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千秋
“忠”字金文和小篆的写法都是由“中”和“心”组合而成,原本的字义是敬的意思。“中”有不偏不倚的意思,“心”则代表尽心做事不懈怠,所以让自己的心保持中道,为国家、为民族尽心尽力地做事,即使危害到性命也在所不惜,叫作忠。
《曾子本孝》中讲,忠﹙真诚与敬﹚是孝的根本,为父母尽孝是人道之根本,但是与为国尽忠相比,“人子之孝”只能称作“小孝”,当忠孝不能两全时,为国尽忠才是真正的大孝,所以说,尽孝不尽忠不是孝子该有的。让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实践“忠”的内涵的。
精忠报国岳武穆
岳飞是南宋一名家喻户晓的将军,他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年少时的岳飞孔武有力,能拉开很重的弓,父亲见他具有天分,又讲义气,便说他:“你将来会是个大有作为的人,受君王任用,却可能会因为忠义而为国牺牲。”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岳飞回答道:“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但同时,岳飞也犹豫母亲无人照料,然而岳母对他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劝岳飞要以国家为重,不要挂念家人。
在岳飞要去从军之前,他的母亲要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就永远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精忠报国”正是岳母对儿子的期望,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而那四个字也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后来,岳飞应召入伍,由于他善于治兵,军纪严明,他所带领的“岳家军”是南宋抗金的主力部队,常让敌人一见“岳家军”旗就害怕逃走,当时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见岳飞的军队骁勇善战,战斗力极强,接连打胜战役,让金人闻风丧胆。岳飞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恢复中原。不久,金将兀朮率军进攻常州,于是康王又派岳飞带阵杀敌,收复了建康。岳飞上奏书给皇帝请求中兴汉室,讨伐金兵的事业就此展开了,中原百姓听到消息,奔走相告欢呼庆贺。
但是,奸臣秦桧却一再向高宗皇帝进谗言,建议与金兵议和,于是高宗开始百般阻挠岳飞北伐,连发十二道金牌,岳飞不禁潸然泪下。秦桧认为只要岳飞一日不死,就会尽全力阻挠议和,于是他便处心积虑要置岳飞于死地。最后,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一并处死。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三十九岁的岳飞冤死狱中。直到绍兴末年,太学生程宏图上书诉讼岳飞的冤案,宋孝宗才颁诏恢复岳飞的官职,还给岳飞清白。
正由于岳飞奉命班师,使北伐中原功败垂成。因此有人批评岳飞未能援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训,是“愚忠”。其实这个批评是不符合史实的。
公元1127年北宋亡,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称帝。然赵构消极北伐,采取避战南迁的政策,南行“巡幸”,时年二十五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宋高宗赵构“上书数千言”:“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批语。
公元1138年高宗为“屈己求和”,派秦桧与金军议和。岳飞对议和表示坚决反对。他对高宗说:“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高宗却不以为然。
公元1140年5月,金国撕毁和约,都元帅兀朮率领十万大军南下,顺昌府被围告急。于是岳飞奉命起兵,挥师挺进中原,配合南宋各路军队,解顺昌之围,在朱仙镇大败金军,使金军望风披靡,创造了收复中原的绝佳时机。然而就在这时,一直主张屈膝议和的高宗,又连忙派司农少卿李若虚赶到鄂州,向岳飞传达了“兵不可轻动,宣班师”的诏命。面对大好局面,却突然收兵班师,岂不是丧失良机吗?岳飞认为这是乱命,拒不受命。李若虚深为岳飞不计个人利害的爱国忠心所感动,便毅然承担起了矫诏之罪。高宗、秦桧一伙为了逼使岳飞班师,同时使用釜底抽薪的毒辣办法,命令其他军队撤退。其结果,造成了岳家军孤军深入的态势。岳飞为此怒不可遏,连上《乞乘机进兵札子》等奏章,要求友邻部队不要后撤,齐头并进,乘机深入。最后,还上了一道言辞激切的《乞止班师诏奏》,希望高宗能收回成命。但高宗、秦桧正是害怕岳飞一旦渡河北上,更难以驾驭,真的来个“直捣黄龙府”,迎回钦宗,那时,将置高宗于何地?对岳飞的奏书,自然是一概置之不理。为了避免岳家军遭受覆没的危险,也为了图存以争取将来北伐的机会,岳飞不得不奉命班师。
事实充分说明,岳飞坚持抗金、反对妥协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始终贯串在他的行动之中。他第一次抗旨拒绝班师,和第二次不得不奉命班师,始终坚持抗金复国正确方针。在“忠君”与“爱国”两者处于矛盾冲突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以国家利益为重,把“爱国”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说他忠,他首先忠于的是国家。这也是为什么高宗最后要把岳飞杀害的根本原因。
