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屈大均
亭障三边接, 风沙万古愁。
可怜辽海月, 不作汉时秋。
白草连天尽, 黄河倒日流。
受降城上望, 空忆冠军侯。
屈大均一生不屈不挠地从事抗清斗争,又具有很高的文学才能。顺治十五年(1658),北游到京,寻崇祯帝死所哭拜。又东出山海关,周览辽东、辽西形胜,留意山川险阻,虽离明朝的覆灭为时已久,大势已去,仍“箧中有《阴符》,吾生焉得闲”(《别王二丈予安》),奔走不息,志在恢复。他凭吊明军事家袁崇焕督师的蓟辽故垒,想到袁屡次击退南犯清兵,大败皇太极的辉煌战绩,感慨万千,赋《塞上曲》六首,此选其一。
三边是明朝的边防要地,连接不断的遗存亭障就是明证。但是阻挡清兵入关的英勇战斗只剩此陈迹,英雄人物已成为过去,而滚滚风沙却搅起诗人心中的无限哀愁。“万古”云者,可见哀愁之大之深之长了。
为什么呢?看吧,辽海上天昏地暗,皓月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华;这里没有故国家园的庄稼,甚至连野草也是一律的惨白,无边无际。“黄河”者,当指辽河,它的流向本与日月运行无关,但因其源于东北而注入西南的辽东湾,也使人产生一种“倒流”的感觉。仿佛已倒退到四季不分、洪水横流的蛮荒时代。何等肃杀、凄凉!这是逼真的自然景象,也是当时的社会景象。因为这里并非从来如此。
一个“汉”字透露了消息。在诗人看来,“汉时”之秋最为壮美:天高气爽,是英雄驰骋边塞、追逐强虏、杀敌立功的大好季节。一个“不作”,暗示已沦入异族统治的黑暗时代,比“危急存亡之秋”更令人悲观绝望。所谓“风沙”之愁,亦即对蔽月、倒日的胡沙、胡尘之愁,亡国之痛。明乎此,方能体味诗人心中的愁的份量,真是好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梦寐以求的是力挽狂澜于既倒。他登上本是象征胜利的“受降城”,举目眺望陆沉的神州。这历史性的讽刺更增添了多少悲酸,多少怅恨。他沉湎于对叱咤风云的“冠军侯”——民族英雄霍去病的追思之中。可是这样的英雄而今何在呢?明知“空忆”而又不能自已,忧愤激越、壮志未酬的情意尽在其中矣。至此,诗作“颠倒日月,鼓舞风雷”的主旨亦表露无遗。
诗人具有满腔的热情,富于奇特的想象,善于拈取典型的事物,打破时空界限,进行象征性的描写。他把眼前实景与往古史迹,黑暗现实与美好理想,巧妙地编织在一个立体画面之中,从不同层次,可以窥见不同的情景。一如异军突起,奇峰迭出,似在常识之外,实皆情理之中。反复吟咏,一个爱国忧国、不屈不挠的志士形象便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