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里尽朝晖
湖南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是诗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韶山有韶峰,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
传说五千多年前,舜帝南巡, 让人在山上演奏动听的 《韶》乐,竟引来凤凰起舞。因此,后人称之为韶山。
清代举人戴炯在《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谱》之《老谱序》中,对韶山曾有一个惊人的预见:
“湘之西有韶山,山峻以复,泉洁以长,茂林修竹,云气往来,中可烟火百家,田畴沃壤……夫山水秀绝,必生奇才,韶山虽不在中州往来之地,赋客骚人所不到,必将有秉山川之秀,追踪古先生其人者,为国之华,为邦之望,使人与地俱传。”
这一神来之笔,仿佛天才预言。一百多年后,韶山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不仅为历史增色,而且为中国造福,为世界景仰,韶山真的“人与地俱传”了。
毛泽东从没忘过他的家乡,到了晚年,思乡之情尤为深切。他曾对身边为他读书的芦荻说:“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伴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的,到老年就更容易回忆、怀念这些。”
对于故乡,毛泽东有着太多的记忆,太多的感受,太多的怀念。
毛泽东在韶山生活了 17 年,后来求学长沙,也常回韶山。
1927 年,他领导秋收起义,走上井冈山,数十年也没有回去过。
那里,有他少年的梦想;那里,有他依恋的老屋;那里,有他日夜思念的父老乡亲。然而,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日理万机,实在无暇回故乡一看。直到 1959 年 6 月 25 日,毛泽东才回到了阔别 32 年的韶山。
百感交集的毛泽东,心潮澎湃,文思喷涌,为我们留下了一首光辉诗篇。
那是怎样的三天两夜啊!
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建国后第一次踏上故土,那激动的心情,陶醉的喜悦,感人的场景。是的,三十二年的别后重逢,三十二年的家乡巨变,三十二年的故园情思,怎能不一下子涌上心头?
5 点 40 分, 汽车在浓阴掩映的松山招待所一号楼前缓缓停下。毛泽东高兴地说:“我终于回老家了, 现在是心情舒畅,吃饭也香。”
当 天 晚 上, 毛泽东就与湘潭、韶山当地的干部谈粮食、谈水利,接着又和警卫员谈家常,最后还批阅文件至深夜。
26 日早晨 5 点多钟,毛泽东便步出招待所,一直向南,沿着杂草丛生的小路往山上走,那里有他父母合葬的坟墓。
路上,随行人员灵机一动,折了些松枝,扎成一束。
毛泽东来到父母坟前,神情肃穆。从随行人员手中接过松枝,恭恭敬敬地摆在坟上,然后俯身,深深地鞠了躬。沉默片刻,轻轻地说: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言语中满含着无限思念和感慨。
下山途中,毛泽东对罗瑞卿他们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人民、师长、同志和朋友,还得承认。下次回来,我还要来看望双亲。”
来到故居上屋场,毛泽东用深情的目光,久久环顾这阔别的故园。
走进老屋,睹物思人,桩桩往事,涌上心头,历历在目。
在炉塘前,毛泽东对身边的罗瑞卿、周小舟说:“1921 年春节,我们兄弟姐妹就围坐在火塘边烤火。我说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都走上了革命道路。”
进入父母的卧室, 毛泽东站在双亲遗像面前, 静静凝望, 对陪同人员感慨地说:“这是我父亲、母亲。我母亲生了淋巴腺炎,只因是那个时候,要是现在不会死。”毛泽东母亲终年 52 岁。第二年父亲得伤寒病,去世时才 50 岁。他对双亲的过早病逝无限惋惜和怀念。
毛泽东走进自己当年的卧室,墙上挂着的照片立即吸引了他,这是一张他们兄弟三人和母亲的合影。毛泽东用方言问道:“咯是从哪里拱出来的?”照看房子的毛乾吉回答:“这是从您老人家外婆的家里搞来的。”
毛泽东说:“这是我母亲有病时,1919 年在长沙照的。”如今,照片上的母亲早已作古,二弟毛泽民牺牲在新疆,三弟毛泽覃牺牲在江西。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现在只剩下自己,怎能不感慨万端!
在这间房子的木格窗上有个楼阁门,1925 年 6 月,毛泽东在这个楼阁上建立了韶山党支部。毛泽东说,我和毛福轩等同志在这里开过多次会议,研究发展党的组织和如何开展革命斗争问题。
随后,毛泽东还一一观看了自家的牛栏、猪圈,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透出对故土的情节。
毛泽东在自己的旧居停留了两个多小时。
离开时,他还回头看看“毛泽东同志故居”的牌子,依依不舍地离开上屋场。
走到屋前的池塘边,毛泽东回忆起孩提时代,小伙伴们在池塘里尽情嬉水,犹如翻江倒海,竟把一池清水闹成了泥汤,多么开心!
