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托·劳尔·阿亚·德拉托雷(Victor Rau′l Haya deLa Torre,1895—1979),秘鲁阿普拉党的创始人和领袖,曾任秘鲁立宪大会主席。
阿亚1895年2月22日出生于秘鲁北部沿海的特鲁希略城一个贵族家庭。其父劳尔·埃德孟多·阿亚是省报《实业报》的创办人和主编。青年时,阿亚参加过家乡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组织,经常关心印第安人的情况,注意了解他们的历史和现状。1913—1917年,他就学于国立特鲁希略大学,常常利用节假日,深入附近的奇卡马谷地农村和万恰科渔港作社会调查,同农民和渔民交朋友。1917年阿亚当选特鲁希略大学学生会主席,在政治活动中崭露头角。
同年,他去利马,在那里结识了冈萨雷斯·普拉达①。 阿亚早年受普拉达思想的影响较大,他自称是普拉达的学生。1918年他进圣马科斯大学,边学习,边担任律师助理。1919年当选秘鲁大学学生联合会主席,领导学生进行教学改革,声援工人的罢工斗争。1920年主持在库斯科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代表大会。1921年初,阿亚在利马开设第一所“民众大学”,向工人讲授文化课。1921—1923年阿亚在中学任教,并作为秘鲁大学生联合会代表,短期去玻利维亚、乌拉圭、智利和阿根廷访问和讲演。回国后,他积极组织学生反对莱吉亚独裁政府,同马里亚特吉一起创办《光明》杂志。1923年5月,阿亚率领大批学生和工人举行反对独裁政府的示威游行,遭到镇压。事后,阿亚被关在圣洛伦索岛,10月9日被驱逐出境,流亡到巴拿马。
阿亚思想的来源是复杂的,他吸取了欧洲和拉丁美洲历史上不同思想流派的见解。此外,1910年墨西哥革命、中国辛亥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也对他的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他在《阿亚全集》的序言中写道,在他思想的“启蒙时代”读过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蒲鲁东、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等人的著作。在阿亚的早期著作中,经常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言论,一度自称是“马列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1924年初,阿亚从巴拿马到达墨西哥,在墨西哥农村学校教书。 5月7日,阿亚联合流亡在墨西哥的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比较激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创建了美洲人民革命联盟(Alianza Popu-lar Revolucionaria Americana,缩写为APRA,故又称阿普拉党)。阿亚确定它为“拉丁美洲的革命反帝政党”,“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结合的国际统一阵线”,“被剥削阶级的统一阵线”。它以争取拉丁美洲解放为宗旨,宣传“美洲印第安主义”。阿亚所谓“美洲印第安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把一个强有力的民族主义运动同玻利瓦尔的理想结合起来,建立印第安美洲和白人美洲之间的平衡关系,建设一个既没有任何帝国主义的经济剥削,也没有任何强者统治弱者的社会制度。
1924年5月底,阿亚到达美国,6月从美国乘船去苏联访问。在访苏的半年中,会见了共产国际的领导人,他们建议阿普拉党加入共产国际,遭到阿亚的拒绝。阿亚还会见了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在访苏之后,他到过瑞士、意大利和法国。后来又到英国伦敦,在牛津大学攻读经济和人类学,并进行讲学,同时经常给欧美一些报刊撰稿。
1926年,阿亚的代表作之一《什么是阿普拉》,在英国《劳工月刊》上发表。在这篇文章中,阿亚为阿普拉党制订了五个奋斗目标,作为党的最高纲领:反对美帝国主义;争取拉丁美洲的政治团结;实行土地改革和工业国有化;实现巴拿马运河国际化;加强同全世界一切被压迫民族、被压迫阶级的团结。这些主张对促进当时拉丁美洲各国的反帝民族解放斗争具有进步意义。
