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行政区划沿革与自然地理特征·安徽文化区的行政区划沿革
安徽襟江带淮,疆域广阔,是中国文化发达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石器时代,中华民族已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生息繁衍。1985年,在和县陶店汪家山北坡龙潭洞遗址出土了一颗猿人门齿化石,据测定,其时代属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约有三十万年,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在潜山县薛家岗、含山县凌家滩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一些陶器、玉器、石制工具,可见当时这些地区已有原始先民居住,能够制造一些简单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并形成了早期聚落。大体说来,在史前时代,淮北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繁荣地,江淮之间是青莲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的边缘地带,江南则是印纹釉陶文化的领域。
在《禹贡》等古文献中,有将我国疆土划分为九州的说法。安徽之地,跨有扬、豫、徐三州之域。大体说来,今安徽淮河以北,东半边属于徐州,西半部属于豫州,而淮河以南直至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则都分属扬州。夏、商、周时期,淮河以北在王朝政府的势力范围之内,传说禹曾在涂山(今怀远境内)大会诸侯,“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商汤灭夏,把夏朝的末代君主夏桀困于南巢(今巢县),定都于亳。其时,在今安徽境内存在一些方国和部落,较著名的有:徐、六、英、蓼、舒、宗、桐、萧、巢、钟离。徐,故城在今泗县西北,偃姓,历史久远,周初又兼有偃(奄),追慕皋陶偃姓之功德,借以号召部众,僭号称王,但未得周王朝承认,史书中以徐偃王称之。周穆王时曾举兵伐周,至于河上,可见颇有实力。六,在今六安县北,皋陶之后,偃姓,为夏所封,曾向殷王进龟贡女。英,在今金寨东南,皋陶之后,偃姓,为夏所封。蓼,在今霍邱西,皋陶之后,偃姓,亦为夏所封。舒,偃姓,《左传》、《世本》等书中还提到舒蓼、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名,皆同宗异国,故统称“群舒”,其地域在今舒城、庐江一带。宗,偃姓,在今舒城、庐江间,与群舒关系密切,桐,在今桐城县北,偃姓,与群舒关系密切。萧,子姓,殷人之后,始封之君为萧叔大心,在今萧县西北。巢,在今巢湖附近,偃姓,与群舒关系密切,西周曾几次征之。钟离,在今凤阳东北淮河岸边,嬴姓。此外,还有位于今亳县境内的焦,亳县北部的危,蒙城境内的稽,潜山境内的皖,凤台县境内的州来,阜阳市境内的胡国,铜陵境内的越章,等等。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连绵不断,处在“吴头楚尾”的今安徽境内的诸方国,时常遭受强国攻击,并逐渐被吞并。如徐国本来势力较强,春秋初期割地而朝者达三十六国,曾向西取舒伐英,向北伐莒。楚国兴起后,徐国即多次遭其攻击,北方的齐也多次前来攻伐,吴国也频繁出兵来侵,公元前512年徐城被吴攻破,徐子章禹投奔楚国,楚在夷(城父)筑城予其居住,此后就不见于史籍。楚还于公元前646年灭英,前622年灭六和蓼,前615年灭宗。