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学·《三礼》概说·《仪礼》 的名称
《三礼》中,《仪礼》出现最早,并首先取得经的地位,书中所记各种礼仪,多为后世沿用,或有所增损而已。朱熹称赞“《仪礼》最醇”,是很有道理的。
《仪礼》本名《礼》。据段玉裁考证,《礼》十七篇的标题前,在汉代均无“仪”字,而仅单书“礼”字。郑玄的《毛诗笺》和《三礼注》,凡引《仪礼》之文,都只举篇名,而不称“《仪礼》”。《汉书·艺文志》也只称其为“《礼》”,而不称“《仪礼》”。《汉书·景十三王传》: “献王所得书皆先秦古文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 文中的“《礼》”,就是指《仪礼》。《仪礼》之名,是魏晋时期才出现的。东晋元帝时,荀崧奏请置《仪礼》博士,始有《仪礼》之名,但未成为通称,例如张参《五经文字》引《仪礼》处很多,但都只说“见《礼经》”。唐文宗开成年间石刻九经,用“《仪礼》”之名,遂成定称,沿用至今。
《仪礼》十七篇的首篇为《士冠礼》,先秦、汉初之人好以篇首之字作为篇名或书名,故以首篇之名名之为《士礼》。但也有学者认为,之所以称其为《士礼》,是因为此书所记,以士的礼仪为主。
《仪礼》是“经”,故又名《礼经》,以区别于礼的各种《记》。不过,汉人每每有把《仪礼》称为《礼记》的,如《史记·孔子世家》说:“故《书传》、《礼记》 自孔氏出。”此处的 《礼记》指的就是《仪礼》。《后汉书·卢植传》也称《仪礼》为《礼记》,这可能是《仪礼》的经文之后,大多附有“记”的缘故。此外,郑玄笺《诗》、郭璞注《尔雅》,称引《仪礼》文字时,屡屡称其为《礼记》。何休《公羊注》,引及《仪礼》经文或记,也每每混称不别。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