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既用不任者疏》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雎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

【原典】

既用不任者疏。

注曰:“用贤不任,则失士心。此管仲所谓‘害霸’也。”

王氏曰:“用人辅国行政,必与赏罚威权;有职无权,不能立功、行政。用而不任,难以掌法施行;事不能行,言不能进,自然上下相疏。”

【译文】

已经使用贤人却不委以重任,必定会使贤人疏远自己。

张商英注:使用贤人却不委以重任,就会失去士人之心,这就是管仲所说的有害于霸业的策略。

王氏批注:任用人才辅佐国事、干预政治,就必须给与他可以奖赏和惩罚的威势和权力。有职位却无权力,就不能建立功勋,执行政事。任用了却又不委以重任,不能够执掌法度执行实施,做事不能够推行下去,进言又不能够被采纳,君臣的距离自然就疏远了。

【评析】

对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应顾虑重重,既然想重用他就要为他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任而不放权、不重用的做法是及其不可取的,这无疑是浪费人才。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任命的人也会心灰意冷,从而导致人才流失。

领导与下属间的异议往往是针对一个问题,下属发表了意见,而领导不同意;或者是领导发表的意见,下属不同意。至于谁的意见最终是正确的,自有实践来检验。但是,在沟通过程中,领导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如果不能接受下属的反对意见,就会得到一个不接纳反对意见的恶评,而如果无条件地接受意见,又会在下属眼里得到一个没有主见的印象,不但失去了自己的威信,也将失去下属的尊重。因此,如何面对下属的反对意见,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典例阐幽

用贤不任,则失士心

洪秀全定都天京后,发生了争权夺利的天京事变。洪秀全的威望大大下降,无论从威望、才干来说,只有石达开是辅理政务、统帅军队、安抚百姓的理想人物。洪秀全虽然已对外姓人有猜忌疑惧的私心杂念,但从解救燃眉之急考虑,也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召石达开回京辅政。十一月,石达开带军从宁国经芜湖回到天京,受到天京军民的热烈欢迎,洪秀全亦加封石达开为“通军主将翼王”,命他提理政务。

可惜洪秀全并没有从天京事变中吸取正确的教训,杨秀清独揽大权和逼封万岁的情景不断在他眼前出现,因而他时生疑忌。尤其是眼见石达开辅政,功绩卓着,又见石达开“所部多精壮之士,军力雄厚”,对其兵权的集中更为忌讳,再加上石达开为首义之王,威望极高,这都使洪秀全深为不安。他从维护洪氏集团的统治地位出发,对石达开进行限制、排挤。遂封其长兄洪仁发为“安王”,又封其次兄洪仁达为“福王”,干预国政,以牵制石达开。他又“专用安、福王”,使“主军政”。在挟制、架空石达开的同时,还要夺取他的兵权,甚至发展到对石达开有“阴图戕害之意”。这种无理的刁难、挟制和阴谋陷害,实际上使石达开已无法施展其聪明才智,已无法实现匡国辅政的志愿,石达开也对洪秀全及其集团能否继续保持太平天国和建立统一的“天朝”失去信心和希望,不禁发出“忠而见逼,死且不明”的叹息。

最终,石达开离开天京,许多将领激于义愤和对他的敬仰,纷纷带队跟他出走。出走的太平军将士约有二十万人。太平天国一时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造成了太平天国军事力量又一次重大分裂。

【原典】

行赏吝色者,沮。

注曰:“色有靳吝,有功者沮,项羽之刓印是也。”

王氏曰:“嘉言美色,抚感其劳;高名重爵,劝赏其功。赏人其间,口无知感之言,面有怪恨之怒。然加以厚爵,终无喜乐之心,必起怨离之志。”

【译文】

论功行赏时如果脸上显露出吝惜的神色,那么功臣宿将们就会灰心丧气了。

张商英注:脸上露出吝惜的神色,立有功劳的人就会灰心失望,项羽摩挲侯印不肯授人就是这样的事。

王氏批注:用美言和美好的仪容来抚慰、感谢他的劳苦;用高名望和重爵位来赏赐他的功劳。如果封赏人的时候,嘴上不说知恩感德的话,面容上有责怪恼怒的表情。就算给予很重的赏赐,部下的心里一样不会欢喜开心,必然有怨恨离异的心志。

【评析】

无论一个人多么有能力、多么有才华也不可能独立地完成所有的事情,必须有人在身边协助。当别人有了功劳、取得成绩的时候,就必须慷慨兑现用人时许下的诺言,这样,才能留住人才,留住人心。《韩非子》说:奖赏很微薄,下属就不愿意做事;反过来,奖赏很优厚,也信任他,他就会为你付出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领导为人应该大气,不应用人时大方承诺,到了论功行赏,却一毛不拔,小肚鸡肠,翻脸不认帐,概不兑现,这样会伤了大家的积极性,破坏整体的团结。

典例阐幽

计功而行赏

汉五年,刘邦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行赏。由于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酂侯,给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十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倒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刘邦说:“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打猎。”刘邦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刘邦说:“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随我打天下,功劳是不能忘怀的。”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

列侯均已受到封赏,待到向刘邦进言评定位次时,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刘邦已经委屈了功臣们,较多地赏封了萧何,到评定位次时就没有再反驳大家,但心里还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位。关内侯鄂千秋进言说:“各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的。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不过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士卒逃散,只身逃走有好几次了。然而萧何常从关中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数万士卒开赴前线时正值大王最危急的时刻,这种情况已有多次了。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垒数年,军中没有现存的口粮,萧何从关中用车船运来粮食,军粮供应从不匮乏。陛下虽然多次失掉崤山以东的地区,但萧何一直保全关中等待着陛下,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这样的人,对汉室又有什么损失?汉室得到了这些人也不一定得以保全。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功勋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第一位,曹参居次。”刘邦说:“好。”于是便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恩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原典】

多许少与者,怨。

注曰:“失其本望。”

王氏曰:“心不诚实,人无敬信之意;言语虚诈,必招怪恨之怨。欢喜其间,多许人之财物,后悔悭吝;却行少与,返招怪恨;再后言语,人不听信。”

【译文】

承诺多,兑现少,必招致怨恨。

张商英注:失掉他们本来的愿望。

王氏批注:内心不诚实,人们就不会有敬重信服的心意。言语虚伪狡诈,必然招致责怪埋怨。兴头上的时候,许愿说要重赏部下,过后后悔,行赏时却非常吝啬,兑现不了厚赏的诺言,反倒招来部下的怪罪怨恨。以后再说话,人们就不相信了。

【评析】

关键时刻,答应了人家好处,但事成之后又不给那么多了,或者干脆一点都不给了,就会招来怨恨。这是说做人、做领导一定要讲诚信,言出必践,有诺必现,否则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无论为人还是处世,诚信都是每个人必须遵循的准则。“狼来了”的故事更能证实诚信的重要性。不讲诚信的人会被身边的朋友抛弃,最后成为孤家寡人;不讲诚信的企业会被消费者唾弃,最终难逃倒闭的命运;不讲诚信的国家会遭到人民发对,最后变得国将不国的恶果。

典例阐幽

贤能太守郭伋

汉代光武帝时期,有一人叫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是汉武帝时期大侠郭解的孙子。郭伋从小便立志高远,要为百姓谋福祉,后来官至太中大夫。郭伋颇有治世之能,且为官清廉信义为先,很受当时百姓的爱戴和称颂。

光武帝即位的时候,社会还未安定,盗贼土匪四处作乱。皇帝常听闻郭伋的名声,便多次委派郭伋到治安问题严重的州郡做太守,治乱除暴,安抚百姓。在渔阳的时候,郭伋不失信赏,打击土匪,使盗贼销声匿迹;又整顿兵马,抗击匈奴,使得治安井然有序,人口大增。皇帝称其为“贤能太守”。颍川土匪流寇也十分猖獗,郭伋被调往颍川后,因山道险阻,情势错综,剿匪艰难。郭伋深入险地,了解到土匪也多是社会混乱无处安身,才被“逼上梁山”,便以仁德信义说服了一伙土匪。土匪也意欲改过自新,郭伋就将他们遣还回家务农,既往不咎。郭伋将遣还土匪的事情禀报皇帝,光武帝认为做得对,也并没有怪罪。后来,那伙土匪的党羽听说此事,都极其敬仰郭伋的为人,纷纷从各地不远千里来投降自首,路途之上络绎不绝。

过了些年头,郭伋被调往做并州牧。在王莽时期,郭伋曾经就被征召做过并州牧,前任并州牧的时候,郭伋勤政爱民,常常微服私访,解决民生疾苦,整顿吏治,扫除流寇,平定许多冤狱大案,是以百姓一直感念郭伋的恩义。

当地人听到郭伋又到并州,那真是打心眼里欢喜,郭伋每经过一县一乡,老老少少夹道欢迎。郭伋心里也是颇感欣慰,常想:“做官能做到这份上,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也不枉在这世上活了一场!”于是,更加尽心警惕自己,常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时时激励自己。于是所过地方,常常问民疾苦,向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有才学的年轻人询问治邦方略,并设“几杖之礼”早晚不息。

中秋八月,秋高气爽,按例又当行至各地州县巡查吏治情况,郭伋带着几名随从骑马赶往西河郡美稷县。故地重游,心里感慨万千,眺望辽阔的西河大地,曾经在这里辛勤工作过的往事又浮上心头,那脉脉有情流淌着的小河,小河两岸淳朴善良的百姓……想着这些,不禁挥动手中的马鞭,骏马便飞驰起来。

一行人行至县城郊外,突然远远望见有几百个小孩骑着竹马,嬉戏而来,及至近旁,小孩列队相迎,稽首跪拜。郭伋下马还礼问道:“小朋友,不必多礼,快快请起,你们从哪里来?在这里干什么呀?”有一稍年长的小孩回答道:“我们听说郭爷爷今日来美稷,都很欢喜,特来此恭候!”近旁的一小孩好似鼓了鼓勇气说:“您真是郭爷爷吗?我们大伙听过您的好多故事,说您是个大好人!”郭伋心下感叹不已,看着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充满了温情和慈爱。于是在众小孩的簇拥之下进了县城。

郭伋在美稷县衙,详细阅读了近年所积案卷,有错判疑案的就马上调出重新审理,又察访民情,慰问贫苦,所至之处,百姓欢欣,多有馈赠礼物者,然则一律不取。没过多久,又将外出公干,刚到城门口,没想到众孩童骑着竹马又来相送,一直送到了城郊外,郭伋就对孩童说道:“大家早点回家吧!我很快还会回来的。”为首的小孩问:“郭爷爷,您哪一天回来呀?我们还要来接您!”郭伋内心感动,便询问身边的师爷,师爷算了算行程和办事所需要的时间,便告诉孩童回来应该是几天以后。于是郭伋与众孩童约定了那一天在郊外相会,不见不散。

不曾想很快便将事情办完,归来时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一天,郭伋惦记着与小孩的约定,便决定与随行人员暂不入城,在郊外寻得一个山野小亭,歇息起来。那时正值深秋,昼夜温差较大,山林之中霜寒露重,郭伋便叫随从捡拾柴火取暖御寒,围坐着生起的篝火,随从师爷显得有些不解地问:“老爷,天气寒冷,还是早点回去吧,万一感染风寒可就得不偿失了!”郭伋郑重地告诫到:“君子言出必行,一诺千金,怎可言而无信!”

