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化城晚钟》的诗词与文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化城晚钟

位于九华街。九华十景之一。化城寺是全山百寺之首。寺中原有大钟一口,重万余斤,毁于战乱。现存钟系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铸造,约两千余斤,高一丈有余。该钟不仅铸造精美,且体积庞大,音质悠扬洪亮,用手轻叩即可发出清脆悦耳的微微响声;用槌撞,则嗡声舒扬,由近及远消逝在山谷中。夜深人静的夜色中,钟声尤为清悠,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今祗园寺、百岁宫、东崖上院、甘露寺的洪钟依在,有的造型庄严凝重;有的简洁典雅,周身刻镂着凹凸精致的铭文和佛教装饰图纹。当夕阳西坠,白云归岫,蒲牢一击,九华百寺之钟皆纷纷响起,其声响彻山谷、余音绕梁,回荡不绝,游人可领略古刹钟声无穷的韵味。晚钟又是九华全山僧尼上佛课的号令。化城晚钟的美妙意境,古往今来都曾有许多词赞美“化城蒲牢戊杵,声满九十九峰”。化城寺为九华开山寺,又是九华丛林中的总丛林。历史悠久。史志记载,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第一个上山的天竺僧人杯渡就在此筑室为庵。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青阳人诸葛节等改建,请金地藏居之。“化城”出自《法华经》佛祖释迦牟尼指地为城的典故,而命名化城寺。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寺院依山势而筑,前后4进,逐次升高。有大雄殿、藏经楼等建筑。整座殿宇精美无比,气宇轩昂,为九华山规模最大的梵宫。与化城寺隔街相对的是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的旃檀禅林。该寺院规模宏大,楼阁相接,内室曲折迂回。旃檀禅林后面是上禅堂,位于神光岭半山腰处,原名景德堂。此堂结构精妙,曲折玲珑,云树映带,泉石萦绕。整座殿堂恢宏富丽,古人有“风景唯上禅堂最佳,院宇唯上禅堂为最丽”的评赞。过上禅堂,拾级而上,登神光岭,就是肉身宝殿。肉身宝殿又称月身殿,俗名肉身塔,是建造在金地藏墓基上的一座塔形庙宇,始建于唐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重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殿宇宏伟,顶覆铁瓦,四周回廊由24根石柱环围,重檐斗拱,画栋雕梁。“东南第一山”金匾高悬门楣。殿前81级石阶直抵修葺一新,规模宏敞前后两进的十王殿,殿后有古花园和半月形瑶台和钟鼓楼。

〔古诗文赏析〕 宿九华化城寺庄 唐·泠然



佛寺孤庄千嶂间,我来诗境强相关。

岩边树动猴下涧,云里锡鸣僧上山。

松月影寒生碧落,石泉声乱喷潺湲。

明朝更蹑层霄去,誓共烟霞到老闲。



泠然是唐代僧人,《全唐诗》仅收他一首诗,便是这首《宿九华化城寺庄》。诗人是佛门弟子,朝山进香,夜宿化城寺。全诗充溢着宁静、澹泊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自由无羁的理想。

一开篇,诗人先点出化城寺的位置,处于九华山的峰峦叠嶂间。“孤”字显出寺地隐深,此外更无人烟。这样的环境,本应强调的是佛门净化地的清静、肃穆,但山上山下优美景物的天然风物,却逗起了诗人的无限诗兴。

“岩边”以下四句是写诗人感知的事物,一句一景,如四条屏一样,画出了化城寺周围的具体环境。“岩边树动猴下涧”。只见树枝藤萝摇动,知是猴儿窜动,却不见猴儿露面,可以想见岩边涧畔树之繁盛茂密。“云里锡鸣僧上山”,以山间层云中传出锡杖声声,说明还有僧人往山顶上进发。“锡鸣”指僧人手持的禅杖,禅杖下安有铁纂,振时作声。泠然本是僧人,听到这特殊的声音,自然知道是僧人上山。也点明了在山更高深处,还有佛家庙宇,这句也为末联设下伏线。