舒曾遭徐攻击,因与楚联合,后楚势力不断扩张,群舒叛楚,楚于前615年灭舒,到前601年众舒复叛,楚又灭舒蓼,舒人暂时屈服,但仍伺机反抗,前574年舒庸引导吴人攻楚,被楚袭灭。前548年楚又灭舒鸠,舒鸠仍暗中与吴联络,不愿服从楚的统治。胡曾随楚灵王伐吴,后趁吴师入楚,尽取与胡毗邻的楚邑,楚国安定后,胡仍不肯屈服,在前495年被灭。萧因与宋邻近,与宋关系密切,后楚攻伐江淮诸国,于前597年灭萧,但不久萧复附于宋,楚再攻之。巢在前615年楚灭舒、宗后,被迫附于楚,后吴伐楚,巢又被迫附吴,并在前518年被吴灭掉。吴还于前519年灭州来,次年又灭钟离。春秋末,越灭吴,原属吴的地盘归于越。到前333年楚灭越后,今安徽全境便都掌握在楚国手中。前241年,楚考烈王为了避开秦国的威胁,把国都从陈(今河南淮阳)迁到寿春(今寿县西南),从此寿春成为楚的政治中心。战国后期,郡县制已广泛实行,安徽境内已大致涉及七郡:江东郡,在今江苏、浙江及安徽东南地区;大宋郡,在与河南交界的皖北地区;砀郡,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处;泗水郡,在皖东北地区;陈郡,在河南、安徽二省交界及皖西北地区;会稽郡,在安徽、浙江交界的皖东南地区;九江郡,大部分在安徽境内。
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今安徽分属九江、(治今寿县)、鄣(治今浙江安吉西北)、会稽(治今江苏苏州)、衡山(治今湖北黄冈西北)、陈(治今河南淮阳)、泗水(治今江苏沛县)、砀(治今河南永城东北)、颍川(治今河南禹县)等郡。汉代郡县、分封并行,汉初更九江郡为淮南国,泗水郡为沛郡,又分置汝南郡,汉文帝分淮南立庐江郡,汉武帝更鄣郡为丹阳郡,安徽之境分属如下郡国:汝南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沛郡,治所在相县(今濉溪县西南);九江郡,治所先后在寿春(今寿县)、襄安(今无为襄安镇);豫章郡,治所在南昌;庐江郡,治所在舒(今庐江县西南);临淮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丹阳郡,治所在宛陵(今宣城);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六安国,治所在六安(今六安市北)。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各设刺史,丹阳、九江、庐江、豫章四郡和六安国属扬州,临淮郡属徐州,沛郡、汝南郡属豫州,江夏郡属荆州。东汉时期,基本因袭西汉的行政区划,但也有所调整,如以六安国尽属庐江郡,更临淮郡为下邳国,汉末又分沛郡,增置谯郡,更沛郡为沛国。
三国时期,安徽分属吴、魏两国,大体说来,魏占领江淮及淮北地区,吴占领江南和皖北南部地区。在行政区划上,魏分汝南、沛二郡地置汝阴郡(治今阜阳),分庐江郡置安丰郡(治今霍邱西),更下邳国为下邳郡,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吴分丹阳郡置新都郡(治今浙江淳安西北),置蕲春郡(治今湖北蕲春县蕲春镇西北)、彭泽郡(治今江西湖口县东),二郡各领有一部分今安徽地。
西晋时期,安徽分属豫州之汝阴郡(治今阜阳)、沛郡(治今濉溪西南)、谯郡(治今亳县)、弋阳郡(治今河南潢川西)、安丰郡(治今霍邱西南)、徐州之下邳国(治今江苏雎宁西北)、临淮郡(治今江苏盱眙东北)、扬州之丹阳郡(治今江苏南京)、宣城郡(治今宣城)、淮南郡(治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今庐江西南)、新安郡(治今浙江淳安西北)、豫章郡(治今南昌)、鄱阳郡(治今江西鄱阳)、历阳郡(治今和县)。东晋时期,安徽分属豫州之谯郡、弋阳郡、晋熙郡(治今安徽怀宁)、历阳郡、陈留郡(治今河南长垣),徐州之下邳国、盱眙郡(治今江苏盱眙东北),扬州之丹阳郡、宣城郡、新安郡、豫章郡、马头郡(治今怀远东南)、钟离郡(治今凤阳)。此外,还有一些侨郡。南北朝时期,郡县屡有废置,变化繁复。
