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长城关塞与燕赵古迹·内三关和外三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燕赵文化·长城关塞与燕赵古迹·内三关和外三关

明朝建立,蒙古贵族退出中原。善长骑射的蒙古骑兵仍虎视南部平原,初欲复辟帝业,继而纯属为了劫掠子女金帛。自永乐朝起,蒙古人东取大宁,西夺东胜,中部据有开平,隔长城与明相峙,时有深入掠夺。明成祖朱棣即位前,曾率兵镇守北平,防御蒙古骑兵,因此,他深知北部边防的重要性,自此时起,明代各帝极力维护长城的防御作用,无代不修长城。据传,明初大将徐达主持修建了自居庸关至山海关的东段长城;宣大总督修建了自居庸关以西的西段长城;戚继光主持敌台的修建工程。

明长城东达鸭绿江,一说东达辽宁开原柳条边;西至嘉峪关,总长超过秦长城,耗费亦为前代所不及。明长城东段分内外二边。外边西起山西怀安镇口台,经万全、崇礼、赤城、延庆而达四海冶的御靖台(一说为怀柔县止),长约八百七十余里。内边起于山西省偏关,东至涞源,东北折经易县、涞水、涿县、房山、昌平、怀柔、密云、蓟县、遵化、卢龙、抚宁、终于山海关;另一分枝自涞源折向西南,经唐县、阜平、灵寿、平山、井径、元氏、赞皇、临城、内丘、邢台、沙河而至大岭口,全长约三千四百余里。内外边结构形势,形成一纵深防御体系,完全是为了拱卫都城北京,使燕赵区域的军事地位被凸显出来了。

明朝政府沿长城一线北部防线设置了九座军镇,又称“九边”,分别命将驻守。位于燕赵区域内的有宣府、蓟州二镇,以其屏蔽京城,于九镇中最为重要。宣府在秦汉属上谷郡境,既是军镇驻所,又是宣大总督驻所,下辖宣府、大同、山西三抚三镇,驻步马军兵十二万六千四百人,防区东起延庆四海冶,西至山西保德黄河岸边;长约一千九百二十里。蓟州镇治渔阳(今河北蓟县),亦为蓟辽总督驻所,下辖顺天、保定、辽东三巡抚。蓟州镇原兵额四万余人,嘉靖二十九年(1551),蒙古俺答汗率兵攻入古北口,兵临北京城下,此后蓟州镇增兵至七万八千六百人,加强了自居庸关至山海关一千二百里的长城防御力量。

自山西以东的内外长城,关口林立,据张鸿翔所著《长城关堡录》统计,此段长城共有关隘八百九十九道,营堡七十一座。较著名的关口有: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是为“外三关”;居庸关、倒马关、紫荆关,是为“内三关”;还有山海关、龙泉关、白羊关、故关、喜峰口、古北口、潘家口、黄花镇、四海冶堡、飞狐关、浮图峪口、井陉关、黄榆关等。

居庸关,在昌平西北三十里,南至北京一百二十里。秦代即称居庸关,以秦始皇筑长城,曾居庸徒于此而得名。秦汉以来,皆为名关,北齐称纳款关,唐称蓟门关,又名军都关。为“天下九塞”之一。居庸之形势,东西山险连亘五十里,中间一关,最狭处才阔五步,仅通一车。有关门两道,南称南口,北称北口,南北相距四十里。两山夹峙,道路崎岖,下临巨涧,称为“绝险”、“天下北门”、“古今巨防”。古人描述“其险如线,其侧如倾,升若扪参,降若趋井”。元人郝经云:“中原能守则为阳国北门,中原失守则为阴国南门”。历代都屯驻重兵于此。明初大将徐达,沿东面翠屏山、西面金拒山两山脊脉,并连接南北两口,筑造一关城,墙高四丈二尺,厚二丈五尺,周回十三点五里,至今遥望山巅,遗址清晰可见。居庸关及八达岭长城,成为今日游览北京者必到之处。

山海关,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古称榆关、又称渝关、临榆关、临闾关。出关便是辽西走廊,是古代通往东北的必经之处。东北少数民族部落进入中原,亦多经此处,唐代已视为军事重镇。明初,徐达复修此关,以其在山海之间,改称山海关。关城周回八里,又有东西罗城、南北新城,五城连环,故称“五花城”。东、南、西三面临海,稍北有兔耳山、覆舟山、斗绝难攀。出关向东北有路,八里至宁远界。入关一百八十里至卢龙县。明末,蒙古各部相继衰落,而满族雄起,虎视中原,东北方面成为边防重点,故于山海关附近驻扎重兵,又以其为长城东部起点,故称之为“天下第一关”。后清兵屡经它处掠寇京畿,然山海关固守不下,阻隔清军关内关外联系,清兵因而不得久留中原。后因吴三桂献关,加之中原战争,满洲贵族乘机入主中原。以山海关之重要,故号称“辽左之咽喉,京师之保障”。

紫荆关,在易县西八十里太行山中,东北至北京三百里,因山多紫荆得名。古称五阮关、子庄关,宋代称金陂关。出关西行至涞源、大同,北行至沿河口、宣化,向西南可至浮图峪、插箭岭。山形险绝,河流中断,崖壁峭直,状如列屏。前人称其:“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以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据于中,规模宏丽,屹然为畿辅保障。”东汉初乌桓为寇,马援出五阮关击之,即此。金末,蒙金大战,成吉思汗率蒙古骑兵入紫荆关,败金军于五回岭,取易、涿二州,遂围金都。明代,蒙古部落入寇,亦过此关,紫荆关确可称京西门户。明正统时,于此建旧城一座,周回三百八十丈。景泰元年,增建新城,周回六百八十丈,至今故址尤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