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文化·雪域艺术·藏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青藏文化·雪域艺术·藏戏

藏戏是藏族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品种之一,也是祖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的一株奇花。藏戏艺术历史悠久,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浓郁的雪域风格,动人的故事情节,丰富而奇妙的想象,以及神秘的佛教色彩。

藏戏作为一种以歌舞形式表现文学故事的综合性艺术,产生于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吐蕃王朝时期,根据一些古寺壁画记载,公元8世纪之前,西藏就已有了原始藏戏,即白面具藏戏,藏语称为“巴嘎尔布。”演员头戴白色面具,身穿白色藏装,右手持“达塔”(五彩丝线所装饰的箭),以示吉祥。这种白面具藏戏源自古代藏民模仿狩猎时的原始劳动歌舞,并将一些民间故事加以编织而成。在现存的白面具藏戏艺术中,仍然可以看到当时人们披着各种兽皮、模拟动物吼叫,演示狩猎故事等情景。白面具藏戏主要流行在山南一带和拉萨的少数地方。它和其他两种形式——牦牛舞和单人舞,同属于藏族古典歌舞式的藏戏艺术,但随着藏族社会历史、宗教文化的发展,藏戏也由早期的单人舞和牦牛舞等形式,逐渐发展为以演唱为主的表演艺术;从白面具藏戏发展到了蓝面具藏戏艺术。

所谓蓝面具藏戏即藏族传统藏戏艺术,藏语称为“阿吉拉姆”(意仙女大姐)。相传这种“阿吉拉姆”戏剧,是14、15世纪时,藏传佛教宁玛派和噶举派僧人唐东杰布(1385—1464)所创造。当时,西藏河多桥少,交通不便。为了便于人们的生活,他决心架桥。为了修桥造船,筹积资金,他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白面具藏戏艺术形式,组成歌舞戏剧演出队,到西藏各地巡游演出,募化资金物料以建造桥梁。在他一生中,共建造了五十八座铁索桥、六十座木桥和一百一十八条渡江船。在藏戏演出中,他融合了一些佛教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内容,并汲取藏族其他歌舞艺术形式,加工提炼,使之适合于表现故事、刻画人物性格的戏曲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今天规模的蓝面具藏戏。

蓝面具藏戏相对白面具藏戏而言,被称为新派。演出时,演员戴着蓝面具开场。由于蓝面具藏戏剧团在唱腔、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方面比白面具藏戏更丰富多彩,因而,影响颇大,剧团颇多。如拉萨的觉木隆、西藏后藏的烱巴和祥巴、江孜的江嘎哇等剧团都是为人们所喜爱的蓝面具藏戏剧团。藏戏在甘青地区,由甘肃省拉卜楞寺的琅仓活佛(1898年生)采用当地藏族民歌及《格萨尔王传》的演唱曲调,吸取汉族京剧的舞蹈动作,开创了藏戏的又一流派。藏戏在各地都以剧团的形式得到继承、传播和发展。除上述剧团外,还有西藏尼木哇、拉萨木鹿寺、希荣钟孜、萨迦霞果哇、四川甘孜州的巴塘、甘肃甘南夏河等剧团较为著名。其中,萨迦霞果哇剧团还常到尼泊尔、锡金等国进行应邀演出,在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中作出了贡献。

解放以前,传统藏戏演出一般没有正式舞台,常常在寺院广场上或扯一个大顶篷,或搭一座敞口大帐篷,即可演出。甘南地区借鉴汉族经验,有时亦在舞台上表演。藏戏表演程式包括三个部分:开场戏叫做“顿”,正戏叫“雄”吉祥尾声叫“扎西”。开场戏主要由三种人物组成。第一种叫“温巴”,藏语意为猎人或渔夫,共七人。他们戴蓝色面具,手执彩箭。第二种叫“甲鲁”,意为王子或太子,共二人,他们身着王子装束,手执箭弓。第三种叫“拉姆”,意为仙女,共七人,他们身着古代藏族妇女服装,头配仙女头饰。开场戏的这些人物及其表演内容,习惯上概括为:“猎人平整净地,甲鲁太子降福,仙女优美演唱”。开场戏的这种形式主要在于聚集观众,安定场地秩序,为正戏作准备。同时,通过开场表演,祝福迎祥,歌颂造福于民的唐东杰布。

