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学(孔孟荀)·孔学在先秦的传承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先秦儒学(孔孟荀)·孔学在先秦的传承

《吕氏春秋·遇合》、《史记·孔子世家》和《淮南子·泰族篇》都称孔子弟子有三千,这大概有些夸大。但从战国以来的文献所述都称孔子弟子有七十余人。《孟子》说:“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公孙丑》、上)《韩非子》说:“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海内悦其仁,美其义,服役者七十人。”(《五蠹篇》)七十子是举成数,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载有名有姓的凡七十七人,其中三十五人有年龄和事迹,其余四十二人只有姓名。儒家为先秦显学,《吕氏春秋》说孔子之后,“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王公大人而显之,有爱子弟者随而学焉,无时乏绝。子贡、子夏、曾子学于孔子,田子方学于子贡,段干木学于子夏,吴起学于曾子。”今将先秦儒家学派列表如下:

《韩非子·显学》云:“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战国时代儒家有这八派。这些派别,各有其特点。如子思为中庸学派;孟氏之儒主张性善论,以仁义治天下;荀氏之儒主性恶,以礼治天下,等等。按上表所列,其中有著作流传的,据《汉书·艺文志》儒家所载有《子思》二十三篇,《漆雕子》十二篇,《孟子》十一篇,《荀卿子》三十二篇。不在八派之中而有著作流传的有《曾子》十八篇,《宓子》十六篇,《魏文侯》六篇,《李克》七篇。今唯《孟子》与《荀子》存在。其余各家及七十子之遗说则在我国秦汉间之儒家论著的结集大、小戴《礼记》中还有一些保存。

孔子死后,儒家各派在两个方面改造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体系。第一个方面,将以“克己复礼”、“礼乐治国”为宗旨的仁学,逐渐改变为礼乐刑政并重的新仁学。《论语·为政》记载,孔子曾明确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八派之一的公孙尼子,可能是孔子直传弟子,他就直接以礼乐刑政并称了。见之于《乐记》:“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乐礼刑政,其极一也。”又“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儒家各派对孔学思想体系改造和发展的第二个方面,是纷纷打破沉默,探讨孔子未曾深究的心性问题和天道观。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曰: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战国前期儒家各派的人性论,多已亡佚。现在可以约略考见的只有公孙尼子、子思的观点。公孙尼子认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礼记·乐记》)他认为“心者众智之要,物皆求于心”,通过“养气”达到内心“中和”,这就是“君子道”。子思子的观点与公孙尼子接近,他也认为人性本来是安静的,“夫水之性清,而土壤汩之。人之性安,而嗜欲乱之。故能有天下者,必无以天下为者也。能有名誉者,必无以名誉为者也。达此则其利心外矣。”(据《孔丛子·抗志》引)子思子也非常重视正心的问题,“君子以心导耳目,小人以耳目导心”(《意林》引《子思子》)。子思的心性论,很明显吸取了《老子》的思想,然后落实到儒家的治国平天下。子思氏之儒后来把子思心性说进一步与天道论结合,发展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著名命题,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儒家各派的思想明显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其他学派的观点,这是战国时代的时事背景使然。这些不同派别的儒家思想最后归结为孟子和荀子两大思想体系的分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