旭日又冉冉升起,阳光斜照着绚烂的美稷城郊,一群孩童早早骑着竹马在那里嬉戏,正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他们敬爱的郭爷爷。一小孩举手遮了遮眼睛上方的阳光,向远处眺望。正在这时,远处官道上已隐隐尘土飞扬,马蹄声渐渐清晰,郭伋与随从骑着骏马已风驰而至,数百孩童不禁为之欢欣鼓舞。

后来,郭伋以太守之尊,守信于孩童,夜宿山野小亭的事,传到光武帝那里,光武帝十分钦佩他的德行,称赞他为“信之至矣”。也有人评说,郭伋能于小事上这样守信,那他布施大信于天下也就可以知道了,所以才能成就伟大的功业,可令盗贼土匪纷纷自首,可使百姓爱戴称颂。

晚年,郭伋老病,荣归故里,光武帝赐封为太中大夫,并赏赐了很多田宅钱粮,然而郭伋也都分赠给了宗亲族人。郭伋享年八十六岁,光武帝亲自悼唁,赐给了他墓地。郭伋守信的故事也世代流传。

【原典】

既迎而拒者,乖。

注曰:“刘璋迎刘备而反拒之是也。”

【译文】

已经迎接人家前来却又拒绝入内,这是背离常道的。

张商英注:刘璋迎接刘备入蜀却反而拒之于门外就是这样的事。

【评析】

很多做领导的都喜欢说自己赏识人才,但招揽到人才又不用,就像请人吃饭,客人都到了门口,又因疑心重重,找个借口将客人赶走,这样的领导也遭人痛恨。旧情丢了不说,还结上了新怨,这是最愚蠢不过的举动。

典例阐幽

刘璋疑心重重邀刘备

刘璋部属,本是在刘焉、刘璋父子战胜益州旧有势力后的二十多年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松散集团。起先,刘焉欲“避世难”,后来入蜀,为益州牧。当时支持他的,除了陆续进入益州的以南阳、三辅人为主的“东州人”及其他外来人以外,还有两种益州势力。一为原仕洛阳、后随刘焉回籍的益州官僚,如侍中广汉董扶、太仓令巴西赵韪。一为仕于益州的本籍豪强,如领有家兵的益州从事贾龙。

汉朝末年,曹操派遣钟繇率军讨伐占据汉中的张鲁,益州牧刘璋听到消息后,心中恐惧。有个叫张松的臣子乘机劝他说:“曹操的兵马天下无敌,如果攻下汉中后,利用张鲁的库存物资来进攻益州,谁能抵抗得住!刘备是您的同宗,曹操的大仇人,又善于用兵,如果让刘备讨伐张鲁,一定能击破张鲁。张鲁一破,则益州势力增强,曹操即使来攻,也无能为力了。现在本州的将领们如庞羲、李异等都自恃功劳,骄横不法,想要向外投靠。如果得不到刘备的帮助,则敌人在外面进攻,百姓在内叛变,一定会失败。”刘璋同意他的见解,派法正率领四千人去迎接刘备。

但是等到法正领来了刘备大军,刘璋却又怕强大的刘备势力对成都有所图谋,因此紧闭城门,拒绝让刘备进入成都,此举惹怒了刘备。两军交战,最后引狼入室的刘璋把整个西川都丢掉了。

【原典】

薄施厚望者,不报。

注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覆之、载之,含之、育之,岂责其报也。”

王氏曰:“恩未结于人心,财利不散于众。虽有所赐,微少轻薄,不能厚恩、深惠,人无报效之心。”

【译文】

从薄施惠于人却希望人家从厚报答的,必定会导致人们不思报答。

张商英注:“天地无所谓仁慈,对待万物像对待用草扎成的狗一样;圣人也无所谓仁慈,对待百姓也像对待用草扎成的狗一样。”覆盖万物、承载万物,容纳万物、哺育万物,哪里要求万物回报呢?

王氏批注:恩惠还没有抵达人们的内心,财物货利还没有布散给部众。虽然偶有赏赐,给予的太少,赏赐的不丰厚,不能加厚恩情,加深慈爱,人们就没有报效的心志。

【评析】

在紧要关头,帮人一点小忙,给人一点小恩小惠,就盼望着别人能十倍、百倍的回报自己,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们不明白,知恩不报是常情,薄施厚望则有失天理。老子说:“施恩不要心里老想着让人报答,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却要时时记在心上,这样才会少烦恼,少恩怨。”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抱怨人情淡薄,好心得不到好报,甚至做了好事反而成了冤家,其实错不在于“知恩不报”,因为这是常情。人们错在“施恩图报”的心理,做了点好事,就天天盼望着报答,否则就怨恨不已,恶言恶语。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真心对别人,即使不希望回报,别人也会对你真心相报。

典例阐幽

士为知己者死

韩氏、魏氏、赵氏三家把智氏灭了之后,不但灭了智氏一族,还分了智氏的土地。赵襄子无恤本来和智伯有私仇,加上又被智氏打了一年,把智伯的头砍下来,挖空,涂上漆,作为酒器。一旦和别人饮酒作乐,就把智伯的头拿出来装上美酒喝掉。

有一个死士叫豫让,是智伯的家臣,他深得智伯的恩遇,曾说过一句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他一心要杀了赵襄子,为智伯报仇。

在几次行刺失败后,豫让为了能够充分地接近赵襄子,用油漆把自己涂得过敏发炎,成了一个浑身长癞疮的人,改变了相貌;又烧红了两块木炭,吞进肚子里,把自己弄成哑人,最后化妆成乞丐,沿街乞讨,居然连自己的老婆都认不出他来。

豫让觉得时机成熟,就埋伏在赵襄子出行的桥下。赵襄子的马突然受惊了。下人们在桥下把豫让给逮了出来。赵襄子质问豫让:“你原来在范氏、中行氏家中都充当过门客,他们两家最后都被智伯灭了。你不给他们报仇也就罢了,怎么就却一心为智伯报仇而杀害于我呢?”豫让说:“范氏、中行氏以一般人对待我,我就用一般人的方式报答他。而智伯以国士待我,我就得用国士来回报他。”

【原典】

贵而忘贱者,不久。

注曰:“道足于己者,贵贱不足以为荣辱;贵亦固有,贱亦固有。惟小人骤而处贵则忘其贱,此所以不久也。”

王氏曰:“身居富贵之地,恣逞骄傲狂心;忘其贫贱之时,专享目前之贵。心生骄奢,忘于艰难,岂能长久?”

【译文】

富贵之后就忘却贫贱时候的情状,一定不会长久。

张商英注:用道义满足自身的,无论是尊贵还是贫贱都不值得作为荣耀或耻辱。尊贵时也拥有道义,贫贱时也拥有道义。只有小人突然一下子处于尊贵的地位,却忘记了他贫贱的时候,这就是他不能长久保持尊贵地位的原因。

王氏批注:居于富裕显贵的位置,肆意表现自己骄傲狂妄的心志;忘掉了自己贫寒卑贱的时候,一心享受眼下的富贵。内心产生骄横奢侈,忘掉艰苦困难,怎么会持续很久呢?

