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文化·源远流长的古今音乐舞蹈·民族舞蹈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胡旋女》这首诗里,绘声绘色地将胡旋女的姿态神情描述出来。《胡旋舞》是由西域康居(今新疆北部和中亚细亚一带)传来的民间舞蹈。据清代学者魏源在《圣武记》中考证:“哈萨克左部游牧逐水草,为古康居。”即康居是哈萨克人的族源之一。白居易所描绘的《胡旋舞》恰恰是古代哈萨克族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从唐诗中还可知,当时西域广泛流行的舞蹈还有《胡腾舞》《柘枝舞》《乞寒舞》等。
维吾尔族现代的民间舞蹈是古代西域舞蹈的继承和发展。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擅长于头部和手腕的运用。它通过移颈、头部的摇、跳和丰富多变的手腕,再加上昂首、挺胸、立腰等姿态,以及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蹈色彩浓郁,别具一格,表现出不同的内心情感和人物性格。这些舞蹈也的确是“心应弦,手应鼓”,舞蹈的每一个亮相,也正是“弦鼓一声双袖举”。之后,随鼓声的徐缓节奏,而进入“飘摇转蓬舞”。舞蹈进入高潮时,真是“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而旋转之快则使“奔车轮缓旋风迟”。经过规范化,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主要形成了《赛乃姆》《多郎舞》《萨玛舞》《夏地亚纳舞》《纳孜尔库姆》等五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形式。《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在天山南北广泛流传,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在喜庆佳节、举行婚礼和平时亲友欢聚时,人们都要跳《赛乃姆》。《赛乃姆》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程式。舞者即兴表演,能同音乐节奏相适应即可。可一人独舞,两人对舞,或三五人同舞。舞蹈随着音乐节奏,由中速逐渐转快。跳到激动、兴奋之时,人们常用热情奔放的声音呼喊“凯—那!”(加油!)或“巴力卡勒拉!”(妙啊!)把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各地区的《赛乃姆》都有明显的地方风格特点,如有《喀什赛乃姆》《伊犁赛乃姆》《和田赛乃姆》《哈密赛乃姆》等。
《多朗舞》盛行在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地。这种舞蹈中更多地保留了古代维吾尔人《射雕回鹘队》舞蹈的特点,动作粗犷矫健,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保持着狩猎和战争生活的痕迹。它基本是两人一组的舞蹈形式,从散板开始,按《多朗木卡姆》固定的顺序跳下来。
《萨玛舞》是维吾尔族人在年节时集体欢跳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在喀什、莎车一带。这本来是萨满巫师跳的“巴赫希舞”(即“萨满舞”或“跳大神”),维吾尔人逐渐为萨满舞赋予了新的内容,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这种舞蹈动作朴实有力,参加者基本是男性。个别地方也有妇女参加,但都是妇女们在一起跳。
《夏地亚纳舞》是在节日和盛大集会中,群众集体跳的一种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它流行于全疆,南疆更为突出。“夏地亚纳”维吾尔语意为“欢乐的”。这是一种欢快、明朗的舞蹈。舞者人数多少不限,队形也不固定,舞姿可由个人自由发挥。
《纳孜尔库姆》是多在婚礼、节日里表演的一种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这种舞蹈产生于吐鲁番地区,继承了西域高昌乐的基本特色,现流行于鄯善、托克逊、哈密等地区。它多在《赛乃姆》之后,或在吐鲁番木卡姆之后举行,多为男性即兴舞蹈,以两人为一组进行。
哈萨克族的现代舞蹈轻快有力,刚健苍劲,草原气息浓烈。舞蹈多用“动肩”,步伐上多用“马步”。他们的舞蹈以骑马为题材的较多。如流行于巴里坤县哈萨克牧区的“走马舞”,表现出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各种姿态。另外还有反映哈萨克人民生活、生产、劳动等各种活动的《擀毡舞》《挤奶舞》《剪毛舞》,表现动物各种特性的《熊舞》《孤雁舞》《瘸鸭子舞》,都充满了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塔吉克族爱鹰,认为自己是鹰的传人。他们最喜爱的舞蹈是《鹰舞》。它多模拟山鹰的动作,风格纯朴,舞姿雄劲,热烈有力。
新疆蒙古族传统舞蹈有《沙吾尔登》《安代》《酿酒舞》等。锡伯族的《贝仑舞》、《二人转》,乌孜别克族传统的《手鼓舞》,塔塔尔族的《阿吉如其卡》等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别致的风格。达斡尔、回族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