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文化·在天山文化的史册上·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天山文化·在天山文化的史册上·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玄奘(600—664),俗姓陈,名祎,是唐代洛州缑氏人(今河南偃师县陈河村附近)。玄奘出身于一个儒学世家,到他父亲陈慧,一度就任过江陵(今湖北省境内县令。后离职回乡当了隐民。玄奘兄弟姐妹五人,他最小。当时恰逢隋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信佛念经成为一时风尚。玄奘的二哥很早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当了和尚。由于父亲去世,家境更趋艰难,玄奘十三岁时也随二哥到净土寺剃发为僧,法名玄奘青年时代的玄奘对佛教教义中的许多问题理解不了,又无人可问,无书可解,便产生了立志到佛教发源地求经的愿望。二十六岁时,他曾向唐太宗李世民请求出访印度,终因国法禁止出玉门关以西,无法遂愿。但他主意已定。暗随商人远离长安。他沿途曾被通令捉拿,后又差点因缺水死在沙漠之中。到达高昌后,多亏高昌王麹文泰被他对宗教的虔诚所感动,给他配备马三十匹,随从二十五人,又派四名壮汉加入佛僧籍,跟随同行。高昌王还热心为他准备了西行必需的法服三十套以及许多头巾、手袋和靴子等,此外还赠送黄金百两,银钱万枚,绫绢五百匹等,用作他来往印度期间所需的旅费。后来他能在印度长年埋头研究,带回许多佛像和经典,没有高昌王这样慷慨有力的支持,是无法实现的。

出了高昌,玄奘一行翻越天山,在大清池(今伊塞克湖)附近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玛克西南)与西突厥的叶护可汗相遇。可汗除馈赠绯绫法服一套、绢五十匹外,还派人给南方各国书写“路照”,护送他们出境。有了西突厥可汗的“路照”,他们一路畅行无阻,终于进入了印度国北部。

在天竺国(今印度),玄奘如鱼得水,先在著名的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四处拜师觅经,足迹踏遍整个印度全境,还同各处佛教学者研讨佛法。他辩才横溢,名震天竺。但他虽身在印度,却一心想把所学知识为本国佛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所以决定起程回国。归途,他经过丝路南道的于阗、楼兰等国。唐贞观十九年(645)初,他回到了久别的长安,共带回佛经520夹,657部,需要二十二匹马才能运完。他二十六岁出发西行取经,回国时已四十三岁,先后共经历十七年,行程五万余里。

回国后,玄奘受到唐太宗的宠待,甚至希望他能还俗为官,但他没应允。他奉诏口述所见,由门徒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进呈唐太宗,然后就专心致志从事译经,讲学活动。至公元664年去世,他完成74部1335卷佛典的翻译工作,并四处传道,教授高徒,创立“法相宗”(又称“唯识宗”)。至今这一佛教流派还在日本流传。

《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十万多字。书中追述了玄奘亲身经历一百一十一个及由传闻得知的二十八个域邦和国家的山川地形、城邑关防、交通道路乃至风土习俗、物产气候、文化政治等等情况。尽管玄奘之前,由于“丝绸之路”的发展,我国关于西域诸地,尤其是古代印度的情况方面之著述已有多部,但正如我国当代著名印度学研究专家季羡林先生指出的:“所有这些书同《大唐西域记》比较起来,无论从量的方面比,还是从质的方面比,都如小巫见大巫,不能望其项背。像《大唐西域记》内容这样丰富,记载的国家这样多,记载得又这样翔实,连玄奘以后很长的时间内,也没有一本书能够比得上的。因此,从中国方面来说,《大唐西域记》确实算是一个高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