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0世纪后期,世界各国开始构建大教育体系,实质就是全民的终身教育,它是以学习化社会为背景,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基础,以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化为模式的教育。
(2)教育的目的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把教育的目的定义为: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一思想很快被各国所认可,并被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
第一,学会认知。“知”在这里不仅是指“知识”,还包括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切认识的对象。“认知”不仅是书本上的、课堂上的,还包括学会认识,学习各种社会规范,掌握学习的工具、求知的手段。学会认知,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求未知的热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掌握举一反三的科学方法。学会认知,不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完成。“求知”将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之间经过无数次反复、不断“完成”而又重新开始的过程。
第二,学会做事。学会做事,将从传统意义上的掌握某种单一的劳动技能,转向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学会做事,主要不仅指获取智力技能,而是指培养社会行为技能,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能力。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以在“求知”过程中养成科学素质为基础,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工作中的革新能力。
第三,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同生活,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学会共同生活,主要不是从书本中学习,它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并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
第四,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学会生存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而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象、创造、独立判断、批评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可以促进学生持续、和谐发展。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