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关于仁的思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孟子关于仁的思想

1.仁者爱人,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仁是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仁是什么?仁者人也,仁就是一切要从人出发,以人为本。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相爱,要维护人的尊严与人格。人自己要自尊自爱,同时要互尊互爱,这是任何正常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必然关系,否则,人类就不可能有序的生存和发展。孟子说:“仁者爱人,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第641页)人要讲仁,这不仅是中国贤者的崇高理想和社会政治主张,也是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必然规律。试想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如不相互仁爱,不讲仁义,将是什么状况?因而仁者道也,可以说,人们讲仁爱,行仁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类对自然界不讲仁爱,任意掠夺开发,乱砍滥伐,乱捕乱杀,破坏生态,人类将失去生存环境,所以,人类要建设生态文明,爱护自然。孟子说:“亲亲而爱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下》,第632页)亲爱父母兄弟姊妹,亲爱夫妻子女,爱人民,爱同胞,爱护自然,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做到“仁民而爱物”,仁就是爱人爱物,“仁者,无不爱也”(《尽心下》,第633页)。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第520页)人与人之间若是相互尊重、尊敬,许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爱人,首先从个人家庭做起,尊老、爱幼、敬贤、爱人、助人,推及社会,达之天下。

在人际关系中,往往有爱而不亲,仁而无礼的情况,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第487页)。“诚者,天下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上》,第493页)。在人际关系中“仁则荣,不仁则辱”(《公孙丑上》,第406页),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第492页)。仁是人之一切归宿,义是人应走的正道。“仁之实(实际),事亲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离娄下》,第504页)

2.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

“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第405页)所谓仁政,就是爱民亲民。“夫国君仁,天下无敌”(《离娄上》,第488页),仁者无敌于天下,孟子多次说过此话。行仁政,实施有利于人民的政治经济政策,在人民中倡导爱人、助人、尊重人,社会就可能安全和谐。国家关爱人民,社会上人人仁人,所谓“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尽心下》,第636页)。孟子断言:“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尽心下》,第639页)

从治国方面说,不提倡仁义,不爱民,则政必败,“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用财不足”(《尽心下》,第639页)。治国必须信贤任能,施仁政,爱人民,倡仁义,否则国家就得不到很好的治理。施仁行义,必须从上而下做起,孟子说“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上》,第482页),所谓“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离娄下》,第500页),上行则下效,“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矣”。

孟子提出,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不可懈怠,“民事,不可缓也”。“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滕文公上》,第442~433页)治理国家,只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政策、纲领、法制、措施,“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自行”(《离娄上》,第482页),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好的政策,没有科学的体制,没有公正严格的法制等具体落实措施,政策最终也是要落空的。

孟子把仁义提高到治国理政、个人立身处事的高度,他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离娄下》,第486页)因此,应在全社会树立仁义思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有益社会,个人最终也受益。孟子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第487页),而身之本在德,德之本在仁。

3.人皆有不忍之心,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之政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性无善无不善也……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告子上》,第570页),人的本性本无善与不善之分,“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告子上》,第566页),人性是可塑造的,可培养改善的。孟子由此提出对人的教育诱导,创造人的成长的良好环境的重要性。马克思曾指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但是环境也是人创造的,教育者,也是受教育的,即要创造有利于人成长的良好环境,人也要接受教育,自觉改造自身,进而创造良好环境。

“食色,性也”(《告子上》,第567页),这是人生存发展的客观存在属性,这些客观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是可以教育诱导的,这就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第571页)。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之心,用以治国理政,就是行仁政,亲民爱民,“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人政,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公孙丑上》,第409页)。“所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既有怵惕(惊恐)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体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有其四体也”(《公孙丑上》,第409页), “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告子上》,第571页)。事物必有其规律,人民的秉性,就是喜欢美德。

行仁政的核心就是施仁行义,亲民爱民,“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第649页)。以不忍之心,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云》:‘刑(典型)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心保妻子”(《梁惠王上》,第354页)。

4.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孟子提倡仁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阶级对立或有阶级的社会里,不少人往往是见利忘义,孟子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倡导言义不言利。“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于吾国乎?孟子对曰: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相互争夺)利而国危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满足)。未有仁而忘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忘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上》,第341页)

孟子看到社会上义与利的现实矛盾,我们应正视这个矛盾。社会成员在一定条件下争取创造利益具有正当性与合法性,不是否定或回避它的客观存在,更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孟子只讲义,脱离当时的实际,空谈仁义,则兵不强,国不富,政权不稳,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分析的那样,孟子的仁义学说,得不到当时诸侯各国统治者的重视与支持。

义与利是对立的统一,既矛盾,又统一,处理好了,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处理不好,造成社会矛盾的对立与激化动荡。第一,我们要承认利在一定条件下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我们只反对危害社会和其他成员合法利益的不正当利益。第二,求利必须遵法守义。人们追求利益时,必须遵循法律与公德。这种利益,必须是合法合理的。第三,获利后必须行义,社会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能为少数人所垄断。国家社会应有合法的调节手段,不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财富必须为社会共享。第四,行仁施义,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也无法去帮助别人,服务社会。所以今天我们提倡个人勤劳合法致富,先富帮后富,逐渐实现共同富裕。

在义与利的关系方面,应当遵循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提倡互利双赢。互利互惠、互助互补,以此建立义和利的良性互动关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