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夫斯,罗伯特》作家人物简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生卒】:1895—1985

【介绍】:

诗人、小说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古典学者,出生于伦敦一个中产阶级上层家庭。父亲阿尔弗雷德·格雷夫斯是一位督学,出版过多卷爱尔兰谣曲集,母亲是德国人。父亲对凯尔特诗歌与神话的热情和母亲的清教徒思想对他影响很大。1913年格雷夫斯入读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1914年参军。服役期间,受战壕诗人齐格飞·沙逊的影响,开始创作发表诗作,主题以自然之美、田园之乐与战争体验为主,但其战争诗歌并未像许多同类作品一样充满愤怒和控诉。1918年他执教于圣约翰学院。1926年他结识美国诗人、理论家劳拉·赖丁,在其鼓励下改而创作简洁明晰、着眼于个人体验的讽喻诗。1929年起两人同居于西班牙马略卡岛,并于1935年创办半年刊《尾声》(Epilogue)。同期格雷夫斯提出了诗歌是作者与读者精神宣泄渠道的理论。1936年格雷夫斯因西班牙内战离岛赴美。1939年格雷夫斯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白色女神”神话体系,灵感来自于十九世纪末期对于母系社会和女神崇拜的研究,其晚期作品中随处可见这一体系的影响。二战后格雷夫斯重返马略卡,声望日增。1961年至1966年他在牛津教授诗歌,1968年获女王诗歌金质勋章。格雷夫斯一生中出版了一百四十多本著作,包括五十五部诗集,十五本小说,十部译作,以及文论等其他作品。主要作品有诗集《在火盆之上》(Over the Brazier,1916)、《仙女与火枪手》(Fairies and Fusiliers,1917),论著《现代诗综览》(A Survey of Modernist Poetry,1927。与赖丁合著)、《白色女神》(The White Goddess:a historical grammar of poetic myth,1948)、《希腊神话》(The Greek Myths,1955),自传《向那一切告别》(Goodbye to All That,1929)等。尽管自称写小说只为赚钱,但格雷夫斯在公众中的盛名主要源于历史小说《我,克劳狄》(I,Claudius,1934)及其续篇《天神克劳狄和他的妻子梅萨利娜》(Claudius the God and His Wife Messalina,1934)。作为一位选择了自我流放的文人,他置身于所有文学流派或运动之外,却予许多后辈诗人以深刻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