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吴越文化的起源、形成及特征·吴越民族文化的形成及特征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吴越文化·吴越文化的起源、形成及特征·吴越民族文化的形成及特征

(1) 吴越民族文化的形成

吴越民族文化是在越文化与吴文化碰撞基础上融合而成的。

越文化发韧于马桥文化。良渚文化时,文明程度已很高,已隐显出国家的雏型。按其正常发展趋势,完全可以出现和黄河流域夏商周同水平的国家。但事实相反,出现了一股文化逆转趋势,玉器绝迹,石斧减少,陶器质量下降,石箭头和网坠数量增多,说明渔猎经济的比重有所增加。这股逆转趋势持续时间很长,以致在整个“三代”,被北方人视为落后的蛮夷之地。江南文化为何会逆转?到目前为止,仍无正确答案。多数人认为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自然环境的剧变,二是良渚部族“逐鹿中原”。当黄河流域进入尧舜禅让的军事民主制阶段,部族间的兼并战争频繁。江南的良渚部族不甘示后,举族北上,参与中原的部族角逐。他们后来被同化到了华夏族。代表良渚文化的玉器也因此成了中原文明的一大特色。夏亡后,一部分越人重返桑梓,南奔太湖流域,从而形成了马桥类型文化和高祭台类型文化。由于他们一度加入夏朝,故以后的古越族奉夏禹为始祖。

马桥类型文化以上海县马桥遗址第四层为典型,其年代约在商代。其分布范围,和良渚文化基本相同。在地层关系上,马桥类型文化普遍叠压在良渚文化之上。炊器都以鼎为主,生产工具的种类与形制也大致相同。高祭台类型文化以淳安进贤高祭台遗址为典型。在地层上,也多叠压在良渚文化之上。高祭台类型源于河姆渡文化和金衢山区山崖尾类型文化,良渚文化也有些影响。马桥类型文化也好,高祭台类型文化也好,虽不太发达,但有些突变现象,出现了几何印纹陶与青铜器这两大新的文化因素。几何印纹陶起源于南方。太湖流域的几何印纹陶是从浙南、闽北或赣北传来的。青铜器是黄河流域二里头文化的代表。吴越地区的青铜器可能是从巢湖和山东传来的。青铜器的传入,加速了古越族文化的发展。

吴文化发韧于湖熟文化。吴国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宁(南京)镇(江)丘陵地区。这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现不多,最早的是北阴阳营文化。北阴阳营文化时代约当马家浜文化晚期的崧泽时期。所见石器磨得很精致,渔猎工具极少,说明已进入农耕时代。其墓葬皆为单人葬,随葬品以生产工具为主,说明已有有化现象出现。在南京的北阴阳营遗址,还出土了石锄、七孔石刀、彩陶,这三种器物是该文化的代表器物。继北阴阳营文化的是湖熟文化,以最初发现于江宁县湖熟镇得名。其年代约在商代前期,下限到西周初年。湖熟文化是一种早期青铜文化。它受中原商文化影响很大,和商文化很接近。宁镇地区当时可能属商版图,故有此现象。据研究,湖熟文化的主人是淮夷族的一支。到了商末周初,越人开始迁居宁镇地区。这时,周人来到了宁镇地区,入乡随俗,“断发文身”,统治了该地区。

在西周时代,江苏茅山两侧的文化面貌泾渭分明,西侧的宁镇地区是吴文化区,东侧的太湖地区是越文化。到了春秋初期,吴越两种文化开始融合。这和吴越间的兼并战争是分不开的。春秋以后,吴国实力强大起来,开始越过茅山,向东扩张,来到了太湖西部地区。到春秋中期吴王寿梦(前585一前561)时,又扩张到了太湖东部地区。吴王诸樊时,迁都苏州,时称“吴子城”。阖闾时,扩建为大城。此时,浙江的越国也强大起来。允常时,在杭嘉湖地区修建了城廓。于是,吴国遇到了竞争对手。前506年,越偷袭吴成功。前496年,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战于槜李(今嘉兴西南),吴军败,阖闾死。前494年,勾践率军到夫椒(太湖中),越军惨败。勾践仅以残兵五千退保会稽。前475年,越复灭吴,奄有太湖流域。吴越争霸使两支近亲文化进一步融合为一,吴越民族文化得以形成。

(2) 吴越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

春秋晚期,吴越两国的文化特征很接近。时人伍子胥称:“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道属,习俗同,言语同,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吕氏春秋·知化篇》)。伍子胥的话十分正确。吴越两国,由于地理环境相似,民族相同,发展水平差不多,因而在语言、习俗诸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共性。