既然天色已晚,还有僧人行进,诗人不免要往那云深处注目了望,目光所及,只见天穹空阔,映出苍苍松枝,月光清冷如水,既不见寺,更无人迹,只有泉水流淌激溅在石头上发出的淙淙声响。这四句虽然有声响,有动静,但联在一起渲染的是一种远离尘世烟火的极静穆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之中,皈依佛门的泠然,胸中涌动的是离尘脱俗,更为高洁的情绪:“明朝更蹑层霄去,誓共烟霞到老闲”,诗人决心翌晨一步一步到那层云深处,与烟霞为侣,终老一生。“蹑”字活画出诗人那笃信、虔诚、小心翼翼又毫不动摇的心态。烟霞本身就是纤尘不染、自由无碍的意象,诗人与烟霞为伴,更表明了自己闲适而高逸的情怀。

(可书 光澜)



〔现代散文〕 化城是九华山百寺之首,它高踞九华街市之上,寺前是一个面积约十亩的广场,阶下有放生池,又名偃月池,池水澄澈如镜,天光云影,苍山古刹,尽入其中。

寺依山势而造,前后为四进,逐次升高。从山门至藏经楼前院墙,以凸字形相联,浑然一体,具有江南山区古寺建筑的特征。

化城寺中原有大钟一口,重万余斤,早已毁于兵燹。现在的一口洪钟,铸造于清光绪年间,约两千余斤,高一丈有余。该钟不仅铸造精美,体积超群,音质也特别悠扬洪沉,以手轻叩即可听到微微清脆悦耳的响声;用槌撞之,则嗡声洪亮高扬,由近及远慢慢地在山谷中消逝。其钟声是全山佛课的号令。每当红日西坠,白云归岫,蒲牢一击,九华百寺之钟均纷纷击发,其声响彻山谷,千名僧尼随着钟声开始了晚课。“化城晚钟”便由此构成九华一景。

从化城寺往肉身殿,可见一组楼阁,粉壁上写着“旃檀禅林”四个大字,楼后飞檐重叠的殿顶隐约可见。寺后有山岗,岗上挺立着几株古木。古树木质坚硬,纹理纤细,异香扑鼻。创寺和尚将它比喻为佛家珍视的旃檀木,所创的这座寺院又是禅宗寺院,故名“旃檀禅林”。这里各楼、殿的雕饰十分精致。但吸引人的是一些雕像:如济颠和尚,一手执酒壶,一手摇破扇,笑盈盈,手舞足蹈,似酒醉归来,逍遥自在;如南宋时期的风肢和尚,他赤着脚,手挥拂尘,左肋下夹着一把扫帚,似是要扫尽秦桧之类奸臣;此外还有唐僧师徒、八仙等。

从旃檀禅林抽身回来,经净土庵、无量寺、上禅堂,便来到肉身宝殿,这里是佛教徒朝谒九华圣地的主要处所,亦为九华的名胜之一。肉身宝殿下是十王殿。当年十王殿前后三进,规模宏敞;凡到肉身宝殿朝拜者需从殿内穿过,香火极盛,十王殿一已重建,风采初展。