1927年2月,阿亚出席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第一次反帝代表大会。在发言中,他反对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宣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论断只适用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来说,帝国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而是最初阶段。不发达国家必须鼓励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建立起资本主义,从而产生领导被压迫者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无产阶级和中等阶层。
同年10月,阿亚从欧洲回到美洲,先后到过美国、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在尼加拉瓜,他支持桑地诺的斗争。1929年初,他从巴拿马去德国,在德国写了《反帝与阿普拉》一书。在书中,阿亚主张拉丁美洲国家必须先建立以社会民主和各阶级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国家”在这个国家的保护下进行社会改革,完成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将来,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了,无产阶级成熟了,再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1930年8月,独裁者莱吉亚被推翻。1931年8月15日,阿亚回到秘鲁,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阿普拉党的缩写字母被写在墙上,刻在山崖上;阿亚本人被称为“秘鲁印第安人的巨大希望”。9月21日,阿亚主持召开阿普拉党秘鲁支部(即秘鲁阿普拉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阿亚所制定的党的最低纲领,选举阿亚为党的领袖。
阿亚提出的最低纲领认为,秘鲁是一个依附性的不发达国家,需要发展现代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秘鲁来说,不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秘鲁人民的真正敌人是半封建的大庄园制,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在控制和利用帝国主义资本的条件下,扫除半封建的障碍,发展资本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中等阶级这三个被压迫阶级,阿普拉党是代表它们利益的多阶级政党。由于工人阶级还是一个“正在形成的阶级”,“它缺乏阶级意识”;农民阶级“技术和文化落后,还处于原始阶段”,所以中等阶级是革命的决定性力量和领导阶级。最低纲领主张通过议会选举取得政权,反对暴力革命。
在经济方面,最低纲领主张实现渐进的国有化,首要目标是将外资开办的矿业公司收归国有。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但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不触动资本主义的农场、种植园。纲领还主张改善土著印第安人的状况。在国际问题上,纲领认为,拉丁美洲国家应该加强联合行动,以最终实现印第安美洲的政治团结。它主张奉行民族主义的对外方针,对帝国主义采取“建设性”的立场,既要加以必要的控制,又要发挥其有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使秘鲁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建立起一种没有依赖性的伙伴关系。上述这些方针政策,同阿亚早期的反帝主张已有明显的变化。
1931年10月,阿亚作为阿普拉党的候选人首次参加总统竞选,被桑切斯·塞罗击败。12月8日,阿亚在他的故乡特鲁希略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号召阿普拉党的党员“采取行动、从事斗争、起来造反”。1932年7月7日,阿普拉党基层党员在特鲁希略北部发动起义,攻占了该城,但起义很快遭到政府军队的镇压。阿亚被捕,被判死刑,缓期执行。
1933年4月30日,塞罗总统被一名阿普拉党党员暗杀,贝纳维德斯继任总统。8月,阿亚被大赦释放,但政府曾阴谋杀害他。在1933—1939年贝纳维德斯执政期间,阿亚领导阿普拉党进行反政府的地下活动。1939年12月,曼努埃尔·普拉多就任总统后,阿普拉党仍处于地下状态,但阿亚对政府的态度变得比较温和,逐渐向右摆。
