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从夜郎国谈起—贵州的疆域沿革·元、明的土司制度和贵州建省
元朝统一中国后,在中原地区实行行中书省制(即行省制),而在边疆地区实行土司制。在贵州境内,取消了相对独立的地方政权如罗殿国等,对统治范围较大的少数民族首领,设宣慰司、宣抚司或安抚司,较小的设长官司。统称土司,当时贵州大小土司有三百余个。
明初,继承元制,鉴于元代土司过多,将其合并,设立贵州、思州、思南、播州四个宣慰司,称“四大土司”,另有乌撤、普定、普安三土府,金竹、都云两安抚司及百余长官司、蛮夷长官司,所有长官均由民族首领担任。明初推行土司制,是为了用兵云南,贵州是用兵前线,必须借各民族首领来安抚。但明初除设土司外又在湖南至云南沿驿道一线建立卫、所,派兵屯守,又在洪武十五年(1382)设立贵州都指挥司使,统一贵州驻军。明代省一级地方官一般设三使: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司法)、指挥使(管军事),因此贵州在军事上已有行省雏型。
明初对贵州地方民族首领的安抚政策是收到成效的。贵州宣慰司使蔼翠原是彝族默部第六十六世土司,他曾以军马、粮食大力支持朱元璋用兵云南,他的妻子便是著名的奢香夫人。当时都指挥司使马晔为了让贵州土司反叛朝廷,以便乘机消灭土司,多方寻衅闹事,乃至凌辱奢香,差一点激起四十八部土目起兵反叛,但奢香以大局为重,不仅劝说土目,又亲赴南京,向朱元璋报告一切,朱元璋为奢香的深明大义所感动,召回马晔。奢香表示要世世代代约束所部归顺大明,主动开辟了水西(今黔西北)至四川、云南及贵阳的大道,设龙场九驿,便利了贵州的交通条件。她很有见识,派儿子赴京城入太学,学习汉文化,允许明朝政府在其统治地区办学,朱元璋曾高兴地说:“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洪武二十九年(1396),奢香去世,朝廷遣使致祭,授其子安姓,封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由于奢香的功绩,水西彝族一直与明中央政府保持较好关系。
象奢香夫人这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土司固然有,但也有部分土司,依仗世袭权力,对抗中央,奴役人民,使属下土民到处流亡,朝廷当然不能坐视不理。明永乐十一年(1413)思南宣慰司使田宗鼎与思州宣慰司使田琛举兵相攻,明政府派兵弹压,事平后就将这两个宣慰司撤消,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八个府,加上原有控制的三州与贵州宣慰司所辖地,设立了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永乐十五年(1417)又设立贵州等处提刑按察使司,这样作为一省的标志——“三司”就全部建立。后人一般将公元1413年贵州布政使司的设立作为贵州建省的开始。
明代的贵州疆域远比今天要小,黔北遵义和威宁一部分属四川,黔南及黔西南一部属广西,东部有一部分属湖广。即使贵州省内,也是“土流并治,军政分管”,土司与州府所辖地犬牙交错,另有卫、所的军户归都指挥使管辖,剩下的民户才属布政司所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