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清]徐洪钧》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清]徐洪钧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混茫万古心,每于故纸寓。

忆昔就傅时,端受卤莽误。

年来发深省,颇领此中趣。

中夜每独坐,睒睒灯火聚。

到眼初茫然,思力未能赴。

朗吟一再过,旨趣或流露。

回环三复余,延缘得津路。

此时万籁寂,炯炯一心注。

若距且若迎,倏尔忽来悟。

顿令千载人,精魂宛相遇。

掩书起推窗,皎月挂高树。

读书是件苦差使,酷暑寒冬,霜晨晦夕,凄风苦雨,孤灯独坐;然而,读书又是件美差使,读书只要能读出门径来,读出道理来,读出旨趣来,便也就读出了无穷乐趣来。读书之要道在善读。这首诗就是在论读书之道。

徐洪钧,字双南,江苏宜兴人,清朝诸生,大约与沈德潜同时代。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录其诗数首,谓“双南喜抄书,经史子籍诗赋骈语会于心者,必手录出,游必载箱簏以行。年六十,右体患拘挛疾,仍用左手书,弗辍也。”这是一位酷爱读书者,从这首诗看,他也算得是一位善读书者。

这首诗是这位爱读书者且善读书者对读书过程的描述,对读书之道的论述,自然言必有得。

诗的开头两句便直接点题,“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意思是说读书贵在理解精神,而不应拘泥于章句之间。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谓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即是谓自己喜爱读书,但不执着于对字句的理解;每有所得,会其精神,便高兴万分。诗的开头两句与陶渊明文意基本相近。人们常将拘泥于字句的读书人比作书虫而尽情嘲笑,韩愈《杂诗》:“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明代散曲家冯惟敏谓“蠹虫虽小,咬文嚼字,有甚才学。”(《满庭芳·书虫》)便写尽了食古不化、寻章摘句、皓首穷经的酸书生之迂腐无能。诗人接着说明读书为什么不能死守章句,而应求神解,因为寓于书中的是“混茫”的“万古心”,是一种精神。五到八句用对比的方法说明自己也是到最近才懂得这个道理的,而小时候刚读书的时候常因自己的卤莽而误事。

从“中夜每独坐”开始至最后,极为生动地描绘了孤灯夜读的情景,并写了自己由初读浮躁到再读专注到继而深入到最终与千载之人精魂相遇万古之心倏尔来悟的读书过程,实质上也是诗人论述读书之道的精妙所在。

“睒睒”,灯火跳跃闪动的样子。夜晚独对书案,一灯为伴;初读一片茫然,因为精力未及,注意力分散;吟诵一两遍,有些了解文章的意思了;再不断地读上多遍,便渐渐地找到了道路。看来诗人是主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而不赞成那种“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元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朱子读书法》)的死读书的读书方法。沈德潜批道: “秦(桧)会之谓书快读则无味,奸人能道著读书趣也。”令人会心之余不禁哑然失笑。诗人主张读书时宜注意力集中,提倡反复阅读,提倡“朗吟”,从阅读的音节中体察书之旨趣,体察古人之心,是很有道理的。诗人接着不惜笔墨地描述了进入“神解”化境的妙处:这时已入深夜,万籁俱寂,读书人全神贯注、心不旁骛;而书的神髓若距若迎,“距”通“拒”。“若距若迎”指意旨忽隐忽现、若明若暗,然后,豁然开朗、猛然醒悟;于是,读书人进入一种化境,可以与千载之人的精魂相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经历是有限的,通过读书,便能了解过去的历史,具有未历之经验。读书读到这种境界,也可谓“书中自有无穷乐”了。一结超然,“掩书起推窗,皎月挂高树”,妙在结出题外,寓不尽之意于他物之中。既有与古人精魂相遇的感慨,又有读书神解的快乐,……所得之多已无法用言词表达,而托意于掩书推窗的动作,托意于皎月挂树的景象,可谓托之所托矣。

人们常常笑话死读书、读死书的读书人,而机智聪慧、善于将死书读活的读书人,他们的精神境界,他们的甘苦得失却是不读书的人永远不能体验的。书籍是知识最重要的积累,读书是学习知识最重要的手段,所以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如果理解成读书能使人作官,“学而优则仕”自然不错,但毕竟肤浅。如果说读书能给人知识、增长人的才干,那么自然是读书为高,因为人生天地间,知识最有用。当然要化知识为实践,以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则又需要另一种本领了,可这却是实践之道而非读书之道所能论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