四十年代初,阿亚把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称为“建设性帝国主义”,而把德国和苏联称为“种族帝国主义和极权帝国主义”,主张对这两类“帝国主义”区别对待。
根据秘鲁选举法不准国际性政党存在和不允许这样的政党参加国内竞选的新规定,1945年阿普拉党改名为人民党,但后来仍用原名。在这一年大选中,阿普拉党与社会党、共产党组成联合阵线——全国民主阵线,支持基督教社会党候选人布斯塔曼特-里维罗参加竞选,获得胜利。阿普拉党取得合法地位,并在参议院中获得多数席位。1948年阿亚访问美国,遭到党内左翼分子的反对。党内发生分裂。同年10月3日,阿普拉党一些基层党员参加了利马附近卡亚俄港海军下级军官的反政府起义。失败后,阿普拉党再次被宣布为非法。
10月29日,奥德里亚将军通过政变上台。阿普拉党的领导人继续遭到迫害,阿亚躲藏了三个月,后逃到哥伦比亚驻利马大使馆避难达五年之久。在这五年中,他钻研历史,总结前一时期的斗争经验,考虑未来的斗争策略,写下了《汤恩比对历史前景的看法》和《阿普拉党三十年》两部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阿亚不再提二十年代曾提过的“社会主义”的目标,明确表示“反对共产主义,因为它是外来的专制制度”。他提出了阿普拉主义,基本观点是:反对一切独裁;争取印第安美洲政治和经济的联合;争取有效和彻底地实行民主;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争取实现“没有帝国主义的、民主的美洲主义”。
1954—1962年间,阿亚大部分时间流亡在国外,在拉美和欧洲一些国家任教,并继续领导阿普拉党。在他的授意下,为了取得合法地位,阿普拉党支持前总统普拉多再次竞选总统。1956年普拉多当选总统后,允许阿普拉党公开活动。1957年阿亚一度回国。他领导的阿普拉党支持保守的普拉多政府,在工人、农民和学生中的影响显著减弱,党内分歧趋于尖锐。六十年代初,一部分思想比较激进的党员分裂出来,另组成左派革命运动。
1962年6月,阿亚作为阿普拉党的候选人回国参加竞选,得票居第一位,占有效选票的32%,但由于没有超过法定的三分之一的选票,未能当选。按规定,总统将在第二轮选举中,由得票最多的阿亚、贝朗德和奥德里亚三人中产生。7月17日,阿亚为使阿普拉党能控制议会以掌握实权,不惜亲自出面同过去曾迫害过他的政敌奥德里亚达成协议,决定在第二轮选举中支持奥德里亚竞选总统。由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里卡多·佩雷斯·戈多伊将军于7月18日发动政变,使选举流产。
在国内外强大压力下,政变当局被迫同意于1963年举行大选。在选举中阿亚得票居第二位,人民行动党的贝朗德当选总统。阿亚继续和奥德里亚结盟,反对贝朗德政府,这种做法受到党内外不少人的指责。1968年年中,阿亚为了赢得第二年大选的胜利,脱离了同奥德里亚的联盟关系,转而同贝朗德领导的人民行动党结盟。10月3日,以贝拉斯科为首的军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了贝朗德政府。
在贝拉斯科执政期间(1968—1975),阿普拉党一直处于在野地位,成为军政府重点打击对象。阿亚指责贝拉斯科军政府“专断”、“无能”,抨击贝拉斯科搞的“秘鲁样板”是“毁灭一个国家的样板”。主张在秘鲁建立一个“不受西方的和苏联的帝国主义奴役的左翼民主政府”。
1975年8月29日,军政府总理莫拉莱斯将军发动政变,罢黜贝拉斯科,就任总统。莫拉莱斯执政后,阿亚和阿普拉党开始与军政府进行对话。1977年莫拉莱斯军政府提出还政于民的计划后,阿亚和阿普拉党积极进行竞选活动。在1978年6月举行的立宪大会选举中,阿普拉党获得124万多张选票,占有效选票的37%,阿亚一人得票103万多张,当选立宪大会主席。
1979年7月6日,阿普拉党再次提名阿亚为总统候选人,参加将在1980年5月举行的大选。7月12日,阿亚签署立宪大会制订和通过的新宪法,7月27日,他被授予秘鲁最高勋章——太阳勋章。8月2日晚,阿亚因患肺癌在利马病逝,终年84岁。秘鲁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据报道,仅在利马一地,参加吊唁活动的就有150万人。秘鲁政界主要领导人称颂阿亚是“半个世纪以来拉丁美洲最重要的政治家”。
阿亚的思想和他的一生的活动,对秘鲁和拉丁美洲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阿亚的思想被称为“阿普拉主义”,美国共产党前主席福斯特认为,“阿普拉主义”实质上是社会民主党理论“在拉丁美洲的特殊变种”。
阿亚博学多才,著述甚多。重要的著作还有:《争取拉丁美洲的解放》、《阿普拉的思想和行动》、《阿普拉的理论与实践》、《捍卫大陆》、《印第安美洲向何处去》、《关于历史时空的研究》等。1977年,在利马出版了《阿亚全集》,共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