岳飞忠义千古长传,他作为爱国主义典范,千秋万世永远值得我们崇敬。
“忠”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统治者总是想把忠君与爱国的内涵混淆,希望臣民甘愿为其统治。中国历史上很多看似不忠于国君一人,实则为国为民的忠臣大有人在,魏征可称为其代表。
魏征忠国不忠君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馆陶人,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旧唐书·魏征传》称他“少时孤贫”,但“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他洽闻博见,嗜书如命,广涉典籍,冷静善思,是一个胸怀政治抱负的奇士。
当隋炀帝荒淫无道、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起兵反隋之时,魏征先是参加了元宝藏的起义军,但觉得看不清天下大势,心中茫然,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另一支起义军瓦岗军首领李密非常赏识他,派人把魏征请去,让他掌管军中的文书,这时的魏征已经三十八岁了。
在李密的军中,魏征的地位很低,他看到军中许多不足,曾主动进谏,但不被李密采纳。李密兵败降唐,他随李密入长安。后来李密心有不甘,又起兵反对李渊,不久兵败被杀。
魏征认为李唐政权较有前途,就向李渊请求去招抚李密的旧部,取得了成功。征得李渊的同意之后,魏征以国君之礼葬了李密,并撰文把李密比作垓下失败的项羽,意即李密虽然失败,还是一位大英雄。他不怕李渊追究,实事求是地描述李密的态度和精神,得到了时人和后人的赞扬。从没有人指责他背叛李密,投降李渊。
太子李建成听说魏征非常有才干,任他为太子洗马,对其十分敬重。玄武门事变后,李建成被杀,李世民当了太子。魏征被秦王(李世民)府的人马捕获,囚禁狱中,待命处决。李世民听说魏征是一个奇才,不忍加害,便派人将他传入府中。一见到魏征,李世民责问道:“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间的关系呢?”魏征没有巧言机辩,而是据理回答:“人各为其主。如果太子早听信了我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我忠于李建成,又有什么错呢?管仲不是还射中过齐桓公的带钩吗?”李世民见魏征说得既坦率又有理,非常欣赏他的耿直与才华,就赦免了他。魏征为李世民爱才、惜才之心所感动,决定归顺李世民,竭诚效劳。李世民即位不久,就提升魏征为谏议大夫,这真是得其所哉!魏征自从为唐太宗重用后,“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他曾前后陈谏二百余事,指出唐太宗在施政方面的错误,不断提醒太宗牢记隋亡的教训,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对贞观之治起了重大作用。唐太宗善于听取别人意见,成就了魏征的名声;魏征敢于犯颜直谏,促成了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性格。魏征的进谏和唐太宗的纳谏同样名垂青史,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昏君无道,必受惩罚,弃暗投明,乃是顺天意而行。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看似不忠,其实不然。孟子曾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意思是说忠国不忠君,忠民不忠人。魏征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或是苟延残喘而朝秦暮楚,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准则,那就是上安君国,下报黎民。观魏征之忠,不是不忠,不是愚忠,不是小忠,而是大忠,忠于国家社稷,忠于黎民百姓,所以他才成为名垂千古的良臣。
忠贞卞和
《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感人故事:春秋时,楚国有一个名叫卞和的人,在荆山东麓的一个山洞内得到一块玉璞,也就是内部包含着玉的石头。他便将这块玉璞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心存疑虑,便叫来玉匠进行鉴别。哪里知道那玉匠是个平庸的人,看了之后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欺君,砍断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又捧着这块玉璞去献给武王。武王又叫来玉匠鉴别,玉匠看了看还是说卞和所献的只不过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而已。武王同厉王一样认为卞和欺君,让人砍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继位,卞和想再去献玉,可是他双足俱废,再也无法行走了,只好把玉璞抱在怀里,爬到荆山脚下哭了整整三天三夜。眼泪流完了,从眼角溢出来的竟是一滴滴鲜血。后来文王听到有关卞和哭玉的消息,派人询问他痛哭的原因,问他:“天下人因犯罪被砍断脚的很多,你为何哭得这么悲伤啊!”卞和回答说:“我并非因为砍断了双脚而悲伤,我所痛心的是珍贵的玉石被看成普通的石头,忠贞的人却被当成了骗子!”
