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赵国人,战国末期儒学大家。少年时期到齐国求学,齐襄王执政期间“三为祭酒”,成为“稷下”的“最为老师”。后到楚国,春申君黄歇任命荀子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被废。然后来到赵国,被尊为上卿。秦昭王时赴秦,会晤秦昭王与范雎。晚年针对“独世之政”以及“鄙儒乱俗”,提倡“推儒墨道家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着成《荀子》一书。晚年病居兰陵,不久病卒。

荀子受齐国崇尚功利以及法家、杂家等的影响,其学说王霸兼采,夹杂功利思想。《荀子》一书仿照《论语》的体例写成,全面反映了他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善是受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荀子认为天只不过是能生长万物,其自身并没有意志,更不能决定人事的吉凶、祸福。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即人应该顺应自然,但也可以改变自然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很重视“礼”,认为“礼”在调节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他所说的“礼”其实与后世的法制的“法”基本相同,如“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王霸》)。他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主张以德服人,但并不排斥霸道,提出王霸并重。他继承了儒家“为政以德”的传统,认为治国应该“平政爱民”。他将君主比作舟,庶民比作水,认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他主张治国要用王道和礼义教化,主张礼法兼用,刑罚必不可少。

荀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结合战国百家的学说而建立的。在学说中,他克服了诸子百家的弊病,并有所发展,因此和儒家传统思想有一定的出入,也因此受到后人的指责和非议,如唐朝的韩愈就认为荀学是“大醇而小疵”,宋代的程朱理学则扬孟抑荀。近代的梁启超、章太炎等人提出对荀子的学说重新进行评价,荀子的思想重新受到重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