同操古越语。言者语言,语者文字,“言语同”,说明当时的吴越国,不仅操同一语言,而且也使用相同的文字。古越语和古汉语不同,最主要的一点是,古越语虽也有单音节者,但大部分是双音节。如越语的“船”,汉语音译称“须虑”;“犬”,汉语音译称“猱獀”;“广大”,汉语直译称“羞绎纷毋”;吴,译称勾吴;越,译称于越。这是一种胶着语。据研究,古越语和现代壮语十分相似,属壮侗语族。那么,吴越人又是用什么语言外形即文字来表达他们的语言内核的呢? 我们以为,他们借用了汉字。江南地区的古越人虽有语言,但文字却迟迟创造不出来。文字是文明的产物。江南既无国家,文字自然创造不出来。而此时的华夏族,则有了国家,有了文字。到了周朝,受华夏文化的影响,江南先后诞生了两个“次生国家”——吴国与越国。吴国首先借用了篆体来记载越语,越国后来也用了篆体。但越族毕竟和华夏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他们在借用汉字时,没有全盘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与鸟图腾崇拜的习俗,对汉字作了局部的修正,于每个字旁附加了鸟形纹饰,变成了鸟形篆体美术字,人称鸟书、鸟虫书、鸟篆体。鸟有单鸟和双鸟,一般附于字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开始时,鸟形较直观,以后抽象化,变成寓鸟形于笔画之中。从已发现的一百多件吴越青铜器铭文来看,吴越国借用汉字记越语时,是采用音译法的。如诸樊,青铜剑称“姑发反”,前者是单音节的汉语拼写,后者是古越语的原音记录。后人看到吴越国国名、人名、地名,有勾吴、于越、姑苏、余姚、余昧、无疆等名词,和汉语习惯很不同,不免感到奇怪,作出种种解释。其实,明白了吴越国的文字记载习惯,疑虑便可解开了。这些人名、地名,是越语的直译。正如今天从英语中直译来的“巴士”、“拿摩温”、“司必灵”一样。鸟书流传时间不长,它是随吴越国的产生而逐渐产生的,又随吴越国的灭亡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习俗同。吴越两国的生产、生活习俗比较接近。①渔耕。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即以农耕为主,种植水稻、植物。同时,兼营渔猎、蚕桑业。以故,其食俗,向有“饭稻羹鱼”一说。即是说喜欢吃大米饭,喜欢以水产、海产品当菜肴。②习水便舟。吴越国因河流湖泊多,交通工具多靠船,所以,吴越人向以擅长舟楫著称于世。越王勾践曾自称其民“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像舲舟一样的小船,北方人即有汤武一样的本事,也难以驾乘,但越人却能控纵自如。吴越两国为争霸,十分重视造船业。越不但设有“船官”和码头,而且还有大规摸的水师。吴越的各种大型战船还有专名。船的种类也很多,有筏、舫、独木舟、木板船、游艇等;并已有帆船和航线。③断发文身和雕题黑齿。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活动及信仰观念的差异,吴越人与中原人的形象有很大不同。中原人素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东观汉记》卷六)的观念,主张皮肤与头发一定要保持天然状态,这是对父母最起码的孝道。故除依照礼仪作必要修整外,一般蓄发禁剪,到成年以后才行冠笄之礼。而吴越人却习惯“断发”(即额前留成短发,髠顶,椎髻,盘于脑后)、“文身”(即刺染,在人的皮肤上,刺划出各种纹样,再染之以墨,待伤口愈合之后,其纹样就以青灰色的墨文永远保留下来),不带帽子,左衽。这种习俗,与中原人差异极大。所以自古以来,人们谈起古越人,常以“断发文身”为其首要标志。断发文身之俗在吴越国的影响相当深,从君王到士卒,都行此俗。甚至征服别的民族后,也强迫推行此俗,很有清初满洲人雉发的味道。所谓雕题,是指以丹青在额上绘刻花纹,不刺破皮肤。黑齿,是用草将牙齿染成黑色或将牙齿拔除,形成黑洞。此俗可能和古越人的审美观念有关。这种遗风,在今台湾、福建等原古越人聚居地仍有保留。④蛇、鸟图腾。图腾崇拜是人类幼年时代产生的一种信仰形式。一般一个部落一个图徽。古吴越地区,曾生活着许多部落,自然有多种图腾崇拜。