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父与子》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俄]屠格涅夫

类型:小说



背景搜索

本书成书于1862年。作者屠格涅夫(1818—1883)出身贵族地主,但自己却日益成为一个反农奴制斗士。其主要作品——《猎人笔记》《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折。作家创作《父与子》时(1859—1862)正值俄罗斯农奴制改革,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激烈,“父辈”(贵族自由主义者)和“子辈”(平民民主主义者)的斗争冲突也在上至政治、下至生活琐事的方方面面展开。在“多余人”系列之后,屠格涅夫塑造了俄罗斯文学第一个“新人”——平民民主主义者、虚无主义者巴扎罗夫的崭新形象,在当时的俄罗斯社会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因其作品对现实的深刻反映,列宁称屠格涅夫为“卓越的俄罗斯作家”。



屠格涅夫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巴金翻译的《父与子》是较好的译本。

内容精要

1859年暑假,大学生巴扎罗夫和同学阿尔卡狄一道回后者家的庄园做客。阿尔卡狄的父亲尼克拉对他们热情异常,但伯父巴威尔却不然。当知道巴扎罗夫是个虚无主义者后,巴威尔非常反感。

巴威尔和尼克拉的父亲是一个将军,他们共有着大片的良田和大批的农奴。巴威顺利,却因迷恋一个公爵夫人而自毁前程,被抛弃后隐居农庄。尼克拉大学毕业后也曾短期为官,结婚后携眷回乡享福,妻子的病逝使他悲痛欲绝、精神萎靡。后来,他悄悄地爱上了贫民之女费涅奇卡,并生下一女,缓解了他的痛苦。兄弟二人养尊处优,过着无所事事的平静生活。不料,儿子阿尔卡狄带着巴扎罗夫回来了。



巴扎罗夫的言谈举止使巴威尔兄弟忍无可忍,两星期后,一场论战爆发了。巴威尔宣扬贵族制度, 自诩具有进步思想。他认为,青年人的否定、怀疑和破坏只能使宝贵的文明倒退回野蛮。巴扎罗夫却丝毫不让“父辈”,他言辞激烈,认定巴

威尔所说的贵族制度、自由主义、进步原则只不过是空洞的无用的字眼,并再次表达了怀疑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和坚持实干的革命态度。阿尔卡狄夹在同学和父辈的论争间,忽左忽右,左右为难。

不久,两个年轻人离开庄园到省城参加省长家的舞会。舞会上,他们结识了美丽非凡的奥津左娃。多情的阿尔卡狄对她一见倾心,但奥津左娃却只把他当小弟弟,吸引她的是器宇轩昂、言谈犀利的巴扎罗夫。

应奥津左娃之邀,两人在她的乡间庄园愉快地逗留了两个星期。期间,奥津左娃的美貌、气度和不同凡俗的性格,渐渐让巴扎罗夫着了迷。一天夜晚,巴扎罗夫终于忍不住向她表白了爱情,但同样渴望着爱情的她却在惊喜之后拒绝了他。巴扎罗夫痛苦万分,回了自己的老家。但父母的热情却丝毫不能减轻这种痛苦。

他们又回到了阿尔卡狄家。为摆脱烦躁,巴扎罗夫投身到无休止的实验。阿尔卡狄也爱上了奥津左娃的妹妹。在工作之余,巴扎罗夫喜欢与费涅奇卡说笑。一次凉亭偶遇,巴扎罗夫忍不住吻了她一下,不料却被藏在一旁的巴威尔看见了。巴威尔提出要与他决斗。巴扎罗夫讨厌这种贵族习气,但还是接受了挑战。

决斗中,老迈而愤怒的巴威尔被打伤了大腿,精神彻底崩溃了。

第二天,巴扎罗夫匆匆回到了家乡。他想继续做实验,却静不下心。烦闷异常的他学会了和父亲一起抽烟,并开始帮父亲给人们看病。

一次行医中,他不小心割破了手指感染了伤寒,生命垂危。死前,他叫父亲请来了奥津左娃,希望得到她的一吻。奥津左娃惊恐不安,把嘴唇放在了他的额头上。

半年之后,阿尔卡狄与奥津左娃的妹妹、尼克拉与费涅奇卡同时举行了婚礼。奥津左娃也匆匆嫁给一位律师。巴威尔心灰意冷,去了国外。巴扎罗夫则静静地躺在一个偏僻的乡间公墓里,孤独地等待着老迈的双亲每年一次的看望。

