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火,属于烽火的一种,因用以报告平安,故称,始见于唐代文献。《通典·兵·守拒法》:“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警,固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贼所捉”。烽子,守卫烽火台的士兵,戎昱《塞上曲》之二:“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唐将李愬雪夜谋取蔡州(今河南汝南),下令军队向东行进,“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及烽子”。胡三省注:“唐凡烽候之所,有烽师、烽副;烽子,盖守烽之卒,候望警急而举烽者也。”候望,伺望、侦察。《墨子·备穴》:“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敌人。”这是一次著名的奇袭战,李愬最终擒获叛将吴元济,彻底摧垮了淮西叛军。
唐代在边境地区每隔三十里设置一座烽火台,白天无敌情,入夜举火以报;夜里无敌情,平明举烟以报,皆称“平安火”。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二:“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巡边使客行应早,每待平安火到来”;杨夔《宁州道中》说:“城枕萧关路,胡兵日夕临。唯凭一炬火,以慰万人心”。一炬平安火,能够安慰万众之心,如果平安火不来,则人心惶惶,《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年》载:“是日,翰麾下来告急,上不时召见,但遣李福德等将监牧兵赴潼关。及暮,平安火不至,上始惧。”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时守兵已溃,无人复举火”。“翰”,指哥舒翰,当时正在把守潼关;“上”,即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安史叛军来势凶猛,直逼长安,唐王朝前途未卜,君臣惊慌不安,急切地盼望平安火的到来,以知前线消息,所谓“昭阳亦待平安火,谁握旌旗不见勋”(韩琮《京西即事》)。
唐代国力强大,疆域辽阔,边境线漫长,随着丝绸之路的再次兴盛,中外交流更加频繁,比起前代,唐王朝的边境更需要“平安火”按时举起,常报平安,因此“平安火”在唐诗中时有描写,但其蕴含却又不尽相同:
一是表示边境平安。边境安则首都安、国家安,标志就是看平安火是否按时举起:“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杜甫《夕烽》),“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姚合《穷边词二首》其二),“迎候人应少,平安火莫惊”(元稹《遣行十首》其九),“夷门一把平安火,定逐恒山候骑来”(李泌《句》其一),夕烽,薄暮时分燃起的报平安的烽火;夷门,战国魏都城的东门,后泛指城门。平安火一举,边境平安无事;如果平安火不来,边境上可能有战事了。王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中的“孤烟”,指的是烽烟,亦即平安火。诗人出使塞上来到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就在自叹如流离转徙的蓬草、南来北往的大雁,孤独之情溢满怀抱之时,眼前的景象让诗人心神为之一振:在浩瀚无际的金色沙漠映衬下,一炷燧火青烟悠悠直上;弱水(今额济纳河)奔流远去,在水天相连处,艳丽无比的夕阳,仿佛车轮一样缓缓辗入滔滔河水。因为平安火举,边境平安无事,诗人心情转惆怅为振奋(详见高建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新解》一文,载《内蒙古大学学报》2017年1期)。
二是体现对强大国防的自豪。国防强大,国家才会安全:“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鲍溶《赠李黯将军》),“飞蓬卷尽塞云寒,战马闲嘶汉地宽。万里胡天无警急,一笼烽火报平安”(刘禹锡《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唐朝军队兵强马壮,严阵以待,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保证了平安火的按时举起。这其中,许浑《献鄜坊丘常侍》一诗视野辽阔、最有气势:
诏选将军护北戎,身骑白马臂彤弓。柳营远识金貂贵,榆塞遥知玉帐雄。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蓬莱每望平安火,应奏班超定远功。
诗中描绘了一位守护北疆的白马将军,从咸阳的细柳营奔赴边关。鼓鼙声声,军旗飘扬,军威大振。蓬莱,蓬莱宫,唐代的大明宫,因宫后有蓬莱池,故称。白马将军愿意像经营西域三十年、被封为定远侯的班超那样,立功边疆,使朝廷夜夜都能望见平安火。《汉书·窦田灌韩列传》:“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后因以榆塞指边关、边塞。诗人用榆塞之典,意在赞扬白马将军如当年的蒙恬一样骁勇善战,拒敌于千里之外。
三是表达厌战情绪:“万姓厌干戈,三边尚未和。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时至中晚唐,天下纷乱,平安火已难高举。晚唐诗人高骈(821—887)《塞上曲二首》其一说:“陇上征夫陇下魂,死生同恨汉将军。不知万里沙场苦,空举平安火入云”,最能见出时代之衰微。保家卫国之责任与豪情已荡然无存,所以无论死生,皆恨带兵打仗的“汉将军”。“空举”的平安火中包裹了浓重的厌战情绪。高骈本人身兼军事家,曾率军收复交趾,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五镇节度使。任职期间黄巢起兵,高骈多次予以重创,后中黄巢的缓兵之计,由此惧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高骈未敢出兵援救京师,一生功名由此而毁,此诗正是其思想行为的反映。
宋代沿袭了唐代的平安火制度,南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沿江烽火台,每日平安,即于发更时举火一把;每夜平安,即于次日平明举烟一把。缓急盗贼,不拘时候,日则举烟,夜则举火,各三把。”“发更时”,即一更天,古人所称的戌时,指晚上七时至九时。白天一天平安,入夜时要举火一把;黑夜一夜平安,天刚亮的时候,要举烟一把。如果敌人来犯,白天要举烟三把,黑夜则要举火三把。报平安烽火的施放,有时间规定;预警烽火的施放,没有时间规定。
比起唐人来,宋人对平安火的期待愈显急切:“烽台屹屹百丈起,但报平安摇桔槔”(苏舜钦《瓦亭联句》),“边笳牧马岂不好,平安火过消人忧”(吴则礼《题钟隐简寂观图》),“夜来一炬平安火,剩喜先宽玉食忧”(陈杰《寄赠》),“平安火一烽,愁可宽江南”(董嗣杲《游盘塘山后废寺》),“一夜霜风动地寒,塞垣火未报平安。嫦娥亦带伤心色,为照征人尚抱鞍”(王同祖《霜风》)。桔槔,本来是一种汲水工具,烽火燃放借用桔槔,原本系水桶的一端系的是放有燃料的笼子(详见高建新《烽火及其设置》一文,載《文史知识》2016年12期)。在宋人眼里,平安火一举,方能无忧;平安火不举,就连俯瞰人间的嫦娥亦有伤心之色。陆游《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驾前六军错锦绣,秋风鼓角声满天。苜蓿烽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此诗写在淳熙七年(1180),从长达48个字的题目就可以看出,生活在风雨飘摇的南宋,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无比期待。苜蓿烽,烽燧名,在玉门关的西北,岑参有《题苜蓿烽寄家人》诗:“苜蓿烽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亭障,边塞要地设置的军事堡垒,《史记·秦始皇本纪》:“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苜蓿烽前尽是亭障,表明防守严密;平安火远在交河(今新疆吐鲁番以西)上燃起,表明国家强盛和版图辽阔;凉州女儿学着京都的样式梳头,表明传统的中原文化、习俗在河西地区又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平安火在交河上”是陆游一生的梦想,体现了渴望国家统一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辽阔的北方,烽火台随处可见,巍峨挺立。登上烽火台,远看群山起伏、戈壁苍茫,近听大河奔流、秋风萧瑟。无论预警的烽火还是报平安的烽火,今天都已经熄灭,却见证着历史,无声诉说着曾经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文学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