吴国崇鱼,吴的本义即是鱼。越国崇拜鸟、蛇。由于吴越地处水乡泽国,蛇繁殖颇夥,人必须与之相处,原始人无法避开它、战胜它,于是便敬奉它、崇拜它,甚而装扮成蛇的样子,以企求它的保护。于是,便有了蛇崇拜习俗。越国把鸟徽看得很重。据文献记载,吴越争霸,吴国修建阖闾城时,特意将南大门命名为蛇门,上悬一条头朝北低着的木蛇,以显示制越之决心。越王勾践战败求和时,也被迫将一双刻绘有蛇图样的“神木”交给吴王夫差,以示臣服。这表明,蛇在越国人心目中的位置很高,简直可以称作国徽。越人的崇蛇习俗,至今仍在吴越之地广泛流传。越人不仅崇拜水中的蛇,还崇拜天上的鸟。越人崇拜鸟的习俗起源很早,起码在河姆渡文化时已有。那么,越人为何崇拜鸟呢? 我们以为应从稻作文化角度来考虑。鸟和农业生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其中的燕子。燕子向有“候鸟”之称,它每年春天光顾江南。这时,正是天气转暖可以播秧的季节。燕子来后,要筑巢,经常要到田间四处拔草根。巢筑好后,产下雏燕,正是秧苗长高之时。为哺育小燕子,母燕总要不停地到农田四处觅青虫。无意之中,为秧苗除了害虫。待稻收割后,燕子才离去。因燕子伴随着水稻种植的始末,能帮农民的忙,所以,民间十分崇拜、爱护燕子。《越绝书》有禹“教民鸟田”一说,实际指的就是教导百姓按燕子光临江南的规律去种田。江苏六合古墓所见田作图,鸟类是以大田的卫士身份出现的,这也可见鸟类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吴越的鸟崇拜习俗,至今仍残留于江南农村。江南人禁捕燕子,把燕子到农家搭巢当作吉祥之事。吴越人很崇拜燕子,以至于他们借用汉字来记古民族语言时,在每个字上加上了鸟形饰图,以此变成鸟篆体,像美术字一样,看上去很漂亮。⑤淫祀。春秋时代,吴越国的巫觋之风很盛,向有“其俗信鬼神”一说。越国有“巫里”、“巫山”、巫官。越巫到了汉代还很有名。越国盛行鸡卜、蛇卜和占梦。吴国尚骨卜和甲卜。⑥巢居。因南方地势低,较潮湿,又多兽害,故吴越地区自古以来即习惯营住干栏房屋。所谓巢居,是指栖住在一种木结构的双层小楼房里,楼上住人,楼下圈畜,又名楼居。⑦尚武。吴越是两个在中原文化影响下建立的“次生国家”,不是自身文化瓜熟蒂落的结果。因此,这两个初建的奴隶制国家,残留着较多的军事民主制色彩,和当时的齐、晋、郑等国不可类比。它们对外扩张,血亲复仇的观念强,导致吴越人的“好相攻击”,故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使得吴越的尚武风气更浓。吴越人尤好使剑,剑客对生死等闲视之,以剑自刎风气很浓。吴越尚武之习,直到秦汉三国时期仍有遗留,致吴越人以剽悍出名。⑧流行土墩墓。土墩墓是一种平地堆土掩埋而成的墓,因它多在山坡、丘陵、平地的高处,远远看去,外表像一个个馒头样的土墩,所以称为土墩墓。土墩墓是吴越之地独特的墓葬制,和中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的土圹竖穴墓制绝然不一。土墩墓是越族的墓,它分布于整个吴越地区。这种墓制,源于良渚文化时期的贵族大墓——“土筑金字塔”。出现年代较早,起码在商代已有,与马桥文化的出现同时。西周初期,这种墓制又传入宁镇地区。土墩墓数量很多,已知的有上万座。其基本随葬品是印纹陶和原始瓷。这表明,土墩墓是一般奴隶主阶层的墓,甚至可能还有平民。约到西周中期,于越人还流行石室土墩墓。所谓石室土墩墓,外观与土墩墓一样,仅是里面多了空心的石室而已。石室土墩墓分布于苏南的太湖周围地区、浙北的杭嘉湖平原和浙东的宁绍平原。它是于越人的墓制,而此时的宁镇地区,仍流行土墩墓。战国以后,土墩墓逐渐消失。

春秋时期,吴越文化虽较接近,但因地理位置的不同,两国间文化也有些差异。吴国紧邻中原文化区,吴王室据说也是周王室后裔,故受中原文化影响多些。吴起码在寿梦时,已注意学习中原礼乐。以此,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赏中原礼乐时,竟能对中原礼乐作出精湛的评论。而越国则隔一层,受中原文化影响小,保留了较多的土著特色。史称越王勾践迁都山东琅琊时,仍拒绝孔子传播周礼,可见一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