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别离
李 白①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②,
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③?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④,雷凭凭兮欲吼怒⑤。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⑥?帝子泣兮绿云间⑦,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⑧。【注释】
①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彰隆县(今四川江油)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积极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与杜甫并称“李杜”,又称“诗仙”。
②皇英:娥皇、女英。她们嫁给舜。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
③“海水”二句:倒装语法,是说生死之别永无见期,其痛苦像海水一样无穷无尽。
④皇穹:天。
⑤凭凭:拟声词,状雷声。
⑥重瞳:舜的眼珠有两个瞳孔,人称重华。
⑦帝子:娥皇、女英二位。绿云:指丛竹。
⑧竹上之泪:《述异记》载,舜南征,死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相与而哭,泪下粘竹,竹上遂有斑纹。
【诗本事】
《远别离》是乐府“别离”十九曲之一,多以悲伤别离之事为内容。此诗收入唐人殷璠选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选诗止于天宝十二载(753),故其写作自当在天宝十二载之前。据《通鉴》天宝三载(744)所载:玄宗对高力士说,他觉得天下太平无事,想高居无为,把国家政事委托给李林甫去办。高力士劝阻说,天下大权不可以让别人代掌,否则,别人有了权就难以控制了。玄宗不听劝告,宠信权臣李林甫和藩镇安禄山,把天宝后期的政治弄得十分黑暗腐败。李白此篇通过尧女娥皇、女英及尧幽囚、舜野死的传说,以迷离惝恍之笔表现了诗人对当时权奸得势、政治混乱的深深忧虑。此诗深受楚辞影响,意境深邃,感情强烈,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赏评】
传说帝尧曾经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后来,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也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她们常常伫立于湘江之畔,看流不尽的江水,望雾气迷蒙的浩渺的洞庭湖。这浩浩汤汤的江水诉说着千年无尽的悲伤,似乎潇湘二妃的叹息幽幽而来,叹息长别离之苦。忽而,天气骤变,太阳惨淡无光,云天晦暗,猩猩在烟雨中啼叫,鬼魅似在呼唤着风雨。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即使说了又有什么用呢?皇天不能照察我的忠心,那殷殷的雷声又密又响,似乎在对我发怒。显然诗人是以洞庭风雨来暗喻自身的遭遇。奸邪当道,国运堪忧。君主用臣如果失当,大权旁落,就会像龙变为可怜的鱼类,而把权力窃取到手的野心家则会像鼠变成吃人的猛虎。当此之际,就是尧亦得禅舜,舜亦得禅禹。不要以为我的话是危言耸听、亵渎人们心目中神圣的上古三代,证之典籍,确有尧被秘密囚禁、舜野死蛮荒之说啊。九嶷山的九座山峰连绵相似,究竟何处是重华的葬身之地、何处是他的孤坟呢?苍梧山连绵不绝,云雾茫茫,娥皇、女英二位帝子远望不知其所,只有在绿云般的丛竹间哭泣,哭声随风远逝,去而无应。二妃洒在斑竹上的泪水就像苍梧山不会有崩倒之日、湘水不会有涸绝之时一样永远没有止期。
这首诗以瑰丽而凄婉的神话为题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体现了李白的诗风。
【诗评选辑】
①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一八:太白《蜀道难》、《天姥吟》,虽极漫衍纵横,然终不如《远别离》之含蓄深永,且其词断而复续,乱而实整,尤合骚体。
②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通篇乐府,一字不入古诗,如一匹蜀锦,中间固不容一尺吴练。工部讥时语开口便见,供奉不然。……工部缓,供奉深。
③当代·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转引范梈说:此篇最有楚人风。所贵乎楚言者,断如复断,乱如复乱,而辞意反复行于其间者,实未尝断而乱也;使人一唱三叹,而有遗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