【评析】

“苟富贵,勿相忘”。真正品德高尚的人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薄,不论富贵贫贱,都保持自己的本色,这才是孟子所谓的真君子、大丈夫。一个人有了名利后就翻脸不认人,这样的人是不会长久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小人得志的心态。他们不明白,贵贱荣辱,是时运机遇造成的,并不是他们真得比别人高明多少。倘若因此而目空一切,即便荣华富贵,也转眼成泡影。

《管子》说:贵而不讲礼的人会恢复卑贱。富而飞扬跋扈的人会恢复贫困。做人应该以厚道为上,不论地位如何变化,这个根本是不能变的。因为每个人过去岁月里都经历过风雨,从中积累了经验,都是财富,都值得去尊重。

典例阐幽

控制自己骄奢之心

陈胜吴广起义后,最开始进展顺利,可是当陈胜自立为王,建立张楚政权后,才遭遇到秦军真正有效的抵抗,军队的进攻作战方案接连受阻。

可当张楚军正在前方浴血奋战时,陈胜却在深宫玩物丧志,在宦官和女人的包围下恣情纵欲,没日没夜地御女酗酒,把国家大事远远地抛在脑后,忘记了自己原本是贫贱出身。称王后不到一个月,陈胜就堕落到和嬴胡亥一样的地步,耳朵里习惯了阿谀逢迎之声,对不好的消息则勃然大怒。于是身边的人就把前方的战况隐瞒起来。陈胜的威望也因此丧失殆尽,部属不再服其统御调遣,各地将领自行其是,形不成抗击政府军的合力。结果张楚国君臣猜忌,将帅离心,呈现一幅败亡的迹象。

有一则事例可以说明陈胜腐化变质的程度:陈胜在举事之前曾给人当过长工,有不少在一起种田的农民朋友。陈胜成了高高在上的大王之后,有几个农民朋友去王宫拜访,想沾点故友的光,没想到陈胜认为他们丢了他的脸面,竟然把他们全部用酷刑处死。这个愚蠢举动使数量广大的穷人也走向了他的对立面。

终于,陈胜被自己的马车夫所杀,而张楚政权很快走向了终结。

【原典】

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

注曰:“切齿于睚眦之怨,眷眷于一饭之恩者,匹夫之量。有志于天下者,虽仇必用,以其才也;虽怨必录,以其功也。汉高祖侯雍齿,录功也;唐太宗相魏郑公,用才也。”

王氏曰:“赏功行政,虽仇必用;罚罪施刑,虽亲不赦。如齐桓公用管仲,弃旧仇,而重其才;唐太宗相魏徵,舍前恨,而用其能;旧有小过,新立大功。因恨不录者凶。”

【译文】

念及别人旧恶,忘记其所立新功的,是很危险的。

张商英注:对小小的怨恨切齿不忘,对一顿饭的恩惠念念不忘,只是普通人的气量。有志于成就天下大事的人,即使对仇人也一定加以任用,因为他拥有才能;即使对冤家也一定加以录用,因为他立有功劳。汉高祖刘邦封雍齿为侯,是按照他的功劳进行录用;唐太宗任命郑国公魏徵为相,是按照他的才能进行使用。

王氏批注:奖赏功劳行使政事,虽有仇恨必定录用;惩罚罪恶施加刑罚,虽是亲人也不宽恕。比如齐桓公任用管仲,就是放下了过往的仇恨,而欣赏它的才干。唐太宗任用魏徵为宰相,舍弃先前的恩怨,是使用他的能力。臣下以前有小的过错,最近立过大的功劳。却因小恨不任用,这是很凶险的。

【评析】

作为领导要有宽广的胸怀,别人对自己的无礼,要尽快忘掉,而自己对别人的无礼,却要时时引以为戒。尤其不能记人之过,睚眦必报。记仇不是大丈夫,记仇成不了大事业。

汉高祖不计较与雍齿有私仇,仍然封他为什方侯;唐太宗不在意魏徵曾是李建成的老师,仍然任命他为宰相,这都是成大事者的气量和风度。那种非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方解心头之恨的行为,是十足的小人行径。

典例阐幽

刘邦不计雍齿之过

刘邦称帝后,把姓刘的皇族分封到全国各地为王。堂兄刘贾封为荆王、弟刘交为楚王、兄刘喜为代王,他的私生子刘肥为齐王。并大封功臣,萧何为酂侯、张良为留侯、陈平为户牗侯,先后共封了20余人。而其他有功的将领,日夜都在争论谁的功劳大小。

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从阁道上看见诸将三二五五地坐在沙土上窃窃私语,就询问张良他们在谈论什么事。张良故意危言耸听地说:“他们在商议谋反!”刘邦大吃一惊,忙问:“天下初定,他们何故又要谋反?”张良答道:“您起自布衣百姓,是利用这些人才争得了天下。现在您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您平时喜爱的人,而诛杀的都是平时您所仇怨的人。现在朝中正在统计战功,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天下的土地毕竟有限。这些人怕您不能封赏他们,又怕您追究他们平常的过失,最后会被杀,因此聚在一起商量造反!”刘邦忙问:“那该怎么办?”张良问道:“您平时最恨的,且为群臣共知的人是谁?”刘邦答道:“那就是雍齿了。”张良说:“那您赶紧先封赏雍齿。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自然就会安心了。”于是,刘邦摆设酒席,欢宴群臣,并当场封雍齿为什方侯,还催促丞相、御史们赶快定功行封。群臣见状,皆大欢喜,纷纷议论道:“像雍齿那样的人都能封侯,我们就更不用忧虑了。”

张良此举,不仅纠正了刘邦任人唯亲、徇私行赏的弊端,并且轻而易举地缓和了矛盾,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动乱。他这种安一仇而得众心的权术,也常常为后世政客们如法炮制。

【原典】

用人不正者殆。

王氏曰:“官选贤能之士,竭力治国安民;重委奸邪,不能奉公行政。中正者,无官其邦;昏乱、谗佞者当权,其国危亡。”

【译文】

使用人才不公正,那就危险了。

王氏批注:官员选用贤能人士,竭尽心力治理国家安定人民。给奸佞邪恶的人委以重任,就不能奉行公事行使政事。正直的人,不会授官给自己身边的人。昏庸、谗佞的小人把持政权,国家就有灭亡的危险了。

【评析】

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选人和用人,尤其是重要的、关键的职位更为慎重,选用人才不能光看能力,品德、作风、个性其实更重要。如果一个人人品不好,能力越强,危害也就越大。

作为领导最重要的就是识人,识人必须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他人有着很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让最好的人才为自己服务。刘邦一统天下因为他的身边有张良,韩信这种人;刘备能成就伟业就是因为他的身边有诸葛亮、赵云、关羽等人才。

典例阐幽

王莽篡夺皇位

汉成帝是个荒淫的皇帝,即位以后,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在外戚手里。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一个侄儿王莽,没有贵族骄奢的习气,做事谨慎小心,生活也比较节俭。因此汉成帝就让王莽做了大司马。王莽摆出一副贤臣的样子,礼贤下士,争取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汉成帝死后,不出十年,换了两个皇帝——哀帝和平帝。汉平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九岁,国家大事都由大司马王莽作主。有人说王莽是安定汉朝的大功臣,经大臣们一再劝说,太皇太后王政君封王莽为安汉公。但王莽只接受了封号,把封地退了。

公元2年,中原发生了旱灾和蝗灾。为了缓和老百姓对朝廷和官吏的愤恨,王莽建议公家节约粮食和布帛。他自己先拿出一百万钱,三十顷地,当作救济灾民的费用。太皇太后把新野的二万多顷地赏给王莽,王莽又推辞了。

王莽越是不肯受封,越是有人要求太皇太后封他。据说,朝廷里的大臣和地方上的官吏、平民上书请求加封王莽的人共有四十八万多人。有人还收集了各种各样歌颂王莽的文字,一共有三万多字。王莽的威望就越来越高。

汉平帝觉得王莽可怕,免不得背地说了些抱怨的话,一天,大臣们给汉平帝上寿。王莽也献上一杯椒酒。第二天宫里传出话来,汉平帝得了重病,没有几天就死了,其实是汉平帝喝的那杯酒被王莽做了手脚。汉平帝死时没有儿子。王莽提议从刘家的宗室里找了一个两岁的幼孩为皇太子,叫做孺子婴,王莽摄政。

有些文武官员劝王莽即位做皇帝。王莽最开始忸怩作态,到后来摆出一副恭敬不如从命的样子就同意了。公元8年,王莽正式即位称皇帝。改国号叫新。这个人人高喊的贤臣能子最终葬送了汉朝的江山。

燕昭王屈尊招贤人

燕国国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他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于是,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

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建筑(黄金台)拜郭隗做老师。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

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法子前无古人,讥为作秀又何妨,要的是最佳宣传效果。“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有了人,有了这样的人,卧薪尝胆二十八年的燕国得以殷富,局面大好,攻齐雪耻的机会亦在临近。

【原典】

强用人者,不畜。

注曰:“曹操强用关羽,而终归刘备,此不畜也。”

王氏曰:“贤能不遇其时,岂就虚名?虽领其职位,不谋其政。如曹操爱关公之能,官封寿亭侯,赏以重禄;终心不服,后归先主。”

【译文】

勉强用人,一定留不住人。

张商英注:曹操勉强留用关羽而关羽最终回到刘备身边,这就是挽留不住。

王氏批注:贤良而有才能的人,如果生不逢时,怎么会领受虚妄的声誉呢?虽然接受了职位,也不会谋求做事。比如曹操爱惜关羽的能力,封他为寿亭侯,赏赐他重重的俸禄。最终心思也没能服从,后来回到刘备身边。

【评析】

人各有志,千万不可强求。待遇和地位并非留人的充分条件,如果在价值观、奋斗目标上不能达成一致,根本就留不住人才。组建一个团队,必须是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奋斗目标,否则即使用尽心机逼人就范,也会像三国时的关羽那样,人在曹营心在汉。

典例阐幽

人在心不在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这时刘表已亡,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率军民二十多万人南撤。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辎重全失。

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得知此讯,痛不欲生,含泪向刘备辞行。他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虽然舍不得让徐庶离开自己,但他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关羽人在曹营心在汉

建安五年正月,刘备势力越来越大。曹操亲自征讨刘备,刘备惊悉曹操军将至,亲率数十骑出城观察,果然望见曹军旌旗,只得仓猝应战,被曹军击溃,刘备和张飞败逃,曹操接着攻陷下邳,俘虏了刘备妻子。

曹操把关羽围困在屯土山上,在张辽极力劝说下,关羽和曹操订立了着名的“土山三约”:一、降汉不降曹;二、赡养刘备两个夫人;三、一旦知道刘备消息,无论千里万里赴汤蹈火也要投奔兄长。曹操最后答应了苛刻的条件。身在曹营的关羽还几次提醒曹操,自己时刻没有忘记故主刘备。后来又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答曹操不杀之恩。关羽忠于刘备,忠于桃园结义的拳拳之心。

曹操赞赏关羽为人,拜其为偏将军,礼遇甚厚。当时曹操认为,只要比刘备对他还要好,不信关羽心里还想着刘备。因此,曹操三天一小宴,5天一大宴,上马一锭金,下马一锭银款待关羽。曹操赠袍,关羽穿于衣底,上用刘备所赐旧袍罩之,不敢以新忘旧;曹操赠赤兔马,关羽拜谢,以为乘此马,可一日而见刘备。曹操如此厚爱,关羽仍是人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觉察关羽心神不定,无久留之意,便对与关羽关系甚好的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张辽去问关羽,关羽叹息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张辽将关羽的这番话转告曹操,曹操闻后,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他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

【原典】

为人择官者,乱。

王氏曰:“能清廉立纪纲者,不在官之大小,处事必行公道。如光武之任董宣为洛县令,湖阳公主家奴杀人。不顾性命,苦谏君主,好名至今传说。若是不问贤愚,专择官大小,何以治乱、民安!”