毛泽东还专门来到毛福轩烈士家,握着烈士遗孀贺菊英的手,动情地说:“福轩同志是个好同志,为党为人民做了不少工作。他为革命牺牲了,死得很光荣,值得韶山人民骄傲。”
毛泽东又来到韶山学校。700 名师生欢欣雀跃,迎接毛泽东的到来。 站在师生们中间,两名少先队员向他献鲜花、行队礼。一名男少先队员解下自己脖子上鲜艳的红领巾戴在毛泽东的脖子上。毛泽东笑着说:“你们看,我年轻多了,我又变成少先队员了。”
摄影师侯波迅速按下快门,拍下了这珍贵的镜头。
谁也没有想到,一张照片促成了一段美好姻缘。
这张照片中,毛主席身边依偎着的两个同学,男孩叫蒋含宇,当年 14 岁,是韶山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初二学生。1963 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女孩叫彭淑清,同是初二学生,是少先队大队委员。1963 年考入北京石油学院机械系。
这对青梅竹马的同学,心心相印,12 年后喜结连理。1992 年,拍摄这张照片的侯波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高兴,作为一个红娘赠给他们的结婚礼物。
自此,蒋含宇夫妇只要去北京,必来看望侯波。
下午 4 时左右, 毛泽东来到韶山水库。 放眼望去, 水库宽阔, 家乡变化真大呀!毛泽东兴致勃勃地畅游了一个多小时。上岸后,毛泽东说:“水这么清凉,游得真舒服啊。”
在回招待所途中,毛泽东站在山岗上,极目远眺,只见晚霞映照,炊烟袅袅,许多农民正在田间挥汗劳作;千顷稻田,绿浪起伏;暖风吹过,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摆动,似向归来的游子点头致意。毛泽东笑着说:“你们看,稻子在点头欢迎我们了。”
晚上,毛泽东在松山招待所设下便宴,宴请韶山当年的老党员、贫协会员、赤卫队员、儿童团员、女子联合会员、烈士家属,共 50 余位乡亲。
毛泽东向大家敬酒。给私塾老师毛宇居敬酒时,毛宇居连忙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答道:“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晚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留给韶山乡亲的是悠悠情思。
两天来,3000 多名当地群众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两天的热闹场面,时时浮现在毛泽东的眼前;数十年前的往事,不断在毛泽东的脑海里翻腾。在那天翻地覆的大革命时期,韶山儿女英勇斗争,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先后有 140 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在中国革命中,毛泽东一家就有6 位亲人为国捐躯。
他回忆起 1927 年 1 月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时对乡亲们说过的话:“三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就不回韶山。”如今革命成功了,他终于回来了。
30 多年的风风雨雨,死难烈士的音容笑貌,今天韶山儿女改天换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使他心潮翻卷,思绪万千,夜不能寐,以致于吃了两次安眠药都无济于事。
他叫值班卫士拿来纸笔,靠在被子上,把报纸垫在白纸下,用铅笔写了涂,涂了写,还不时地哼哼着。
值班卫士发现,毛泽东的眼眶有点红润,眼睛有点湿漉。
值班卫士扶他下床,在屋里时而来回踱步,时而坐在沙发上奋笔疾书,时而端坐沉吟,时而将纸团扔进废纸篓内,重新再写,反反复复,直至 27 日凌晨,毛泽东又提起毛笔,最终完成了这首《七律·到韶山》: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诗的小序中说,离别故乡“已有三十二周年了”,此语看似平淡,其实则蕴含着诗人对故乡深厚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32 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一个人的有限生命中,却是漫长的一幕。
诗人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一个“别”字,一下子把思路拉回到 32 年前的漫长岁月。
诗人对于故乡的回忆虽然已变得依稀仿佛,恍如梦境,然而情绪却十分强烈。一个“咒”字,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社会及其统治者的无比痛恨,也衬托出诗人对故园及其人民深厚的情谊。
这时,他想到了当年地主恶霸和反动派残酷压迫、剥削广大农民的残酷历史,想到了在共产党领导下,农民们高举梭镖短棒,和他们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英雄的韶山人民不屈不挠,不怕牺牲,有多少喋血战场的雄魂,多少视死如归的从容就义!