肉身宝殿,座落在崔嵬山峦之上,古称“南台”。佛教传说:释迦逝后一千五百年,地藏王菩萨降世,即金地藏。他居九华山头七十五年,唐贞元十年去世,化城寺为地藏成道处,肉身殿为其塔院。地藏晚年,曾带侍者在南台诵经晏尘,去世后便安厝于南台。三年后开缸安葬时,其遗体绵软,颜貌如生,撼其骨节有金锁般响声。依佛经所说:其兜罗绵软,金锁骸鸣,乃是菩萨转世。遂立三级小浮图供奉。千余年来,肉身殿屡经修葺,愈加壮丽。明万历年间,朝廷赐金修建,赐名为“护国肉身宝塔”。殿顶则全部是铁瓦覆盖,二十余根石柱立于四周回廊内外。重檐斗拱,雕梁画栋,青狮、彩凤、蟠龙雕饰在重檐之间,风铎叮当响于四周。“东南第一大山”的大字金匾。高悬廊下,闪耀夺目。青花古瓷制成的“肉身宝殿”竖匾,悬挂在殿宇前后两门直上的高处。庄严高阁,东西有厢房衬托;殿前平台下,有陡峻石阶八十一级。殿内的木质宝塔,以汉白玉为塔基,共七级,呈八角形,剔透玲珑。塔内即地藏肉身所在的三级石塔。金色的十王站像,双手捧圭,毕恭毕敬地立在大殿两侧的汉白玉神台之上。地面用大理石铺砌。塔前悬着镂空八角琉璃灯,不分昼夜,终年灯火长明。古人吟咏此处:“神塔辉千古,真身镇佛门”。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和七月三十日,即地藏王生日、成道日,朝拜的佛教信徒涌至塔下,膜拜上供。塔北门廊下,有黑底、金字的小篆横匾,上写地藏誓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末空,誓不成佛”。门前便是“布金胜地”。外有半月形瑶台,台上有三座大铸鼎并列于殿前,为香客焚香致诚之处。

(个竹)



〔民间文学〕 金地藏来九华山后,从虎口救下一小孩,这小孩从此拜金和尚为师,取法名为道明。

这天金地藏披着袈裟,下山化缘,准备建寺庙。刚出石洞口,一个老者神情十分焦急地走来,弯腰作揖说道:“请问师傅,可曾见一个小孩?他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金地藏心里明白是找他的徒弟,便合掌答道:“阿弥陀佛!找他何事?”老者连忙说:“师傅你见到他了?他是我的儿子呀,几天都没回来,把人都急死了。请问师傅,他现在哪儿?”

“他已经跟我出家了。”

老者急得差点昏了过去。这老者不是别人,是九华山的大财主闵公。“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全靠他传宗接代,怎么能出家呀!求求您,放我儿回家吧。”闵公扑通一声跪在金地藏面前,一面又朝洞口大喊:“儿呀,快跟我回家去吧,你娘眼睛都快哭瞎了!快出来吧。”

道明在洞内听得明白,十分心酸,他走到洞口朝父亲跪下,将遇虎被师傅救下的经过讲了一遍,并说:“我已经出家了,决不回去!”

闵公知道儿子的倔脾气,转身又央求金地藏:“放我儿回家吧,师傅的大恩大德我绝不会忘记,您要什么我就给您什么!”

金地藏说:“我只想借块宝地建寺,以了却自己的心愿。”

“行行行!”闵公连忙说:“这九十九峰皆归我管,您看中哪里?要多少我给多少。”

金地藏正要走,忽然眼前出现一道神光。他随着神光走去,闵公跟在后面。来到一座山岭上,神光绕着岭头旋了一圈,光芒四射。金地藏连声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又朝四方叩头朝拜。一会儿,神光就消失了。金地藏对闵公说:“这是块神灵宝地,不知施主舍不舍得给我建寺?”“哪里的话,舍得舍得,只是太小了一点。”闵公答道。“我只要一袈裟的地方。”地藏边说边解下袈裟,一个翻身,朝空一撒,袈裟顿时变成天网,罩住了九十九峰,把青阳城也罩住了半边。城隍老爷见神光射来,吓得躲到了城外。神光岭也由此而得名。

闵公看到金地藏佛法无边,知道此人不是一般的人物,连忙跪倒在地,恳求师傅也收下他这个徒弟。从此金地藏收下了第二个徒弟。“先进山门为长老”,所以,儿子为师兄,闵公为师弟。闵公还叫家里所有的人都出了家,男的当和尚,女的做尼姑。

闵公拿出了所有的家产为金地藏建寺。还向青阳的大财神诸居士化缘建寺,诸居士见金地藏住石洞,吞白土,食黄精,从万里之遥来九华山建寺,深受感动,也献出重金,与闵公合力建成了化城寺,并请金地藏搬进寺里住。从此,化城寺就成为地藏道场,九华山也就变为佛教圣地了。

(汤莉 整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