知名篇章

巴扎罗夫喜欢上了费涅奇卡,费涅奇卡也正因为巴扎罗夫的友善而欲报答他。一天,他俩在院中凉亭相遇,巴扎罗夫情不自禁吻了她。巴威尔为此恼羞成怒,要和巴扎罗夫决斗。下面是一段精彩的对话描写。

“医书?”费涅奇卡跟着说了一遍,她又转过脸向他,“您知道吗?自从您给了我那点儿药以后,您还记得吗?米奇亚就睡得很好了!我不知道要怎样谢您才好;您真是一个很好的人。”

“可是说实话,医生是要酬报的,”巴扎罗夫微笑道,“您一定知道,医生都是贪心的人。”

费涅奇卡抬起眼睛望巴扎罗夫,她的上半边脸上正照着一片白色的反光,这使她的眼睛显得更乌黑了。她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说笑话。

“要是您愿意的话,我们是很高兴的……不过我得问问尼可拉·彼得罗维奇……”“为什么,您以为我要钱吗?”巴扎罗夫打断了她的话,“不,我并不要您的钱。”

“那么要什么呢?”费涅奇卡问道。

“要什么?”巴扎罗夫跟着说了一遍,“您猜猜看!”

“我怎么猜得着呢?”

“好吧,我来告诉您:我要……一朵这样的蔷薇花。”

“您这样想吗?可是我知道有一只手只要它愿意,就可以用它的一根指头把我打倒。”

“这是什么样的手?”

“什么,您真的不知道吗?您闻闻看您给我的这朵蔷薇花多香。”

费涅奇卡伸过她的脖子来,把她的脸凑近这朵花。……包头帕子从头上滑到肩头了;她那一头柔软的、乌黑的、发光的、略微蓬乱的浓发露了出来。

“等一下;我要同您一块儿闻。”巴扎罗夫说。他俯下头来,在她那微微张开的嘴唇上用力吻了一下。

……

(选自《父与子》,巴金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妙语佳句

一个人让自己的牛奶烫伤了,看见别人的凉水也要吹两下。

一个人把他整个的一生都押在“女人的爱”那一张牌上头赌博,那张牌输了,他就那样地灰心丧气,弄得自己什么事都不能做,这种人不算是一个男子,不过是一个雄性的生物。

阅读指导

屠格涅夫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贵族地主的出身和贵族自由主义立场并没有使作家固步自封,他清醒地看到了“子辈”即“巴扎罗夫们”的胜利,并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典型、鲜明地表现了这一历史转折。作为俄罗斯文学史第一个“新人”形象的巴扎罗夫,其原型是作家偶然相识的某县医生德米特利耶夫,正是后者犀利的见解和勃勃生机让作家受到震动的。对现实的关注、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杰出的艺术表现能力,这一切乃是屠格涅夫之所以成为大作家的主要原因。

通过日常的争论反映当时弥漫在社会政治层面的尖锐斗争,即“小中见大”的艺术方法是《父与子》作为社会问题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如果这一故事不是在俄罗斯乡村生活的最细微处展开,所谓平民民主主义者和贵族自由主义者的冲突、斗争,将成一出让人乏味的政客们的争吵。《父与子》将宏大的政治变革凝缩了、象征化了。革命的历史进程融进了“父”与“子”的“中心切换”的日常斗争。

作为一部19世纪伟大的小说,《父与子》的成功,还在于屠格涅夫独到的对话描写。冲突在争论中展开,性格在对话中展开,“言语”和“对话”在小说中成了情节展开的主要动力。精确传神的语言描写,是《父与子》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阅读建议

如果说俄罗斯当时的社会生活很难引起你的兴趣,那么《父与子》不妨粗读。巴扎罗夫父母对儿子的深情,巴扎罗夫对奥津左娃的爱恋,此两处值得仔细阅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