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外交文化·遣唐使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华传统文化·外交文化·遣唐使

自从日本圣德太子执政,提倡儒学和佛学,即派遣隋使和遣唐使。从唐贞观四年(630年)到唐乾宁元年(894年),共派遣唐使12次。遣唐使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为630—659年,30年间日本派遣唐使4次,船1—2艘,每艘约载120余人,多走北路,即由日本难波(今大阪),经朝鲜半岛、鸭绿江口、辽东半岛、渤海湾口,抵登州(今山东蓬莱县)。后期为702至838年,重要的有7次,一般有4条船,人员近600人,规模大,船线多走南路,即从九州南下,横渡东海至长江口;或者由值嘉岛(今长崎县)出海,横渡东海至长江口。船线短,但渡海风险很大。遣唐使团一般有大使1人,副使1—2人,判官1—4人,录事1—4人,在大使之上有时设押使和执节使,皆由学识渊博,汉学造诣深厚优秀人物担任。654年遣唐押使高向玄理在中国留学35年。702年遣唐执节使栗田真人熟悉经史,以汉文写文章,受武则天重视。752年遣唐使藤原清河文质彬彬,玄宗命画工画像,长期在唐做官。最著名的是吉备真备,多才多艺,回国后升为左大臣。阿倍仲麻吕,入唐取名晁衡,中进士在唐做官,擅诗文,与李白王维交游,做过左散骑常侍,镇南都尉。著名僧正有最澄、圆仁、圆珍,他们是日本天台宗宗师。遣唐使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很大。僧旻和高向玄理回国被任命为国博士,成了革新政治的主要设计人,促成了有名的日本大化改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