听到大臣汇报卞和的话,文王命将卞和与那块玉璞请进了宫里,令玉匠凿开玉璞,果不其然,里面是一块异彩夺人的精美玉石。玉匠经过精心制作,将这块玉石制成了一块圆形玉璧。卞和的冤案被平反昭雪,文王将玉璧命名为“和氏璧”,以纪念卞和的忠贞。
这块“和氏璧”后来流落到了赵国,引出了“完璧归赵”的故事;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玉玺,也就是皇帝的印章,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这块玉玺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传国玉玺”。
卞和不把这块玉璞据为己有,被砍了双足还要去献宝,卞和不哭自己而哭宝玉不被君主识明,他的故事也因此流传千古,那不仅仅是因为他献的是一块宝玉,最重要的是卞和为国为民的那颗忠贞赤诚的心,这才是最可宝贵的。
忠于国家、忠于黎民百姓,不仅是一个人的志向,也是贯穿在每个人的社会人际当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对亲朋好友是否忠孝、忠诚、忠信,时刻在考验着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
忠仆阿寄
明代,淳安地方(在今浙江省)的一户姓徐的人家,有一个叫阿寄的仆人。徐家的几个兄弟分家时,老大分了一匹马,老二分了两头牛,老三守寡的媳妇还有两儿、三女,却只分得了已经五十多岁的老仆人阿寄。
老三家的寡妇哭着说:“马能骑,牛能耕地,可阿寄已经五十多岁,连路都走不稳,还得吃我的粮食。哎,我可真倒霉呀!”
阿寄听到这话,感叹道:“主人啊,你是说我连牛马都不如吗?你不要难过,我会帮助你策划生计的。”
于是,阿寄决心策划生计,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寡妇看到他为人诚实勤劳,就把自己所有的首饰都变卖了,共得十二两银子,都交给阿寄去做生意。
阿寄拿这些做本钱,进山去贩卖生漆,一年之后,就赚了三倍的钱,于是他对那寡妇说:“您可以无忧无虑了,富裕的日子马上就可以来到。”又过了十几年,阿寄为主人家所赚的财产,达到了几万两银子,并且为主人的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都办了婚姻大事,每件婚事都花费了千两银子。此后,又请了老师教授主人的两个儿子,并花钱让主人的这两个儿子,都当上了国子监太学生,寡妇家也成了当地最富的人家。但阿寄自己的老伴和唯一的儿子,却都穿着仅能遮体的破衣服。
此后没几天,阿寄就得了病,临死前,他对那寡妇说:“我已经像牛马那样,报答了您。”说着,从枕头里拿出两张纸,上面将所有的财产平均分成了两份,说:“把这两份财产,留给您的两个儿子,就可以世代守成了。”说完这话,阿寄就死了。
徐家的后人中,有人怀疑阿寄私藏财产,就偷偷弄开了他的柜子,结果发现柜子中连一寸线、一粒米也没有,不禁羞愧不已。为了报答阿寄的忠义,他们格外厚待阿寄的后人。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如何取舍忠义与谎言欺诈,道德的天平向哪方倾斜,是对每个人的灵魂考验。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不必空喊为国为民的口号,只要时刻以国家、民族、人民利益为大的志向,用心尽好自己该尽的责任,就是在实践“忠”的内涵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