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中国哲学·儒学与中国哲学的认识论·真理观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儒学与中国哲学·儒学与中国哲学的认识论·真理观

与知行观密切相关的是儒家真理观。荀子认为只有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汉儒董仲舒则认为符合天意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无验而言之谓妄。”只有经过验证的知识才可靠,否则就是妄言。张载强调“共见共闻”是认识正确性的标准:“独见独闻,虽小异,怪也,出于疾与妄也;共见共闻,虽大异,诚也,出阴阳之正也。”(《正蒙·动物篇》,《张载集》,第20页)这是说个人的见闻不可靠,众人的见闻可以作为认识的标准。朱熹强调内心具有的理与外物所体现的理彼此相合,就能求得真知。叶适认为认识来源来客观事物:“夫欲折衷天下之义理,必尽考详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叶适集·水心文集》卷二九,《题姚令威西溪集》)他强调必须详尽地考察天下客观事物才能获得全面的认识。王守仁主张以心中的良知作为分辨是非善恶的标准。王夫之强调真理的客观性:“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张子正蒙注·至当篇》)他认为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天下的道则无穷无尽,因此有限的认识能力无法掌握无限的道。他主张以日求上进的态度,广泛求取新知。他强调以“力行”作为检验知识的标准。王夫之这些论述,涉及到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以及真理的检验标准等问题。

以上对儒家的人生观、宇宙观及认识论作了一个大致的阐述,这里只能讨论主要儒家哲人的主要观点,所论难免挂一漏万。此外尚有儒家的常变观、矛盾观、形神观、历史观等内容,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讨论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