诗人从痛苦而自豪的历史回忆中回到现实:今天,革命换来的新天地,呈现出一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景象。一望无际的稻菽,似碧海荡漾着美丽的浪花,昔日的“农奴”,今天变成了国家的主人,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英雄”。韶山儿女用辛勤的汗水装点山河,改天换地。
正如诗人自己所说: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自古以来,以老大还乡为题材的诗篇很多,怀旧伤时是这类作品的共同基调。而此时已是66 岁老人的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的领袖,他心里装着的是亿万中国人民,他所关心的首先是革命事业。《到韶山》鲜明地体现了他那高远的思想境界。
诗人匠心独具,气势宏放;诗作大喜大悲,对比强烈,高度概括了韶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走过的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深情地歌颂了韶山人民的远大志向和英雄气概,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深刻地揭示了人民创造历史的真理。
毛泽东对于诗词创作的态度一向精益求精,他不但自己改,还请别人改。
在《毛主席诗词》出版前,他曾亲自开列名单,征求意见。名单中包括朱德、邓小平、彭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包括郭沫若、臧克家等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甚至一些素昧平生的老教授、青年学生写信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和订正的建议,毛泽东也虚怀若谷。
直到 1963 年 12 月《毛主席诗词》出版时,《到韶山》才正式发表。可见,毛泽东对自己的诗词创作要求多么严格,态度多么认真!
“别梦依稀咒逝川”,原作“别梦依稀哭逝川”。完稿后,毛泽东虚心地向身边工作人员、 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征求意见, 梅白建议将其中的 “哭” 字改为 “咒”字,毛泽东欣然同意,连连称赞说:“改得好,改得好!”还诙谐地说:“你是我的‘半字之师’。”
这一字之改, 意义大不相同。 “哭” 侧重于表现 “三十二年前” 历史的苦难与辛酸,“咒”则侧重于表现“三十二年前”历史的黑暗与罪恶,前者悲叹,后者愤斥。同时,用“咒”字,与“红旗卷起农奴戟”的内在逻辑联系也更紧密,更直接。
第三句“红旗卷起农奴戟”中的“卷”,原作“飘”。 “飘”字轻, “卷”字重,用“卷”字能让人们有红旗如怒涛翻卷之感。从平仄上看,句中平声字偏多,改后,平声仄声交替,韵律更加协调、和谐。
最后一句,现在所知,曾经改过多次。
据毛泽东的同窗和诗友周世钊说,最初写的是“人物风流胜昔年”。梅白说他看到的最后一句诗为“始使人民百万年”。还有资料说,毛泽东还曾修改为“青年英雄下夕烟”、“人物峥嵘变万年”。但都不满意,经过反复斟酌,最后改定为“遍地英雄下夕烟”。
可见诗人的良苦用心。
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故乡永远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神奇,又是那样地充满诗意。
1955年6月中旬, 毛泽东到湖南长沙考察工作。 在这里, 他会见了许多故交旧友。其中就有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同学周世钊。
这天,毛泽东十分高兴,游泳、爬山,与周世钊等人一路谈笑风生,忆及故人旧事,颇多风物依旧、人事悬隔的感慨。当晚,周世钊夜不能寐,赋诗一首《七律·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借纪行而颂扬世事升平:
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
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
之后,周世钊将这首诗和其他一些诗词寄给了毛泽东。
10 月 4 日,周世钊很快收到了毛泽东复信:“……读大作各首甚有兴趣,奉和一律,尚祈指正。”接着抄录了《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七律
和周世钊同志
一九五五年十月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这首充满人生哲理的友谊之曲,追叙与周世钊重游长沙岳麓山的情景,抒写思念旧友和故乡的无限深情,表现永葆青春,奋进不息,乐观豁达,放眼世界的宽阔胸怀。
毛泽东与岳麓山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一师读书时, 他就与同学常到这里或读书,以求知识或共论天下事,或爬山锻炼体魄。
在周世钊等人陪同下,毛泽东游览岳麓书院,登上岳麓峰巅的云麓宫,凭栏远眺橘洲湘水,纵览长沙风貌。
浩浩湘江水,巍巍岳麓山。曾经的绿洲,曾经的青野。无论韶山,还是长沙,对毛泽东来说,都有着太多的悲欢,太多的记忆。
30 年过去了,但毛泽东不认为青春已老,不认为韶华易逝,如今他又回到了当年“携来百侣曾游”“指点江山”的胜地赫曦台。“赫曦”含有“光明盛大”的意思,是宋代大儒朱熹命名的。毛泽东借此暗示社会主义建设定会迎来伟大光明的前景,从而生出这多感慨,这多诗情。
《七律·答友人》是另一首毛泽东怀念故土、怀念亲友,歌颂家乡的诗篇。
