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清]吴藻》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清]吴藻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几秋声。

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误人犹是说聪明。

吴藻(约1800—约1855),字苹香,号玉岑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出身商人家庭。她工诗善琴,娴于音律,尤擅词,亦长于制曲。晚年移家南湖,潜心奉道。著有《花帘词》、《香南雪北词》、《花帘书屋诗》、《读骚图曲》等。

这首词写的是女词人自负聪明,却又怀才不遇,唯有读骚寄恨。因其“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富含哲理,故极为人所乐道。

词的上片开头两句:“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是写女词人手捧《离骚》,读了一卷又一卷,却没有半点儿困倦之意;她心事重重,愁肠百结,在昏暗的烛光下已经苦熬有整整十年。《离骚》是《楚辞》的篇名,战国时楚人屈原所作。汉刘向编集《楚辞》,尊称之为《离骚经》。这两句,句式整齐,各自相对,在两个“一卷”和“十年”之间,有一种对应的关系:一卷《离骚》,就是一种新的内容与境界;十年灯烛,就是十年心事的浓缩与象征。两句之中,量词重叠出现,形象地写出了女词人夜阑苦读不辍,愁苦萦身不眠的情景。紧接着,“芭蕉叶上几秋声”一句,进一步补足前两句的意思,说夜深了,秋风刮在芭蕉叶上,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声响。古人常常通过梧桐、芭蕉叶上的秋雨秋声,来抒写萧瑟悲凉的秋意和离别思乡的痛苦。如温庭筠的《更漏子》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徐再思的小令《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这首词用的也是象征手法,我们透过芭蕉叶上所发出的飒飒秋声,不正可以听到女词人那低微而又极其伤痛的啜泣之声么?

词的下片,女词人仿佛如高手抚琴林中,在柔指淡音中款款奏出自己的心曲:“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误人犹是说聪明。”这三句的意思是说,女词人真想放声大哭一场,可是不行呀!岂但不行,还要掩泪装欢,强作笑容;为了讳饰满腹愁苦,只好学着去做可以忘情的事情;明明是贻误了他人,可还被人说成是聪明伶俐。这三句下得颇为深沉,表现了女词人茕独无依的生活遭遇和迷离惝恍的愁苦之情。一个凄苦无告的女词人形象,顿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试想,没有经历过人世沧桑,不洞悉人情世故的人,能写出如此沉郁凄恻的词句吗?而这一切,又怎能不令人为之热泪潸潸呢!

吴藻的这首《浣溪沙》词之所以广为传诵,久咏不衰,应当说,和“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关系极大。这两句既是女词人秋夜挑灯苦读的真实写照,又是富有象征意义的隽语,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形象地启发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要获得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就得集中精力潜心读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