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种风情无地着
徐志摩,这位有才华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现代诗坛上是令人瞩目的。他以他的诗和散文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的拜伦”。朱自清说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却不料这道不舍昼夜的生命之水竟匆匆地消逝在茫茫雾海中——1931年11月9日,徐志摩因飞机遇雾坠毁而身亡,以三十五岁的年华留给人们永恒的思念。他的生前好友郑宗海挽赠一联:“旷世逸才,万种风情无地着;刹那奇梦,中年哀乐一时消。”表达了许多人共同的哀悼。
徐志摩是出身于江南巨商名门的富家弟子,自幼便浸淫诗书,具有江南才子的内在气质,而后,又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这使他的思想呈现出驳杂的特点,反映在诗歌和散文中便是一种与众不同与复杂多变的时期”。却又在现实的污浊中感到“黯淡”的惶惑。作为一个真诚的诗人,他的人生观“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关注各种社会人生,用他多变的笔锋或典雅或俚俗地描绘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生活,用他“摇活的性灵”给我们留下大量美丽的诗篇。尤其是他的爱情诗继续了十九世纪英国浪漫派的诗境,柔美流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为他的诗名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在新诗的“创格”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也很重要。他和闻一多领导的新格律运动,以自身的艺术实践对早期诗歌的散漫化倾向作有力的反驳。自他之后,诗人们把情感的反复吟咏当作一种合理的正常的追求,而不再把叙述和说明当作基本的和唯一的目的。新诗在形式上进一步走向完善。
徐志摩的诗无论是从构思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温柔清新的风格与语言的音乐美和谐地统一起来,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显示出诗人极高的天赋和驾御语言的能力。当然,他的后期诗歌,尤其是《猛虎集》、《云游》两部诗集中,流露出浓重的消沉、伤感、颓废的思想情调,艺术上有片面追求形式美的不足。但是,正当诗人意识到这种思想的错误并力求新的突破时,意外的不幸剥夺了他的生命与才情。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一来一去之间,诗人为我们留下了隽永的诗篇和永远的思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