20 世纪 60 年代初,林业专家乐天宇,带领科研小组到湖南九嶷山区进行科学考察,与此同时,湖南省副省长周世钊,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武汉大学校长李达,也在九嶷山区做社会调查,他们不期而遇。
他们同是湖南人,又都是毛泽东早年好友。三人商定送几件九嶷山的纪念品给毛泽东,并附上有关诗词作品。
李达送了一枝斑竹管毛笔,并写了诗。
周世钊送了一幅内有东汉文学家蔡邕文章的墨刻, 和他自作的诗词。 有一首 《江城子·国庆日到韶山》。词曰:
良辰嘉庆到韶山。赤旗边,彩灯悬。万朵红霞,荡漾碧峰前。……
这首词通过韶山人民欢度国庆佳节盛大场面的渲染,表达了韶山人民取得革命斗争胜利后其乐融融的欢畅心情。
乐天宇送了一枝得自家乡九嶷山区的墨竹,据目击者说,那枝墨竹比平常的要鲜明黑亮得多。乐天宇还送了一个条幅,上有蔡邕《九嶷山铭》的复制品,条幅的上额写有他自己作的七言古体诗《九嶷山颂》“赠呈毛泽东主席案右”,署名“九嶷山人”。诗曰:
三分石耸楚天极,大气磅礴驱舞龙。
南接三千罗浮秀,北压七二衡山雄。
……
诗中描写了九嶷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虞舜美德的钦敬之情,歌颂共产党领导的新社会各族人民大团结,祖国到处是一片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
自古以来, 诗人们便有以诗代书作答的传统, 以最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怀。毛泽东这首七律也正是以诗代书,向远隔千山万水的家乡亲友畅叙了自己的心曲:
七律
答友人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绚丽的色彩、浪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芙蓉国”的奇丽图景,寄托了诗人浓重的怀乡、思亲、念友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美好祝愿,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别具风韵和神采,令人回肠荡气,回味无穷,是一首真挚的友谊之歌,深情的怀乡之曲。
诗人以非凡的见识,丰富的想象,诗笔一着,就把人们带入一个神话般的境界。九嶷山,亦作九疑山,在湖南宁远县,山有九峰,形状相似,故名九疑。
相传,历史上有名的舜帝,南巡时死在湖南,就葬在九嶷山上。帝舜死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随后追来,因追赶不及而自伤痛悼,投湘水而死,变为湘水女神。
诗人一洗古来“帝子”出现时的悲凉气氛,为寄托自己遥想神游设计了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奇幻情节:白云朵朵,飘飞在九嶷山间,两位仙子乘着微风翩翩而降。一改过去只有人间向往天堂的生活,而今“仙家”回到“人间”,既蕴含了现今人间生活的美好,又为全诗创造了光明美丽的氛围。
诗人由友人赠送的斑竹进一步引出一段“帝子”的传说:舜帝二妃一路追寻舜帝,滴滴眼泪洒在湘竹上,化作斑点,成为斑竹。
这里用帝子手中拿着的斑竹,象征旧社会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有着一部辛酸苦难史;仙子今天身上披着万朵红霞的百叠天衣,又寄寓了今天劳动人民翻身解放,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其实,诗人的用心还有更深一层的寓义。毛泽东第一个妻子杨开慧,小名霞姑。毛泽东曾对在他身边陪伴读书的芦荻说:“‘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怀念杨开慧的。杨开慧就是霞姑嘛!”
诗人把传说与现实,往昔与今天结合起来,把眼中的景与心中的情结合起来,表达诗人的浪漫主义奇想,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奇异瑰丽的图画。
诗人又从神话回到现实,颂扬今天故乡的美好景象。 “洞庭”,即洞庭湖; “长岛”,指湖南长沙湘江中的橘子洲,这里都用以代表故乡。
诗人由“帝子”降临人间,看到故乡人民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犹如掀起了连天的波涛,长沙的友人们高唱着感天动地的豪迈诗篇。
诗人进一步想象整个湖南都沐浴在“朝晖”之中的光明景象。湖南盛产木芙蓉,因而湖南有“芙蓉国”之称。“我欲因之梦寥廓”,化用唐代诗人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诗句,将“吴越”改为“寥廓”,把想象推到更广阔的范围。
诗作从往昔、现实、前景三层递出,富有动感,变化多方,韵律和谐;想象丰富神异,构思深刻而严整。同时,对古代神话,历史风物,古典诗文加以时代观照,加以改造和重铸,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诗人调动纤纤白云、苍翠山峰、青碧斑竹、万朵红霞、滔天白浪、满天朝晖,将故乡久远而美丽的神话,与霞光铺彩的潇湘美景,还有衔远山、吞长江、气象万千的洞庭风光,浑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浓烈、奇幻的楚文化风味和独有格调,是毛泽东诗词中最绚丽、最流光溢彩的一首诗作。
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是诗人对故土的祝福,对中国的期望,对未来的倾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