【译文】

用人无法摆脱人情纠结,政事一定越理越乱。

王氏批注:能够清正廉明树立秩序法度的人,不管职位的大小,做事必然施行公平道义。比如东汉光武帝任命董宣为洛阳县令。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杀死了人,董宣不顾生命危险,几次劝说君王公平审理此案。他的美名至今流传。如果不考虑贤良愚昧,只挑选官员职位的高低,怎么可以治理动乱,使人民安宁呢?

【评析】

设置官职最忌讳因人设事,也就是说,本来不需要这样一个职位,但为了安排自己的亲戚或者冗员,不得不巧立名目,设立新的职位,这样做,不但必然导致官员的滥竽充数,而且多了鱼肉百姓的官吏,必然巧取豪夺,加重百姓负担,最后导致祸乱。

历史上朝政之乱,基本上乱于四种情况:宦官、朋党、外戚、地方势力。但根本的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人不当。要么是重用“私人”,如宦官、外戚之流;要么是所用非人,如朋党、地方势力之流。

典例阐幽

汉武帝因人设事

李延年是李夫人的兄长,此人长于歌舞技艺,在这方面是个天才,每当他唱起新曲时,听者都不由自主地被歌声感动。他长得很不错,犯法后被处以宫刑,入宫成为武帝的男宠。不久他发现武帝乃是一位好色的君王,于是便在这上头动起了脑子。

有一天,武帝又让李延年歌舞助兴,于是李延年不失时机地唱了一首自己新做的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听了之后不禁遐想连翩,叹息道:“这只是歌而已,难道世上真有这样倾城倾国的佳人吗?”

于是,早已收受了李家大量贿赂的平阳公主立即在旁边不失时机地报告:“李延年歌中所唱的美女,就是他自己的妹妹。”

刘彻自然大喜过望,立即召见。一见之下心旷神怡,不但果然美得超乎想象,具有李延年所唱的那种清高绝世气质,更聪明无比,还能歌善舞。刘彻立即将她纳入后宫,一时间形影不离,令后宫女子妒忌无比。

然而好花不常开,生育不久李夫人便生了病。不久后,她便离开人世,汉武帝伤心欲绝,以皇后之礼营葬,并亲自督饬画工绘制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形象,悬挂在甘泉宫里,旦夕徘徊瞻顾,低徊嗟叹。

由于汉武帝对李夫人的夭亡如此思念不已,所以便想到李夫人的临终前的嘱托,要求照顾她的兄弟。怎样照顾呢?那就是予以高官厚禄,使他们富贵荣华。能使李夫人的兄弟们富贵了,就实现了她生前的愿望。

于是便任命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李广利为将军。因李夫人毕竟是个侍妾,在宫中地位低微,其兄弟虽属皇亲,无功不得封侯。武帝命李广利为将军,就是好让他带兵出征,立功战场,得以封侯,达到尊贵的地位。卫青、霍去病得以命为将军,率师远征,也是由于武帝宠爱卫子夫的原因。但是与李广利的任命仍有所区别。卫青在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出征匈奴之前,有在宫廷为官十年的经历,霍去病更是跟随卫青学过孙吴兵法,可谓亲受过圣明者的教授。李广利则纯由武帝对李夫人的极度思念,不见有任何的军政经历而平步青云。武帝赋予这样的人以军事重任是失策的。

【原典】

失其所强者,弱。

注曰:“有以德强者,有以人强者,有以势强者,有以兵强者。尧舜有德而强,桀纣无德而弱;汤武得人而强,幽厉失人而弱。周得诸侯之势而强,失诸侯之势而弱;唐得府兵而强,失府兵而弱。其于人也,善为强,恶为弱;其于身也,性为强,情为弱。”

王氏曰:“轻欺贤人,必无重用之心;傲慢忠良,人岂尽其才智?汉王得张良陈平者强,霸王失良平者弱。”

【译文】

失去所依靠的强大力量,必会趋于衰微破败。

张商英注:有依靠仁德强大的,有依靠人心强大的,有依靠势力强大的,有依靠兵力强大的。唐尧、虞舜拥有仁德而强大,夏桀、商纣没有仁德而衰弱;商汤、周武王拥有人心而强大,周幽王、周厉王失掉人心而弱小;周初拥有控制诸侯的势力而强大,周末失掉控制诸侯的势力而弱小;唐初期拥有府兵而强大,唐后期失掉府兵而弱小。对于人来说,行善是强大,做恶是弱小;对于自身来说,性格属于强大,感情属于弱小。

王氏批注:轻慢欺侮贤能的人,必然没有重用他的心思。对忠诚贤良的人态度傲慢,贤人怎么会施展全部的才能智慧呢?刘邦得到张良、陈平这样的人因而强大,项羽失去张良、陈平这样的人因此衰弱。

【评析】

凡强势领导,必有其原因。有的人靠道德而强盛,有的人靠人力、财力、军队而强盛。但强和弱不可能一成不变,它们是相互转移的,因时而易,因势而易,也因怎样利用而易。可见,是强是弱,关键在于如何把握。

现实生活中,强与弱也是无定式可言的。如果某个人因为暂时的强势就目空一切,忽略了强势与弱势之间是相互转化的,那么眼前的美好生活转瞬间就会成为泡影。

典例阐幽

强弱因时而易

秦朝灭亡后,项羽分封土地,最让项羽为难的是,对别人的分封,都还容易掂量,唯独对刘邦的分封,让他有点儿伤脑筋。因为,除了项羽率领的楚军,就数刘邦的汉军实力最强。刘邦是他的首要假想敌,他对刘邦的动向也最为关切。不除掉刘邦,项羽的霸主地位始终受到威胁。但在鸿门宴的时候,双方已经讲和了,如果现在出尔反尔,向刘邦突然发动袭击,又怕引起其他诸侯的公愤。

还是老谋深算的范增有办法,很快献上一条计策:“还是把刘邦封到巴、蜀去吧。”项羽将刘邦分封到巴蜀之地本来也算是上策,在两人的斗争中,占据了优势。可是紧接着,项羽接受张良的建议,把汉中之地也册封给刘邦,而自己弃关中之地不要,却定都彭城。这是继鸿门宴之后,刘项两人第二次无言的交锋。这一次的实际得益者,无疑是刘邦。

巴、蜀即今天的四川省,在古时抵触偏远,山幻灵绕,交通闭塞,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不大,一向被当作流放罪犯的地方。而汉中平原较之巴蜀之地则要文明开化得多,刘邦屯汉中,就可以用汉中发达的农业积蓄自己的力量,为日后进击中原做好准备。

而关中之地为龙虎之地,秦国就是得以靠关中平原的肥沃和函谷关的凶险而向东遏制关外诸侯的。项羽放弃兼备肥沃与险要的关中,却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为由,打道南楚,定都彭城,无疑是一种战略失误。项羽一错再错,他的失败也许在楚汉斗争的初期就已经无可挽回了。

下邑奇谋,由弱转强

汉二年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印五个诸侯,得兵56万。同年四月,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率兵伐楚。直捣楚都彭城。攻占彭城后,刘邦被这轻而易举得到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但没有采取恰当的政治、经济措施,安抚此地,赢得人心,反而恶习复发,得意忘形之余大肆收集财宝、美女,整日置酒宴会,结果给项羽回军解救赢得了时机。项羽闻知彭城失陷,立即亲率3万精兵,从小路火速赶回,急救彭城。刘邦数十万乌合之师难以协调指挥,连粮饷都筹备不齐,所以一经接战,便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至此,许多诸侯王又望风转舵,纷纷背汉向楚,刘邦丢下老父、妻子、儿女,只带张良筹数十骑狼狈出逃,军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势复又逆转。

刘邦狼狈逃至下邑,惊魂未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他沮丧地对群臣说:“关东地区我不要了,谁能立功破楚,我就把关东平分给他。你们看谁行?”在此兵败危亡之际,又是张良匠心独运,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他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与项羽有隙;彭城之战,项羽令其相助,他却按兵不动。项羽对他颇为怨恨,多次振使者责之以罪;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而且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造反,为此项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结果未成。这二人可以利用。另外,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当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可破也。”这就是着名的“下邑之谋”。

刘邦听罢,认为这确是一个以弱制强的妙计,于是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同时,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

“下邑之谋”虽然不是全面的战略计划,但它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事实证明了张良“下邑之谋”的深谋远虑,最后兵围垓下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三支军事力量。

田忌赛马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次,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孙膑摇摇头说:“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田忌毫无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

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开始吧!”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

【原典】

决策于不仁者,险。

注曰:“不仁之人,幸灾乐祸。”

王氏曰:“不仁之人,智无远见;高明若与共谋,必有危亡之险。如唐明皇不用张九龄为相,命杨国忠、李林甫当国。有贤良好人,不肯举荐,恐搀了他权位;用奸谗歹人为心腹耳目,内外成党,闭塞上下,以致禄山作乱,明皇失国,奔于西蜀,国忠死于马嵬坡下。此是决策不仁者,必有凶险之祸。”

【译文】

依靠残忍无情的人运筹决策,就会有杀身灭族的危险。

张商英注:残忍无情的人,对灾祸感到高兴。

王氏批注:残忍而不仁爱的人,智谋上没有远见卓识。见解独到的人如果与他共事,必然会有危险。比如唐明皇不任用张九龄为宰相,却任命杨国忠、李林甫主持国事。贤能善良的人,都不被举荐,怕他的权势地位被分出去,任用奸诈谗佞的小人为亲信,朝廷内外结成党派,截断了君王和臣僚的沟通。以至于安禄山反叛,唐玄宗失掉国家,向蜀川逃奔,杨国忠死在马嵬坡下。这就是依靠残忍无情的人运筹决策,就会有杀身灭族的危险。