隋朝统一南北后,曾对行政区划进行整顿,废除诸郡,析置州县,在今安徽淮北地区设颍州、亳州、宋州、徐州、泗州,淮南地区设扬州、淳州、寿州、庐州、熙州、和州,皖南地区设蒋州、宣州、歙州、饶州、江州。隋炀帝时期,又并省诸州,不久复改州为郡,安徽分属谯郡、汝阴郡、彭城郡、下邳郡、江都郡、钟离郡、淮南郡、蕲春郡、庐江郡、同安郡、历阳郡、丹阳郡、宣城郡、新安郡、鄱阳郡、九江郡。
唐朝对全国政区进行大规模调整,将全国划分为十道,道下为州,安徽地分属河南道之颖州、亳州、泗州、濠州、宿州,淮南道之扬州、滁州、和州、寿州、庐州、舒州、蕲州,江南道之宣州、歙州、池州、江州。五代时略有变化。
宋时将全国划分为二十三路,安徽分属京西北路之顺昌府,淮南东路之亳州、宿州、泗州、滁州、招信军、淮安军,淮南西路之寿春府、六安军、庐州、蕲州、和州、安庆府、濠州、无为军、怀远军,江南东路之宁国府、徽州、池州、太平州、广德军。南宋时期,安徽北部落入金朝之手,金置寿州、亳州、颍州、宿州、泗州,皆上属南京路。
元代实行行中书省制度,安徽分属河南、江浙二行省,与安徽有关的府、路,其中汝宁府、归德府隶属河南行省河南江北道,庐州路、安丰路、安庆路隶属河南行省淮西河北道,扬州路、淮安路隶属河南行省江北淮东道,宁国路、徽州路隶属江浙行省江东建康道,太平路、池州路、广德路隶属江浙行省江南诸道。
明初定都南京,永乐迁都北京后,南京依然为都城之一,所辖府州称南直隶。安徽之地均隶属于南直隶,分为凤阳、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七个府和滁州、和州、六德州、徐州(徐州部分地区今属江苏)四个州。
清初,改明南直隶为江南布政使司,设置左右布政使司,并驻江宁(今南京),左布政使司所辖即安徽府州。顺治十八年(1661)江南分司,右布政使司移驻苏州。康熙六年(1667),撤销江南布政使司;原左布政使司改称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缩称安徽承宣布政使司,这表示着安徽省正式建立。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自江宁迁驻安庆府。清代基本实行省(即布政使司)、道、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四级管理制,安徽省分为凤颍六泗道(驻凤阳)、安庐滁和道(驻安庆)、徽宁池太广道(驻芜湖),置无为、寿、宿、亳四散州,泗、滁、和、广德、六安五直隶州,凤阳、颍州、安庆、庐州、徽州、池州、太平、宁国八府,下辖五十一县。建省之初,今萧县、砀山属江苏省淮徐道,后划入安徽,而当时安徽所辖的婺源、英山、盱眙,后来则分别划归江西、湖北、江苏。
民国建立后,安徽省境沿袭清朝之旧,只是撤消了府、州建制,改设淮泗、安庆、芜湖三道。芜湖道包括清时太平、徽州、宁国、池州四府和广德州;安庆道包括清时安庆、庐州二府及和、六安二州,淮泗道包括清时凤阳、颖州二府和泗、滁二州;原广德、六安、滁、和、泗五个省辖州和无为、寿、宿、亳四个府辖州均改为县,分属三道。1928年,废除道的设置,至1932年又在原道一级设立行政专员督察区,简称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分为皖南、皖北两个行政公署。1952年,两个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直辖合肥、蚌埠、芜湖、淮南、安庆五市及两个专辖市,六十七个县,分属于六安、阜阳、宿县、滁县、芜湖、徽州、安庆七个专区。其后略有变动。到1989年,安徽全省共有合肥、淮南、淮北、芜湖、铜陵、蚌埠、马鞍山、安庆、黄山九个直辖市,宿州、滁州、巢湖、宣州、贵池、六安、阜阳、亳州、界首九个县级市,宿县、滁县、巢湖、宣城、池州、六安、阜阳七个地区,六十三个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