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苏轼自熙宁七年(1074)离开杭州,至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时隔整整十五年。杭州是苏轼非常喜爱的地方,他第一次离开后,常常怀念着这里的山光水色,民情风俗。这次出知杭州,他当然十分高兴。元祐五年(1090)二月,苏轼与友人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等地,因忠玉赠诗,苏轼次韵答之,作是诗。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这是诗人写登山时的亲身感受。“北山”是杭州市灵隐寺后的北高峰,海拔314米,自山下有石磴数百级,盘折三十六弯通山顶。登临眺望,群山屏列,西湖云光倒垂,波平如鉴。千仞,形容山极高处。“仞”是长度单位,说法不一,一仞约为七、八尺。“付”是给与的意思。这两句诗,意谓北山虽高,可它自身不会增高;只要你肯登攀,纵然是千仞之峰,凭借自己的双足就能上去。
人们常说,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所谓高瞻远瞩,就是这个道理。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不仅把诗意推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更广的视野;而更主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怀。同样,杜甫《望岳》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他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意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苏轼的这两句诗,就其本意来说,也是告诉人们:不要怕山高,只要双脚肯登攀,就能“凌绝顶”。然而在客观上,却表现了苏轼敢于正视和克服人生、仕途的种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当然,我们从中也能深刻领会“欲登高,必自卑”的道理。要想登上高峰,就必须从低处开始,然后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攀登。只要中途不废,定能到达顶峰。
由此,推而及之:做学问,搞科研或其他工作,都有一个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粗取精的过程,亦即是由普及到提高、由一般到特殊、由知此到知彼、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这与登山同出一理:故知难而进者,事则成;遇难而退者,事则废。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就是这个道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