【评析】

领导的重要职责在于决策,但决策必以爱人为本,拿今天的话说,就是要以人为本,这样的决策才能有远见、合民意。如果把决策的大权交给没有远见、心地不良的小人,就很危险。同样,如果一个企业的核心职位被那些只会花言巧语,无德无能的人所把持,企业秩序就会混乱,职工就会与管理层产生矛盾,那么这个企业的处境就危险了。

典例阐幽

小人掌权贻害无穷

宋朝南迁后,秦桧为相国,把持朝政,向赵括提出了投降主义的对金合约政策,虽然满朝文武反对,南宋朝廷还是坚持和金朝签订了默认失土为金的合约。

绍兴十年起,金撕毁和约,以宗弼当统帅,挥军直取河南、陕西。南宋抗金将领岳飞、刘琦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痛击金兵,打出了一个大好局面。金兵将校纷纷准备投降,岳飞迎着胜利的形势,非常高兴,对部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女真族根据地),与诸公痛饮耳!”正待不日渡河,而秦桧却想把淮河以北土地送给金朝,命岳飞退兵。赵构、秦桧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字牌,紧催撤军,岳飞愤慨惋惜地哭着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下令忍痛退兵。人民拦马痛哭,岳飞悲泣。以赵构、秦桧为代表的南宋投降派是实权派。他们既担心抗金战争的顺利发展会激起女真贵族的不满,也忧虑岳家军的迅速壮大,会威胁他们的统治地位,因此,胜利在望之际,迫令岳飞撤退。

岳飞归国后,兵权即被削夺,又无端入狱,并惨遭杀害。

岳飞将被害时,韩世忠十分气愤,质问秦桧,岳飞父子究竟犯了多大罪,事实如何,有什么证据?秦桧说:“莫须有”(意思是“难道没有吗?”)。岳飞被害后,家属流放岭南,被株连者或坐牢或流放,或死于狱中,相反,凡跟着秦桧陷害岳飞的,都各有升迁。

韩世忠等抗战派最终全部遭到解劝,而南宋的亡国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

宦官当政祸国殃民

刘瑾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孝宗时,他犯了死罪,而后被赦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多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排除异己,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迫害。而刘宇、焦芳等小人则奔走其门,成为其党羽。

权力的集中刺激了他的贪欲。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污。他劝武宗下令各省库藏都必须上交国库,并从中贪污大量银两。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买官卖官。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这叫做“见面礼”,少则白银千两,多则高达五千两。有人为了行贿,只好向京师富豪贷款,那时候称为“京债”。凡官员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他送礼。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他聚敛钱财。善于行贿的官员,往往官运亨通,如巡抚刘宇,先后向其行贿数万银两,官位也随之上升至吏部尚书。

刘瑾的贪婪专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安化王朱寘鐇趁机于正德五年四月发动叛乱。由于不得人心,叛乱很快被平定。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刘瑾被捕,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搜出了仿造的玉玺、玉带等违禁物。经过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服刑,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原典】

阴计外泄者,败。

王氏曰:“机若不密,其祸先发;谋事不成,后生凶患。机密之事,不可教一切人知;恐走透消息,反受灾殃,必有败亡之患。”

【译文】

秘密的计划如果泄露出去,一定会失败。

王氏批注:机要的事情如果不能保守秘密,灾祸一定先来到;谋划事情不成功,还会生出凶险灾祸。机密的事情,不能够被一切人知道,担心消息流露出去,反过来遭受祸殃,一定会有失败的祸患。

【评析】

所谓阴计,并不是阴谋诡计,而是指暗中进行的计策或者计划,目的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旦计策或计划泄露,结果只有失败。《韩非子》说:事情秘密才能成功,因为泄露机密才失败。比如一个企业的营销方案,一旦被竞争企业窃取,那么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可能会波及企业的形象、信誉及其市场份额等。二战期间,正因为日本破译了美国密电码,所以才能偷袭珍珠港。保守机密对企业和国家都是尤为重要的。

典例阐幽

弦高巧救国

秦穆公任命孟明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三百辆兵车去攻打郑国。

秦国的军队在公元前628年2月动身,到了第二年2月里才到了滑国(都城在今河南睢县西北,后迁都于今河南偃师西南)地界。前边有人拦住去路,说郑国的使臣求见。孟明吃惊地接见了郑国的使臣,问他:“您贵姓?到这儿来干什么?”

那个使臣说:“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到将军要到敝国来,赶快派我先送您四张熟牛皮,随后再给您送十二头肥牛来。这一点小意思不能算是犒劳,不过给将士们吃一顿罢了。我们的国君说,敝国蒙贵国派人保护着北门,我们不但非常感激,而且我们自个儿也格外小心谨慎,不敢懈怠。将军您只管放心!”

孟明说:“我们不是到贵国去的,你们何必这么费心!”弦高似乎有点不信。孟明偷偷地对他说:“我们……我们是来征伐滑国的,你回去吧!”弦高交上牛皮与肥牛,谢过孟明,回去了。

孟明对西乞术和白乙丙说:“郑国有了准备,偷袭是没法成功的。我们还是回国吧。”接着,秦军顺道灭了滑国,就回国了。

没想到孟明可中了弦高的计策。那个“使臣”原来是冒充的!他是郑国的一个生意人。这回赶到周天子的都城洛邑去做买卖,半路上碰见一个从秦国回来的老乡。两个人一聊,那老乡说起秦国发兵来打郑国。这位生意人一听到这个消息,急得什么似的。他一面派手下的人赶快回去通知国君,一面赶着买了四张熟牛皮又买了十二条牛迎了上来。果然在滑国地界碰到了秦国的军队,他就冒充使臣犒劳秦军,救了郑国。

郑国的新君郑伯兰接到了商人弦高的警报,马上派人去探望杞子他们的动静。果然,他们正在那儿磨刀喂马,整理兵器,收拾行李,好像打算打仗的样儿。郑伯派大臣去对他们说:“诸位辛苦了,呆在我们这儿太久了。大概以为敝国供给你们的食用也没了,你们要回国了。其实敝国有你们吃的,你们何必回去呢!”

杞子他们听了大吃一惊,知道有人走漏了消息,只好厚着脸皮对付了几句,连夜逃走了。

【原典】

厚敛薄施者,凋。

注曰:“凋,削也。《文中子》曰:‘多敛之国,其财必削。’”

王氏曰:“秋租、夏税,自有定例;废用浩大,常是不足。多敛民财,重征赋税,必损于民。民为国之根本,本若坚固,其国安宁;百姓失其种养,必有凋残之祸。”

【译文】

向人民从重征收财物或赋税,却减少发放救济灾患的物资,必定会导致国力空虚的局面。

张商英注:凋,削减的意思。《文中子》上说:“厚敛的国家,它的财物必定会被削减。”

王氏批注:秋天的田租、夏天的税收,本来就有常规,国家财政的花费非常大,常常不够用。多多地收拢百姓的钱财,重重地征收百姓的赋税,这一定损害到百姓。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如果坚固,国家就安宁。百姓失去了种植的种子和养殖的幼崽,国家的收入也必然会被削弱。

【评析】

古人说:“穷天下者,天下仇之;危天下者,天下灾之。”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自古都是一个下场,那就是被别人抛弃。

爱财似乎是很多人的天性,如果是老百姓,耍点小聪明,贪点小财,也无可厚非。但若站在领导者的位置上,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太看重钱财了。钱财有其两面性,有了它固然可以荣华富贵,但也可以令你祸害缠身。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还是必要的。

典例阐幽

刘秀与民休息

汉光武帝即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而后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静俭约为原则,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为一贤明的君王。

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光武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诏令免奴婢为庶人的范围,主要是,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没收为奴的,或因贫困嫁妻卖子被卖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人下妻的。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光武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而首先是薄赋敛。建武六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边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未尝复言军旅”。建武二十七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因各项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

【原典】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

注曰:“游士鼓其颊舌,惟幸烟尘之会;战士奋其死力,专捍强场之虞。富彼贫此,兵势衰矣!

王氏曰:“游说之士,以喉舌而进其身,官高禄重,必富于家;征战之人,舍性命而立其功,名微俸薄,禄难赡其亲。若不存恤战士,重赏三军,军势必衰,后无死战勇敢之士。”

【译文】

奋勇征战的将士生活贫穷,鼓舌摇唇的游士安享富贵,国势一定会衰落。

张商英注:游说之士摇唇鼓舌,只是希望赶上扬起烽烟和尘土的战乱的时代;作战之士拼出自己的效死之力,专门平定领土上的忧患。使那些游说的人富有却使这些征战之士贫穷,军队力量就衰弱了。

王氏批注:游说之士,依靠能言善辩而被录用,官位高俸禄重;出征打仗的人,丢弃性命才能建立功劳,声誉低,俸禄薄,俸禄难以赡养亲人。如果不能爱惜战士,重重地犒赏军人,军势必然衰落,以后再也没有勇敢的拼死战斗的战士了。

【评析】

中国历史上的说客,唯恐天下不乱。天下大乱,才有他们风光的机会。然而那些战场上的普通士兵捐躯流血,渴望的是天下太平,合家团圆。如果流血牺牲的暴尸疆场,游说四方的身挂相印,这肯定是一个战乱流离的时代。

金融危机爆发时,就是机会和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时候,干活的人既贫苦,又缺少机会,用现在的话说,拼死拼活的职工拿不到钱,后面指挥的人员却发了财。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都是走向衰败的开始。企业要有最强的竞争力,首先必须拥有最好的员工队伍,并根据其贡献大小给予最合理的报酬,尽可能让员工将个人利益与自己的努力结合起来。

典例阐幽

张仪巧破“合纵”

自从孙膑打败魏军,魏国逐渐衰败,秦国却越来越强大。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继承皇位,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如何对付秦国的进攻呢?有一些政客帮六国出谋划策,主张六国结成联盟,联合抗秦。这种政策叫做“合纵”。还有一些政客帮助秦国到各国游说,要他们靠拢秦国,去攻击别的国家。这种政策叫做“连横”。其实这些政客并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不过凭他们能说会道的嘴皮子混饭吃。不管哪国诸侯,不管哪种主张,只要谁能给他做大官就行。

在这些政客中,最出名的要数张仪。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张仪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伤痕,心疼地说:“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一支联军,攻打秦国的函谷关。其实,五国之间内部也有矛盾,不肯齐心协力。经不起秦军一反击,五国联军就失败了。在六国之中,齐、楚两国是大国。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非把齐国和楚国的联盟拆散不可。他向秦惠文王献了个计策,就被派到楚国去了。张仪到了楚国,先拿贵重的礼物送给楚怀王手下的宠臣靳尚,求见楚怀王。楚怀王听到张仪的名声很大,认真地接待他,并且向张仪请教。

张仪说:“秦王特地派我来跟贵国交好。要是大王下决心跟齐国断交,秦王不但情愿跟贵国永远和好,还愿意把商于一带六百里的土地献给贵国。这样一来,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得了秦国的信任,岂不是两全其美。”楚怀王是个糊涂虫,经张仪一游说,就非常高兴地说:“秦国要是真能这么办,我何必非要拉着齐国不撒手呢?”

