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塔西佗陷阱”:提升政府公信力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4453】跨越“塔西佗陷阱”:提升政府公信力

(刘建武主编,党建读物出版社,17.1万字,2019年6月第1版,32元)

9章:绪论:“塔西佗陷阱”的预警及其意义;[1]“塔西佗陷阱”的生成逻辑与历史启示;[2]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3]转变政府职能是跨越“塔西佗陷阱”的根本保证;[4]依法行政是跨越“塔西佗陷阱”的重要基石;[5]政府诚信是跨越“塔西佗陷阱”的必然要求;[6]问责纠错是跨越“塔西佗陷阱”的关键环节;[7]清廉为政是跨越之重要支撑;[8]危机应对是跨越之有力杠杆;[9]绩效评估是跨越之有效抓手。

“塔西佗陷阱”主要揭示的是,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如果政府不注重自身的诚信和形象建设,一旦在人民群众心中丧失了公信力,那将出现无论政府说的话是真是假,做的事情是好是坏,都会被认为是在说假话、做坏事,都会陷入人民群众的质疑和批评的困局,政府很有可能陷入行政危机之中。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政治治理的制度化和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公平化和效率化。

预警之意义:[1]有利于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有利于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3]有利于不断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塔西佗陷阱”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问题,可能通过破窗效应、霍桑效应以及刻板效应等心理学现象阐述和剖析。

历史启示:[1]言必行、行必果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石;[2]遵规守矩、守住底线是取信于民的立足点;[3]不忘初心、坚持人民立场才能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

人民性是我们政府行政的价值依归。

任何一种政府能力都是由人力、权力、财力、权威、信息、文化、管理等基本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系统,即“政府能力系统”。

“三张清单”(权力、负面、责任清单)制度。

政府是社会和公众的标杆。政府不是抽象的存在,是由政府工作人员构成的。

“上恶贪则下耻争,上谦让则下耻节”。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