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弗格,儒勒作品分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生卒】:1860—1887

【介绍】:

法国象征派、印象派人,“自由诗体”创始人之一。他生于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1873年回巴黎。中学毕业后,一面做工,一面写诗。其间,曾到美术学校听泰纳的课。不久,任艺术收藏家埃弗吕西的秘书。埃弗吕西引导他欣赏印象派绘画,这为他后来创作印象主义*作品打下了基础。儒勒·拉弗格是著名的“马拉梅的星期二”活动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和克洛代尔*、瓦莱里*、科比埃尔*等人常在马拉梅的罗马街寓所,欣赏马拉梅的诗作,表演马拉梅“类推法”的写诗技巧;马拉梅诗作中的直觉、推想、暗示与象征等手法令他们十分神往。这一活动,终使拉弗格成了一位知名的象征派作家。1881年经诗人保尔·布尔热推荐赴柏林,做普鲁士皇后奥古斯塔的法语侍读。他在柏林五年,大部分诗作写于此时。1887年回巴黎。由于劳累与贫困,患肺病而死,时年仅27岁。

拉弗格诗歌的基调是悲观的、抑郁的。他的作品常常表现死的念头如何纠缠自己,表现孤独的人物对例行公事的厌倦。在这方面,他是叔本华*悲观论和哈特曼无意识论的崇拜者。他的诗作,受科比埃尔和兰波*的影响很大,他用哲学和科学语言把民歌和舞厅乐曲的旋律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有时简朴,有时晦深莫测的形象。他注意创造新词和使用民间俗语。他首创自由诗体,这种诗体不拘绳墨,自由直率,易于表达诗人的感情。1885年发表的诗集《怨歌集》是他的代表作。此外,还有诗集《月亮圣母颂赞》(1886)、《仙人的集会》(1886)、《善意之花》(1890)。还写有短篇故事集《传统道德故事》,以及一些理论著作,对印象主义有较为剀切的阐发。

儒勒·拉弗格的作品对后期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直至二十世纪初的超现实主义*,均有较大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