楚国的大臣们听说有这样便宜事儿,都向楚怀王庆贺。只有陈轸提出反对意见。他对怀王说:“秦国为什么要把商于六百里地送给大王呢?还不是因为大王跟齐国订了盟约吗?楚国有了齐国作自己的盟国,秦国才不敢来欺负咱们。要是大王跟齐国绝交,秦国不来欺负楚国才怪呢。秦国如果真的愿意把商于的土地让给咱们,大王不妨打发人先去接收。等商于六百里土地到手以后,再跟齐国绝交也不算晚。”

楚怀王听信张仪的话,拒绝陈轸的忠告,一面跟齐国绝交,一面派人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商于。齐宣王听说楚国同齐国绝交,马上打发使臣去见秦惠文王,约他一同进攻楚国。

楚国的使者到咸阳去接收商于,想不到张仪翻脸不认账,说:“没有这回事,大概是你们大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哪儿能轻易送人呢?我说的是六里,不是六百里,而且是我自己的封地,不是秦国的土地。”使者回来一回报,气得楚怀王直翻白眼,发兵十万人攻打秦国。秦惠文王也发兵十万人迎战,同时还约了齐国助战。楚国一败涂地。十万人马只剩了两三万,不但商于六百里地没到手,连楚国汉中六百里的土地也给秦国夺了去。楚怀王只好忍气吞声地向秦国求和,楚国从此大伤元气。

张仪用欺骗手段收服了楚国,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了。

【原典】

货路公行者,昧。

注曰:“私昧公,曲昧直也。”

王氏曰:“恩惠无施,仗威权侵吞民利;善政不行,倚势力私事公为。欺诈百姓,变是为非;强取民财,返恶为善。若用贪饕掌国事,必然昏昧法度,废乱纪纲。”

【译文】

贿赂政府官员的事公开进行,政治必定十分昏暗。

张商英注:这是用私利蒙蔽公家,用不正蒙蔽正直。

王氏批注:恩典慈惠不能够向下推行,倚仗威势和权力侵吞百姓的钱物。良好的政令不能施行,倚靠势力假公济私。欺诈百姓,把对的说成是错的;强取民财,把恶事美化成善事。如果用贪婪残暴的人执掌国事,必然法律黑暗,制度崩溃。

【评析】

在任何组织、团队里,腐败就像人的身体长了毒瘤,各种机能都会降低,这就会不可避免地威胁到管人者的管理效率。如果对待腐败分子手下留情,必定会给自己和组织带来很大伤害。对此,领导者必须动真格的,做到除恶务尽。

典例阐幽

倚势私事公为

孔子在鲁国代理相国的时候,齐国认识到,只要孔子在鲁国当政,鲁国就一定会强大,对齐国一定会有威胁。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齐景公在家里面一再跟大臣们说这个事情,怎么办?这个时候,犁弥出了一个主意。他说,我们先想办法让孔子在鲁国,不能够再做下去。如果阻止不了,再想其他的办法。

于是,他贿赂给鲁国国君和季桓子80个美女、120辆车,放在鲁国曲阜城的南边。季桓子一开始不好意思接受,毕竟在道德、品行、名声上影响不好,但是他又忍不住,就装成普通的老百姓,穿上便装去看,越看越喜欢,回来后就建议鲁定公把这些礼物全收下了。这件事情对孔子打击非常大,多年后,孔子说了一句话:“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年的秋祭,孔子作为大夫本该收到一块祭肉,可是他没有收到,这表明,他已经不再受到重视了。因此孔子就带着弟子离开了鲁国。

途中,季桓子派人来挽留。孔子没有作答,只给来人唱了一首歌:“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那女人的口,可把人逼走;那女人的话,可丧国败家。我何不宽心游荡,快乐打发时光。)

国君和大夫公开收受贿赂,排挤走了贤德的孔子,鲁国注定衰败了。

【原典】

闻善忍略,记过不忘者,暴。

注曰:“暴则生怨。”

王氏曰:“闻有贤善好人,略时间欢喜;若见忠正才能,暂时敬爱;其有受贤之虚名,而无用人之诚实。施谋善策,不肯依随;忠直良言,不肯听从。然有才能,如无一般;不用善人,必不能为善。

齐之以德,广施恩惠,能安其人;行之以政,心量宽大,必容于众;少有过失,常记于心;逞一时之怒性,重责于人,必生怨恨之心。”

【译文】

听到忠言好事而忽略不管,记住缺点错误而抓住不放,必定是一个凶残暴虐的暴君。

张商英注:暴虐就会产生怨恨。

王氏批注:听到有贤能善良的好人,只高兴一会功夫;见到忠诚正直的才能人士,只短暂地敬重爱惜。这人只是有接受贤能的虚名,而没有任用人才的诚意。给与好办法好谋略不能采纳,忠诚正直的话,听不进去。虽然有才人能人,却如同没有一般。不用善良的人,也必然不能做善事。

用道德规范自己,广泛施行恩惠慈爱,能使众人安定;行事光明正大,胸怀宽广,必能被众人接受。偶然犯有过失,时时地记在心上;放纵一时的愤怒,狠狠地责备别人,一定会产生强烈的仇恨。

【评析】

别人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意见,我们要牢记于心,别人的错误我们要学会宽容。让自己养成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是大有好处的,可以让自己知道的东西更加牢固,然后认识不知道的新东西。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管人用人时一门需要宽容的大学问。德才兼备的能人毕竟只是少数,管理者不能只留意下属的缺点和不足,如果这样,那寻遍世界也将无可用之人。宽容能使下属感到亲切、温暖和友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下属也终将因此而增强其责任感。此时,宽容会化作一种力量,激励人自省、自律、自强。因此管理者适当地宽容可有效地激励下属。

典例阐幽

不听忠言,必酿祸端

田丰,字元皓,钜鹿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田丰素来足智多谋,为袁绍势力的崛起贡献了许多策略。与曹操在官渡决战的前夕,田丰对袁绍说:“曹操善于用兵,通晓变化,他的兵众虽少,但不可轻视。不如采取持久战的办法。您据有险要的地势,又有众多的兵马,可以外结英雄,内修农事,然后以精锐为奇兵,不断骚扰曹操。他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让他疲于奔命,民不安业,不出两年就可以打败他。现在您不采取长胜之策,与曹操决胜败于一战,万一不如意,后悔就晚了。”袁绍不但不听,反而认为田丰是在涣散军心,把他囚禁起来。

后来,官渡之战中袁绍果然大败而归,有人对田丰说:“先生真有远见。袁绍一定会对您加以重用。”田丰说:“袁绍心地狭窄,他如果取胜,我还能活;现在他打了败仗,证实了我对他错,我恐怕活不成了。”果然,袁绍回来后,对左右说:“我不听田丰的话,现在要受他的耻笑了。”便将田丰杀害了。

【原典】

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

注曰:“浊,溷也。”

王氏曰:“疑而见用怀其惧,而失其善;用而不信竭其力,而尽其诚。既疑休用,既用休疑,疑而重用,必怀忧惧,事不能行。用而不疑,秉公从政,立事成功。”

【译文】

使用的人不堪信任,信任的人又不能胜任其职,这样的政治一定很污浊。

张商英注:浊,是污浊的意思。

王氏批注:被猜忌而被任用,必然深怀恐惧,这样就失掉了好的品质。被任用不被相信会竭尽全力,那就竭尽全部忠诚。既然猜疑就不要任用,既然任用就不要猜疑,猜疑又加以重用,必然怀有忧虑恐惧,做事就不能做成。任用并且不猜疑,秉承公正之心做事,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评析】

这里讲的依然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也就是你请了某个人担任一个对应的职位,您就要把这个职位,所对应的权限授予这个人,而不要去怀疑他的专业水准、他的职业道德等等。一句话,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领导对下属的不信任,直接挫伤的是下属的自尊心和归属感;间接的后果是会加大企业离心力。如果领导能进行换位思考,与下属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在企业建立起一个上下信任的平台,无疑会增加下属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员工内在的潜能。

典例阐幽

既疑休用,既用休疑

楚霸王项羽率兵10万,围攻荥阳,当时荥阳空虚,刘邦十分着急,召各谋臣商议。

陈平说:“项羽的得力干将,不外范增、钟离昧、龙且、周兰这几个人,如果能够离间他们,使项羽起疑心,就可以解散项羽的核心组织,削弱他的进攻力量了。”

因此,刘邦把四万斤金子交给陈平去作间谍活动的经费,派人混入楚营,散布谣言,说钟离昧等因功不得赏,想与刘邦同谋,灭楚分地称王。项羽一向多疑,听到这个消息,便信以为真,遂不与钟离昧等议事,挥军把荥阳围得水泄不通,一连攻打三日,见城中防卫森严,毫不动摇,也不能越雷池一步,项羽十分急躁。

张良建议趁机派人去与项羽讲和,待项羽谈判代表来再行反间计,彻底离间项羽与谋臣的关系。项羽见汉使到,提出“以荥阳为界,荥阳以东为楚界,荥阳以西为汉界”的条件,觉得可以接受。但他的谋臣范增却坚决反对。范增说:为战胜或战败,别人都可以当楚官或汉官,而你就只能当楚王,不能当汉官。现在汉王兵强马壮,你要取胜不可能,万一失败了呢?

