孙丑上》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气,就是精神、气质,“浩然之气”就是包蕴着儒家伦理观念的精神、气质,亦即《滕文公下》所赞美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孟子所追求的人格美,即只有具备这种精神气质的人才是美的。

孟子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人们对美的鉴赏中美感的共同性和审美活动的社会性的问题。关于美感的共同性, 《告子上》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还说: “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他看到了人类有别于动物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表现在审美上就是共同的美感。关于审美活动的社会性, 《梁惠王下》说:“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 ‘不若与人。’曰: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这就是著名的“与民同乐”的审美观,它根源于孟子人类的美感具有共同性的美学思想,其目的在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但其中也不无民主性的精华。

基于上述美学思想,孟子对如何具体鉴赏文艺作品也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即“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关于前者, 《万章下》说: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他认为只有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认识,才能正确理解作品。孟子和公孙丑对《小弁》和《凯风》的讨论,就运用了这一方法。关于后者, 《万章上》说: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他认为鉴赏文艺作品还应从全局着眼,推求体会作者的立意所在,揭示作品的本义,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提出,是我国文艺鉴赏论上的一个重要发展,为后人所注重。

由于孟子把儒家的美学思想发展到较为完善的阶段,因而对后世也产生了更为明显的影响,后世儒家关于美、美感以及文艺鉴赏上的许多观点都可以从孟子那里找到渊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