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文化·各民族庄严隆重的人生仪礼·生子与成丁仪礼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天山文化·各民族庄严隆重的人生仪礼·生子与成丁仪礼

(1) 求子礼。“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三年过去,加克普的妻子绮依尔迪,再也没有怀孕生育。‘我将她送到树林里去,再做一次额尔木吧! 但愿她能生下一个儿子,继承我富裕的万贯家业!’加克普在山间搭起毡房,让绮依尔迪住在深山丛林,每天都送去茶饭和肥肉,期待儿子早日诞生。”这是引自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的一段求子仪礼的描写。英雄玛纳斯就是他父亲加克普将他母亲绮依尔迪一人送到被看作“圣所”的树林里,做“额尔木”的巫术后诞生的。这是萨满教树木崇拜观念的反映。直到今日,在柯尔克孜族等突厥语民族中,不孕妇女独自进树林,祈祷求子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也仍然存在着。在新疆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里,认为妇女怀孕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似乎可以“感应”,可以向掌管生育的神祗求子,可以朝拜“圣墓”求先祖赐子。进入新疆南部,你往往会看到在一些古代名人的陵墓旁的树木上,在一些路岔口的大树上,常常会挂着许多白布条,如若条条白幡,在风中飘荡。这些白布条多是维吾尔族不孕妇女挂的,是为祈求圣灵襄助,赐予子女的。在维吾尔族民间,你也许会听到不少关于求子的方法。如,有的维吾尔族妇女求子心切,向七户子女双全的人家讨来面粉,打成小馕,虔诚地吃下去。

(2)诞生礼。在维吾尔族习俗中,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生第一个孩子,在娘家坐月子。分娩后的当天,娘家要打发专人去婆家报喜,婆家要给报喜的人赏钱。月子里,产妇房间的门上要悬挂红布条,外人不得擅自入内。尤其远道而来的人更不可马上入内,不管是多么亲近的人也不例外。孩子出生几天后,要请一位断文识字的有德之人为孩子命名。命名时将包裹好的孩子交给命名人。命名人将孩子抱在手中,面向正西站定,对着孩子的耳朵高声朗读经文后说:“你的名字是×××。”

哈萨克族对一个新生命的降生看得非常重,要举行希勒迭哈那(诞生庆祝活动)。新生婴儿降生当天,整个阿吾勒(村落)的妇女要携带礼物前来庆贺,祝福新生婴儿幸福长寿。假如是男孩子,庆祝活动则更为隆重。他们要为产妇杀牛宰羊,举行一至三昼夜的庆祝活动。晚上,人们燃起火堆,通宵达旦欢歌起舞。

锡伯族人从古至今都供奉“喜利妈妈”。每当生个男孩,孩子的母亲就要做个小小的弓和一只箭袋系在“喜利妈妈”绳子上,或做双小靴子系上。生了女孩,马上往这绳子上系一红布条或做个小摇车系上,也有系小铜钱或小水桶的。“喜利妈妈”犹如汉族人的家谱,它一代代往下传,每一辈人之间系个羊髀骨。平时它放在黄布口袋里,挂在居室的西北角上。锡伯语“喜利”是蚕丝之意,表示传宗接代长长远远。锡伯族认为“喜利妈妈”是保佑家宅平安的神灵。逢年过年,他们就从室内顶棚的西北角到东南角,将“喜利妈妈”挂起来,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柯尔克孜人在孩子出生时,家里要请客,用黄油拌炒面等食品招待客人。

(3) 摇床礼和满月礼。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都有为婴儿第一次睡摇床而举行的仪式。具体时间视家庭情况而定。如果家中无人照料孩子,也可早点将孩子放入摇床,也可稍后。一般在婴儿满四十天时与满月仪礼同时举行。婴儿第一次上摇床时,要请一位年高德劭的老妇人包裹好,将婴儿放进摇床,并绑在摇床上。

维吾尔族在孩子出世四十天时,还要举行满月仪礼。这天,要请来女客人和四十个未满七岁的小朋友,或者更多些(男女均可)。主人要准备四十多个“托喀西馕”(一种如茶杯口大小的小馕)、一些用面、糖、油做成叫“纳勒瓦”的面糊和一些木拉巴(果酱)。每个小馕上抹上“木拉巴”或“纳勒瓦”发给小朋友。小朋友拿上馕,就同妈妈一起到摇床前,向婴儿表示祝贺。仪式结束后,主人要用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维吾尔族在孩子四十天满月这天,男方家的人要来接媳妇回家。来接时,要邀请亲戚朋友中的女宾陪同,并要带礼物来。丈夫这天只在家里迎接妻子。不过,丈夫在孩子生下后,可以去探望妻子和孩子。而爷爷必须到四十天后,才能见到孙子。

哈萨克族人在孩子生下四十天后,也要举行主要由妇女们参加的“科热克托依”(即四十天仪礼)。参加的人给婴儿赠送各种礼物,以示祝贺。在仪式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妇人首先用一个小勺往碗里舀四十勺水,给婴儿洗身。然后有一名男性长者,现一般多由毛拉和阿訇(宗教人士)主持命名仪式,要将名字在婴儿的右耳轻轻唤三声。

锡伯族人在孩子满一个月时,要请亲戚朋友来赴家宴。来祝贺的宾朋都要送礼。这天,产妇浓妆艳抹,穿红戴绿,抱着新生的婴儿出来见客。所有宾朋都要说些庆贺、祝福的话语。产妇与婴儿见完客人便回房休息,由祖父母与孩子的父亲设宴招待宾朋。这天一般不请亲朋中的寡妇参加。锡伯族人认为,这样不幸的人会把母亲的乳汁带走。这些寡妇可以托人将礼物送给孩子,表示祝贺。