项羽听后,点头称是,于是决定先派人去讲和,讲不成再打也不迟。

汉使回去把情况告诉刘邦,刘邦转告陈平:“楚使不日就要来和谈,你用何计对付?

陈平附耳说如此如此,刘邦大喜,密令陈平去进行。

项羽不听范增的劝谏,派虞子期为和谈大使,指示他:要刘邦于三天之内出城当面谈判,再趁机会探听汉营虚实。

虞子期奉命带了几名能干的密探进入荥阳城,闻说刘邦狂饮大醉未起,便暂时到旅馆安歇,打发左右暗里去刺探情报,表面装出是去通报。那位负责通报的密探依命进入了汉营,只有张良和陈平两人出来,见他们身穿的是楚服,便殷勤地把他邀进一间公馆里,用好酒好肉招待,顺便问起范增的起居近况,大赞范增,并附耳问:“范亚父有什么吩咐?”那人说:“我受项王的差使,不是亚父差来的。”张良、陈平两人一听,假装吃惊,说:“我们以为你是亚父秘密差来的!”便叫一名小卒过来,把他带到另一间小馆里,改以粗饭淡菜招待。张良、陈平也只冷冷地说:“你饭后叫虞子期来与我王面谈吧!”便走开了。

虞子期听到属下这番报告十分起疑,当他来见刘邦,刘邦还在梳洗。汉兵把虞子期带到一间休息室,等候接见。休息室是间密室,密室里布置得很幽雅,设备齐全,随何奉陪一会,托辞起身,说:“虞大使请多坐一会,待我去看汉王梳洗好否?”

随何出去了,虞子期转身看看书桌,见有许多秘密文件,他即走过去翻,见有一封首尾不写名的信,内云:“项王彭城失守,提兵远来,人心不附,天下离叛,大兵不过20万,势渐孤弱,大王切不可出降,急当唤韩信回荥阳,老臣与钟离昧等为内应,指日可破楚关……”

虞子期听到门外脚步声,立即把信藏入袖中。

汉臣进来了,说汉王召见,遂把他带到汉王那里。刘邦开口又把过去汉使在项羽面前说过的话重复一遍,愿与项王分土而治。虞子期说:“我项王已依遵命,只欲与大王见面详谈,别无他意!”

“既然这样,”刘邦说,“先生请先回,我商议好日期后再约项王见面就是了!”

虞子期回见项羽,传达了刘邦意见。更悄悄地密报在城内所见的情况,张良、陈平的态度,及在密室里偷回来的匿名信呈给项羽。

项羽看罢信大怒,虽然范增竭力辩驳,其大臣也劝谏,说这是汉王的“反间计”,但多疑的项羽尽管没治范增死罪,从此疏远他。范增自讨没趣,便回家度余生,不料半途生病而亡。

【原典】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注曰:“刑者,原于道德之意而恕在其中;是以先王以刑辅德,而非专用刑者也。故曰:‘牧之以德则集,绳之以刑则散也。’”

王氏曰:“教以德义,能安于众;齐以刑罚,必散其民。若将礼、义、廉、耻,化以孝、悌、忠、信,使民自然归集。官无公正之心,吏行贪饕;侥幸户役,频繁聚敛百姓;不行仁道,专以严刑,必然逃散。”

【译文】

用德政治理百姓就会聚集百姓,用刑法约束百姓就会驱散百姓。

张商英注:刑法,是在道德的意思上建立起来的,而宽恕的原则就包含在刑法之中。因此先代君王用刑法辅助德治而不是专用刑法的。所以说:管理百姓用德政就会聚集百姓,约束百姓用刑法就会驱散百姓。

王氏批注:用道德仁义教育人民,能使人民安定。用刑罚约束人民,必然使百姓失散。如果能把礼制、仁义、廉操、羞耻改变为孝顺父母、悌于兄弟,忠于君主,信于朋友,使人民自然而然地归顺服从。当官的如果没有公平正直的信念,下面的小吏做事就会贪得无厌,放任差役频繁课重税搜刮百姓钱财。不施行仁爱正直,只以刑法约束,百姓必然逃散。

【评析】

刑法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永远应该放在辅助的位置,它是辅助道德的养成。如果一味刑民以法,必然离心离德,一遇混乱,整个社会就会轰然倒塌。相反,以德服人,才能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让人真心归附。

严刑酷法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团结。不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经营管理单位,都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有一个领导经常处罚部下,即使每一次处罚都合乎规定,也必会产生怨恨。虽然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但如果刻板地执行这些制度,则会是一个失败的管理者。

典例阐幽

勤于德者,众人归心

田横是出身战国齐国的王族。他和兄长田儋、田荣,都是狄县的豪族。趁秦末大乱复兴故国,田儋、田荣曾相继自立为王。田氏三兄弟有很高的人望,秉承战国养士之遗风,史称“齐人贤者多附焉”。

后来田儋死于秦将章邯之手,田荣也被项羽击败后被杀。田横聚集了数万齐国逃兵,继续与楚战斗。项羽进不能胜,退又不甘心,兵力被陷在齐。后来田横趁项羽与刘邦争战之际,夺回了大量齐国的城邑,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自己为相,独揽国政,既不朝楚,也不附汉。

刘邦派着名的儒生郦食其去游说齐归汉。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列举了天下大势和各种利害得失。郦食其的游说很成功,田广和田横同意归顺刘邦,并撤去了守备。这时韩信听说郦食其不费一兵一卒便为刘邦得到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非常不满,立即出动大军攻打已经准备投降的齐国。齐国君臣大怒,田横以为刘邦不讲信义,欺骗了自己,便烹杀了郦食其。兵败于韩信后,田横率众向东逃到了梁国,投靠了彭越。

西汉统一后,田横由于杀了刘邦的重臣郦食其,十分害怕刘邦的报复,就跑到了海州东海县(今山东即墨县东北)一岛上据守,跟从者有五百余人。刘邦知道田横三兄弟早年起兵定齐,他们在齐人中的威信很高,齐贤能者多有归附。刘邦担心这些人长期留在海岛中,会生后患,对汉不利,于是便下诏赦去田横之罪,召他回朝。田横不肯,他说:“我烹煮了陛下的使臣郦生,现在听说郦生的兄弟郦商为汉将,我很恐惧他会报复,所以不敢奉诏。”他表示愿为庶人,与众人在海岛上度过一生。

刘邦并没有善罢甘休。他一面命令郦商不得为乃兄复仇,并下诏天下,如果有伤害田横和他的从人的,夷族,一面又派使者继续前往海岛赦免招降,说:“田横来,分封可以大至封王,小至封侯。不来,就派大兵诛灭!”

也许是为了让部下免遭屠戮,田横带两名从客随同汉使西行去见刘邦。走到尸乡驿站,洗沐完毕,他找了个机会对门客说:“我当初与汉王一起称王道孤,如今他为天子,我成亡命之虏,还有比这更耻辱的吗!天子现在要见我,不过想看一看我的面貌罢了。这里离天子所居的洛阳仅三十里,你们赶快拿着我的头去见天子,脸色还不会变,尚可一看。”说完就拔剑自刎了。

刘邦见到田横的首级后,流下了眼泪,他说:“田横自布衣起兵,兄弟三人相继为王,都是大贤啊!”随后派了二千兵卒,以诸侯的规格安葬了田横,又拜田横从客二人为都尉。不想两个从客将田横墓侧凿开,自刎在墓里。刘邦闻之大惊,十分感慨,并由此认定田横的门客都是不可多得的贤士,便再派使者前去招抚留居海岛的五百人。五百壮士从汉使那里得知田横的死讯,也都相继“蹈海”自杀了。这个海岛后来就叫作田横岛。

【原典】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王氏曰:“功量大小,赏分轻重;事明理顺,人无不伏。盖功德乃人臣之善恶;赏罚,是国家之纪纲。若小功不赐赏,无人肯立大功。

志高量广,以礼宽恕于人;德尊仁厚,仗义施恩于众人。有小怨不能忍,舍专欲报恨,返招其祸。如张飞心急性躁,人有小过,必以重罚,后被帐下所刺,便是小怨不舍,则大怨必生之患。”

【译文】

对于小功不进行赏赐,那么大功就没有人去建立;对于小的怨仇不赦免,那么大的怨仇就必定会产生。

王氏批注:功劳分大小,赏赐分轻重;事情道理明白顺畅,没有人不心悦诚服。大体上,功业德行是臣子的好坏;奖赏惩罚就是国家的秩序。如果小的功劳不赏赐,就没有人愿意立大的功劳了。

志向高远、气量广大,用礼制宽恕别人;道德高尚、仁爱深厚,用仁义向众人推行恩典。有小的怨恨不能容忍,一心要报复,反而会招致祸患。比如张飞心性急躁。人有小的过错,就重重地惩罚,后来被部下刺杀,这就是小的怨仇不赦免,大的怨仇就必定会产生的道理。

【评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成绩被重视。哪怕是小的进步,也应该及时予以鼓励,这样才能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对别人的小错误应该宽恕、原谅,盯着不放会招来更大的仇怨的。

企业靠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趋同一致来吸引员工,更多情况下,需要一种积极的氛围来促使人们协作,实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以正面激励回应理想的绩效表现的效果,远胜于以负面激励来回应不理想的绩效表现。

典例阐幽

勿以功小而不为

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征辽东。有一次两军对阵,一名辽将十分勇猛,李世民手下的几个战将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们一个个轮番上阵,都无法制服他,全败下阵来。

第二天,那名辽将带兵又来挑战。唐太宗手下竟然没人再敢应战。唐太宗正在着急,却见队伍中闪出一个身穿白色战袍的年轻军人,自告奋勇愿去应战。

“你叫什么名字?”唐太宗问他。

“禀告皇上,末将叫薛仁贵。”他回答。

薛仁贵原来是个农民,家里十分贫穷。但他从小爱好武功,尤其善于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的本领。唐太宗征辽东时,薛仁贵报名参军,作战十分勇敢,多次立下战功。

“你有没有看到那辽将异常勇猛,我们几个大将都不是他的对手?”唐太宗又问。

“那辽将武功确实了得,但不是没有破绽;他每次交战都像不要命似地拼杀,得胜的主要原因是在气势上占了上风。”薛仁贵回答。

唐太宗见这个原来不起眼的军人,居然在阵前有这样冷静的头脑,因而非常欣赏,就再次问他:“你凭什么来战胜他?”