正戏“雄”即藏戏的正文部分,是全场演出的主体。传统藏戏的演出具有很大的收缩性。一般可以演四五天时间,也可压缩为一天乃至几个小时内演完。演出时,从开场到结束演员都站在场上形成圆圈或半圆圈,轮到自己演唱时就站出来表演,其余演员都要为他伴唱伴舞。每场戏表演之间,都要穿插一段在鼓钹伴奏下的集体舞蹈“果尔切”,以达到调剂演出气氛的效果。演出中,一名丑角在原有剧情的基础上即兴表演喜剧色彩的情节,从而增强传统藏戏的喜剧艺术,吸引观众欣赏。幕间还有一人在剧外以快板道白向观众介绍剧情发展。

藏戏的扎西,即吉祥尾声。是正戏结束后,上演向观众祝福吉祥的歌舞,同时接受观众的捐赠。在吉祥尾声中,演出戏班子常常以传统藏戏《曲杰诺桑》(八大藏戏之一)中的长调唱腔“达仁”和祝福吉祥的唱词,在鼓钹伴奏下,载歌载舞进行表演,气氛热烈欢快。有时也以民歌形式收尾,不拘一格。

值得注意的是,藏戏是通过面具艺术来刻画不同阶层人物的。传统藏戏即蓝面具藏戏发展到后来,增加了许多不同颜色的面具,来代表不同身份的人物。如:蓝颜色代表猎人,绿颜色代表女性,白颜色代表普通男性,深红色代表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颜色代表活佛,黑颜色则代表反面人物,半白半黑代表两面派人物,等等。传统藏戏在演出时,都要作简单的化装打扮。如演王子、公主、仙女、妃子的化粉妆,演乞丐的涂糌粑面,演坏人的涂锅灰等等。藏戏艺术特点表现为故事情节完整,以说唱体形式塑造众多人物形象,全剧围绕主人翁展开情节,有头有尾,采用单线直入的表现手法,情节发展一环扣一环。戏剧吸取民间故事和佛经故事中常用的浪漫主义手法以展开故事情节,因此,许多藏戏剧目多少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藏戏唱词又运用民歌比喻形式,语言朴实、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唱腔变化较多,时而高昂嘹亮,时而缓慢拖腔,时而合声帮腔。动作则舒展健美。据不完全统计,仅唱腔就有二十余种。它因剧情发展而灵活更换。在刻画人物及其内心世界方面达到极佳效果。历史上传统藏戏的演出时间,一般从每年的藏历七、八月间的雪顿节开始。到时藏区各地的专业藏戏班子聚集拉萨汇演,接受西藏地方政府审阅,然后分往各地巡回演出。各地业余戏班子也于此时开始演出活动。解放以后,古老的传统藏戏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西藏自治区藏剧团等各省(区)、地州藏剧团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并在人民群众之中开花结果。

藏戏的传统剧目失传较多,目前仅有十多种。其中,有著名的八大藏戏,即:《文成公主》(或译为《汉妃尼妃》)、《囊萨雯波》、《诺桑王子》(又译《曲杰诺桑》)、《赤美滚登》《卓娃桑姆》《苏吉尼玛》《顿月顿珠》《白玛文巴》等。此外尚有《云乘王子》《日琼巴》《德巴登巴》《索白旺曲》《敬巴钦布》等剧目。这些剧本的内容题材包括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人情世态、社会事件、佛经故事等,所有这些题材都存在着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这是与藏族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状况相吻合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