(4) 周岁礼和骑马礼。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在孩子满周岁时,要举行周岁仪礼。哈萨克族人过的是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牧场分为春、夏、秋、冬四种,一年四季转场四次,各部落都有自己固定的牧场。如一个孩子在春牧场上降生,第二年春天又会回到出生地——春牧场,这孩子也恰好满了周岁。孩子满周岁这天,哈萨克族人要宰羊设宴请亲朋邻里,加以庆贺。部分哈萨克族牧区在孩子满周岁这天,父母还会让孩子躺下,在他脚下放上马鞭、马鞍子、捻线坠子等。然后叫孩子坐起来抓自己眼前的物品。假若孩子抓上马鞭,代表将来财富多;抓上马鞍子,表示马多;抓上捻线坠子,则意味着将来羊群满圈。马在哈萨克牧民心目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女孩要玩偶,男孩要马驹”。哈萨克族男孩子长到四至五岁时,便开始练习骑马。小孩子头一次骑马要举行骑马仪礼。孩子骑马的第一天,要头插猫头鹰羽毛,穿戴整齐,骑上备有专为孩子特制的小马鞍(阿夏马依)的马,到阿吾勒(村落)各亲戚家挨家挨户去拜访。亲戚们要给他赠送马鞭、肚带、马鞭、马蹬等各种马具,表示祝贺。自此,这孩子就开始骑乘二至三岁的马驹。

(5) 求神护佑去疾礼。在孩子长大过程中,维吾尔、锡伯等民族都有很多求神护佑去疾仪礼。这种习俗的目的在于借助神秘的力量保护小儿健康,表现形式多是迷信活动。但其中也说明:过去,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在天灾,疾疫、人祸的残害下,生命得不到保障。人们举行这些仪式,也有朴素的,企图借助神秘力量实现后代兴旺、康健的理想之目的。一些习俗仍遗存至今。

维吾尔族人经常为孩子熏香,说这样可以避邪。他们还向高寿老人要来旧衣物,改制成童装给孩子穿,以此祈求孩子成人,并能长寿。同时,他们怕孩子中邪,就用碎布头拼缀成百衲衣让孩子穿,给孩子挂护身符,或把烟灰涂在孩子脸上,使之显得丑陋。他们常给孩子枕头下放把刀子,以此来防止孩子的梦魇。有些人家,前面的孩子夭折了,再生孩子时,就给起名“吐尔逊”、“吐尔迪”、“吐尔逊古丽”等,即“留住吧”,“活下来了”,“存活之花”等意,以此祈求孩子的存活、长命。

锡伯族人习惯,孩子出生前不可以做许多衣服。他们认为做许多衣服等孩子出生很不吉利,孩子生下来会得惊风死去。他们等孩子满月后,才忙于做衣、帽、鞋来打扮孩子。在孩子出生前,他们只做大领毛衫。毛衫,就是衣服底边不缝。他们认为毛衫长长的,长大以后会总有吃有喝。满一百天时,锡伯族人给孩子穿小猪鞋或虎头鞋。猪和虎都有眼睛,孩子穿上这种鞋,便脚下有眼了,一生就不会踩到如同粪便一样肮脏的东西上,一生就不会被人坑害,不会遭灾。这些鞋子都是一整块面料做成,不另外徜鞋底,除穿上舒服外,还表示吉祥,圆圆满满。

(6) 割礼。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男孩子在五至七岁之间要举行割礼。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每个男孩都要进行割礼。举行割礼仪式时,父母要为之庆贺。割礼是将男孩阴茎的包皮割除,被认为是符合卫生要求的习俗。割礼的时间一般在单月,孩子的岁数也要求是单数,或五岁或七岁,为了伤口愈合得快,不易感染,多在春秋季节进行。维吾尔族人称割礼为“逊耐克托依”,看作是件喜事,像过节一样热闹。割礼前,受割礼的男孩要穿上一身新,骑上一岁的马驹,由大人牵着,到亲朋好友家中去送请柬。被邀请的人家在接到请柬后,要在孩子身上别一块布条。等孩子送完请柬回来,男孩的身上会挂满各种颜色的布条。割礼这天,要大请宾客,前来祝贺的客人要赠送礼品。受割礼的维吾尔族男孩,在打扫干净的房间里,躺到全新的被褥上,由专门施行割礼术的长者来动手术。手术前后仅用一分钟,等到男孩觉得痛时,助手们早把剥好皮的熟鸡蛋或红枣塞进孩子的嘴里,堵住孩子的哭声。在割礼时,女人不得入内。

割礼在哈萨克语中称为“孙迭提托依”。割礼前四至五天,男孩穿上新衣,头上和两肩插上猫头鹰羽毛,腰上绑上白布带,也骑上马由人牵上去拜访亲友。每到一家,就大声喊叫主人的名字。亲友们向他表示祝贺并根据家庭经济情况,送给孩子羊羔、牛犊、马驹等幼畜或布、毛巾、羽毛等物。到割礼那天,受割礼男孩父母要把亲友送的东西都挂在毡房的四周,展示给参加仪式的人们看。那些赠送的马驹必须在耳朵上打上特别记号。这些马驹长大后,便被称作“割礼马”。割礼由宗教人士毛拉或霍加进行。割礼仪式结束后,主人要给他们送礼物。手术完以后,要让孩子躺在老人身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