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河的夜景啊,金而蓝,
溶入了和谐的浅灰色调,
驳船满装黄褐的干草
离开了码头边;带着寒颤
黄雾悄悄地爬下桥梁,
使屋墙变得影影绰绰;
圣保罗教堂也隐隐约约,
像一个气泡浮在城上。
接着,突然间生活的音响
开始觉醒,大车的喧嚣
扰动了街心,一只小鸟
飞到闪光的屋顶上高唱。
还有个女子孑身一人,
晨光已吻着她暗淡的发卷,
她还在煤气街灯下留连,——
火焰的嘴唇,石头的心。
(飞白译)
【赏析】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末的唯美主义作家,因直接打起“唯美主义”旗号而闻名于世。但在诗歌方面他其实是先拉斐尔派的回声,未曾形成一个独立的诗派。
王尔德上牛津大学时就得了诗歌奖,并以标新立异的观点、机智的辩才和奇装异服引起了公众的注目。他继承罗斯金和佩特的美学观点,拥护“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他认为: 艺术只表现它自己,而不表现任何其他东西;并不是艺术反映现实,而是现实反映艺术;并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艺术为生活提供美的形式,创造了典型,生活才模仿典型。王尔德奉艺术形式为至尊:“形式就是一切,它是生命的奥秘。”同时,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有时又带有颓废的色彩。
《晨的印象》是一首富于王尔德唯美主义特色的诗,同时也是对法国印象派绘画的一种模仿。法国印象派绘画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特别重视自然光的效应为其特征,具有反对学院派常规的革新意义。1874年,这批革新派青年画家举办第一次画展,遭到保守舆论的嘲骂攻击,尤以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受到的嘲弄为甚。批评者挖苦地称他们为“印象派”,画派由此得名。
莫奈的《日出印象》画的是塞纳河口勒阿弗尔港的日出景象。在雾蒙蒙的氛围中,一轮红日方升,海天迷茫,呈现出一片金黄紫灰混杂不清的光和色,一切都在隐隐约约中动荡。这是画家对日出的新的发现。王尔德说过:“人们现在看见雾,并非由于雾的存在,而是因为诗人们、画家们已经教会人们领略雾景的神秘与可爱。所以,雾并不存在,直到艺术家创造了雾。”于是,王尔德也用诗的形式仿照《日出印象》创作了《晨的印象》,而且标题也用了法语。
背景从法国塞纳河移到了伦敦泰晤士河上。在晨雾中,金黄紫灰的光色效应与莫奈的画十分相似,一切景色也是影影绰绰、隐隐约约的,但王尔德诗中还描绘了晨的动态过程: 从夜景经过浅灰,过渡到屋顶闪光,生活觉醒。最后,他又在风景画上轻轻抹上了一笔社会生活的色彩,摄下了一个街头女郎——马路天使的小景。根据王尔德的艺术主张,他没有对此作道德评价,仅仅把她也归入了“晨的印象”之中。
(飞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