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三十八首(其三)·唐·陈子昂》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陈子昂

苍苍丁零塞, 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 暴骨无全躯。

黄沙漠南起, 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 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 谁怜塞上孤。

〔丁零〕古国名,在今苏联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至贝加尔湖以南一带。〔缅〕遥远,渺茫。〔亭堠(hou)〕岗亭和了望敌情的土堡。〔摧兀〕毁坏。〔漠南〕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西隅〕指西天边。

陈子昂继二十六岁从军边塞之后,三十六岁又第二次从军西北边疆,饱尝了战争的艰辛,更看到了弊政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首五言古诗,就是当时有感于此而作的。诗中形象地描绘了古战场凄凉萧索的景象,借古讽今,揭露了武则天统治集团好大喜功,不惜人民生命,不断对边塞少数民族发动战争的罪恶,并以充满同情的笔触,申诉了人民的灾难。

首四句,以悲凉的笔调,描绘了边塞古战场的凄惨景象:天色苍苍,灰气蒙蒙,笼罩着丁零古塞;这里远离都城一片荒寂,当年汉代坚固的岗亭土堡,如今已成断壁残垣,一片废墟;路旁道边白骨一片,无一全躯。这里借对边塞特有的那种荒凉萧条、兵营破败、横尸遍野的典型景物的描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一个“何”字,形成质问,表达了作者对不义战争的不满和强烈谴责。

接下来两句,转入对边塞黄昏自然景色的描写:茫茫黄沙从漠南边刮起,漫天飞扬,使西天边那将要沉落的火红的太阳也变得惨淡发白。作者这里不事雕饰,却十分注意空间、色彩与动态的对比和配合。诗人以“漠南”与“西隅”相对,“黄沙”与“白日”相合,一“起”一“隐”则更给人动感。作者用他的如椽大笔从广阔背景上勾画了古战场辽阔而荒寂的环境,进一步加强了对古战场萧索而雄浑的气氛渲染。

最后四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先用“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两句以虚写实,托古指今,明写汉兵三十二万征战匈奴一事,实际暗写唐万岁通天元年(696)曹仁师等二十八将攻打契丹,全军覆没之事,引出了下文。全诗以“但见”和“谁怜”反诘句式收束,指出广大士卒战死疆场,抛下孤儿寡母无人可怜。这里似虚还实,批判揭露了武则天为首的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发动对外战争,致使成千上万的士兵惨死战场,无数家庭老少孤苦无依的罪行。

总之,全诗充溢着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读罢之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北方原野广阔萧索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诗人忧国忧民而又孤单寂寞的动人形象。艺术上,此诗虽然没有细腻的描绘,可用粗疏的线条,自然的色调,自由的格律,表现了一种高远的意境,苍凉的情感和豪放的气概,使诗质朴明朗,具备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修竹篇》)的特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