薛仁贵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先声夺人。”

唐太宗赞许地点点头。

只见薛仁贵手持方天画戟,腰挂弓箭,像一股飓风似地拔地而起,拍马杀去。那个前来挑战的辽将还没反应过来,薛仁贵已经杀到,方天画戟直刺他的咽喉。

那辽将被薛仁贵挑下马来,顿时一命呜呼。薛仁贵又趁势杀入敌阵,横冲直撞,没有人能抵挡得住他。李世民抓住时机发动进攻,将对方杀得溃不成军。

战斗结束后,唐太宗召见薛仁贵,给他记了头功,升他为右领军中郎将。

【原典】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

注曰:“人心不服则叛也。非所宜加者,酷也。”

王氏曰:“施恩以劝善人,设刑以禁党恶。私赏无功,多人不忿;刑罚无罪,众士离心,此乃不共之怨也。

赏轻生恨,罚重不共。有功之人,升官不高,赏则轻微,人必生怨。罪轻之人,加以重刑,人必不服。赏罚不明,国之大病;人离必叛,后必灭亡。”

【译文】

赏功不能使人心诚悦服,罚罪不能让人甘心,必定会造成众叛亲离的崩溃局面。奖赏到没有立功的,惩罚到没有犯罪的,这是残暴苛刻的表现。

张商英注:人的内心不悦服,就会众叛亲离。赏罚不是所应当施加的对象,就是残暴苛刻。

王氏批注:施加恩惠用以勉励人们做善事,设置刑罚用以禁绝结党作恶。以私意赏赐没有功劳的人,更多的人都会生气;刑罚施加到没有罪过的人,众多将士怀有异心,这就是不恭敬的怨恨。

奖赏轻微就会有怨恨,惩罚过重就不会受到恭敬,有功劳的人,官爵提升得不够高,赏赐得不够多,必定产生怨恨。罪责轻微的人,却施加很重的刑罚,必定不会顺服。奖赏惩罚不明确,这是国家大的隐患。人们必定叛变离开,最后一定灭亡。

【评析】

这里讲的是赏罚分明的原则和道理。赏和罚必须公平、公正、分明。如果奖赏了没有功劳的人,就难以服众;同样惩罚了没有犯错的人,就会激起他们的不满情绪,使人产生逆反的心理,导致严重的后果。

作为企业领导,赏与罚是他们手中的两件法宝,奖罚分明会对一个组织的有效运转起到非常积极的效果。对有功者的奖励必然应伴随着对无功或者有过者的惩罚。而这不仅要相互结合,而且要泾渭分明。如果奖罚不能分明,它所引起的不良后果远比不奖不罚大得多,从而导致人心涣散、组织混乱,那这两件宝器将变成最致命的自杀利器。

典例阐幽

商鞅赏罚分明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卫国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原典】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

王氏曰:“君子忠而不佞,小人佞而不忠。听谗言如美味,怒忠正如仇雠,不亡国者,鲜矣!”

【译文】

听信阿谀诬陷的语言就觉得美滋滋的,听到直言规劝的忠告就表现得恶狠狠的,这样的君主必定走向灭亡。

王氏批注:君子忠诚但不谗佞,小人谗佞却不忠诚。听到谗言如同尝到味道美好的食品。向忠臣发脾气如同仇人,国家还能不灭亡的,不多见了。

【评析】

明智的领导人可以避免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却不能避免阿谀奉承。听到好话和吹捧的话就高兴,而听到批评和逆耳的箴言就不高兴,甚至记恨别人,这是失败的征兆。

“阿谀奉承”是小人惯用的伎俩。这种人会与领导保持高度的一致,而且很会揣摩领导的心思,整天围着领导转,但却不会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领导往往最初还有所警觉,日久天长,慢慢习惯了。最后听不到唱赞歌,甚至唱得不中听就开始生气了。以至于到了对歌功颂德者重用,犯言直谏者仇恨的地步。喜听奉承话,就像是鸦片,时间久了,早晚走向失败。

典例阐幽

君子忠而不佞

齐景公即位之初让晏婴去治理东阿(山东阿城镇)。晏婴一去就是三年,这期间齐景公陆续听到了许多关于晏婴的坏话,因此很不高兴,便把晏婴召来责问,并要罢他的官。晏婴赶忙谢罪:“臣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请再给臣一次机会,让我重新治理东阿,三年后臣保证让您听到赞誉的话。”齐景公同意了。三年后,齐景公果然听到有许多人在说晏婴的好话。齐景公大悦,决定召见晏婴,准备重重赏赐。谁知晏婴却推辞不受,齐景公好生奇怪,细问其故。晏婴便把两次治理东阿的真相说了出来。

晏婴说:“臣三年前治理东阿,尽心竭力,秉公办事,得罪了许多人。臣修桥筑路,努力为百姓多做好事,结果遭到了那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富绅们的反对;臣判狱断案,不畏豪强,依法办事,又遭到了豪强劣绅的反对;臣表彰和荐举那些节俭、勤劳、孝敬师长和友爱兄弟的人,而惩罚那些懒惰的人,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徒自然对我恨之入骨;臣处理外事,送往迎来,即使是朝廷派来的贵官,臣也一定循章办事,决不违礼逢迎,于是又遭到了许多贵族的反对。甚至臣左右的人向我提出不合法的要求,也会遭到臣的拒绝,这自然也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这样一来,这些反对臣的人一齐散布我的谣言,大王听后自然对臣不满意。而后三年,臣便反其道而行之,那些原来说臣坏话的人,自然开始夸奖臣了。臣以为,前三年治理东阿,大王本应奖励臣,反而要惩罚臣;后三年大王应惩罚臣,结果却要奖励臣,所以,臣实在不敢接受。”

唐太宗亲贤远佞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徵,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徵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徵找来。

魏徵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徵的老账,都替魏徵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徵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徵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徵,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徵提拔为谏议大夫,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

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徵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

魏徵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

以后,魏徵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徵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公元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原典】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注曰:“有吾之有,则心逸而身安。”

王氏曰:“若能谨守,必无疏失之患;巧计狂徒,后有败坏之殃。如智伯不仁,内起贪饕,夺地之志生,奸绞侮韩魏之君,却被韩魏与赵襄子暗合,返攻杀智伯,各分其地。此是贪人之有,返招败亡之祸。”

【译文】

能够拥有他应该拥有的,就会心安理得;贪图人家所拥有的,就会残暴掠民。

张商英注:拥有我拥有的,就会心神安逸、身体平安。

王氏批注:如果能够谨慎守护,一定没有散失的祸患;设计精巧的计策,放纵任性地谋取,最后会有被损坏的祸殃。比如春秋时期的智伯不仁义,内心里贪得无厌,产生了侵夺别人土地的念头,阴险地排挤、侮辱韩国和魏国的国君,反被韩魏两国与赵襄子里通暗合,回过头来攻击杀死了智伯,每个人都分得了他的土地。这就是贪图人家所拥有的,却反过头来招致灭亡的祸殃。

【评析】

很多人都不懂得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这山望着那山高,认为别人的东西总比自己的好。这是人的本性中贪婪的一面使然。但很多时候,那只是一种错觉而已,只有在失去了自己拥有的东西之后,才感到它的可贵,但为时已晚。要记住,珍惜自己所有的,才会一生平安;贪求别人所有的,会反过来伤害自己。

典例阐幽

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百里奚出身卑贱,曾作为晋国公主伯姬的侍从和陪嫁送给秦穆公。百里奚不堪屈辱,只身逃跑,被山地人捉住,命他养牛。秦穆公听说百里奚的才能后,用五张羊皮把他换回来,任命他担任秦国的宰相。百里奚任职期间,为秦国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百里奚不摆阔气,不讲排场。一般情况下不坐车。特殊情况需要坐车时,即使是盛夏酷暑,车上也不装绫罗伞盖。到各地视察,从不带一大群侍从,前呼后拥。因此得到了秦国民众的拥护和爱戴。百里奚去世后,秦国男女失声痛哭,孩子停止歌唱,农妇停止杵米。

而商鞅则截然不同。商鞅的好朋友赵良曾对他说:“你是凭借国君的宠臣介绍进身官场的。你这种进身的办法就已经不受人尊重。掌握大权之后,每次出门,必定有一大串护卫车跟随,雄壮武士在左右保镖。侍卫人员全副武装,箭上弦,刀出鞘。如果没有这种派头排场和侍卫保镖,你宁可待在家里,也不敢出门。《经》上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你这些做法可算不上‘恃德’。你的荣华富贵正像早上的露珠,太阳一出,霎时就化为乌有。可是你并不醒悟,贪图享受,独霸秦国政朝,积蓄民众的怨恨。一旦出现什么动乱,很难想象秦国老百姓会怎么对付你。”对赵良的话,商鞅不以为然。结果两人谈话五个月后,商鞅被车裂而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