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终南山》唐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王维《终南山》唐山水诗鉴赏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摩诘诗固然最擅长表现静美境界,但有时写壮丽之景也很出色,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等,无不出乎劲健之笔,历来为人所称道。而界于刚柔之间,兼备雄奇与恬静之美的佳篇,则当数上面的这首《终南山》。

这诗发端以夸张的语言盛赞终南山地近长安而绵亘千里,一下子便把它的雄伟气势烘托了出来,给读者一个不小的惊异。“太乙”亦作太一,是终南山的古名。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是秦岭主峰之一。秦岭西起今甘肃、青海两省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即使照今天的地理知识来解释,终南山也不“到海隅”。这么说,不过是夸张山势的遥远无垠而已。“天都”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引《关中记》,谓终南山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曰“天都”。此说于义不通,不可采。或以为遥望此山,其顶峰似与“天都” (犹言天庭)相近。此说较佳,可作为一种解释。但前人早已指出,王维的《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公于韦氏逍遥谷宴集序》有云:“逍遥谷,天都近者,王官有之。”(意谓韦氏逍遥谷在帝都附近)可见这首诗中的“天都”也应指帝都长安(详王维集赵殿成注)。此解最正确。古代称皇帝为天子,自然可称皇都为天都了。不说“皇都”而说“天都”,既可增强长安的崇高感、神圣感,又可令读者无意中生出山高接天的联想,这在文学修辞上是很有讲究的。

颔联写山行所见云烟变幻景象。“青霭”,青色的雾气。整联是说:刚从一个山头下来,回头一望白云便合拢了; 青霭微茫,进入其中却又看不见。上下句意重,谓之“合掌”,是对仗之一病。这一联貌似板滞,实极空灵,主要在于诗人真有穿云入雾的山行实感,并能以画家水墨淡彩的渲染手法将之表现出来。王维写景,往往好用颜色的对比和远近景物的衬托来加强意境的立体感、层次感和色彩感,比如“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新晴野望》)、“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辋川闲居》)、“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等等,这首诗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一联,就是如此。关于王维的诗和画的艺术特色,还是苏轼说得好:“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他诗画艺术的相通处,当然首先应向他的诗情画意中,向他的美学观点和艺术趣味中去寻找。不过,这里既已窥见他是如何借鉴水墨淡彩的渲染、远近景物的衬托和颜色的对比等画法来写诗,无疑会有助于领悟他“诗中有画”这一特色的。

相传古代中华九州诸国的划分,同其上天空中星座的方位是相对应的,如宋国应大火星座,燕应析木星座等等,谓之“分野”。颈联“分野”二句是说终南山很大,盘踞不止一州,在中央山峰那里,分野就变了,已属另外一州所管了; 而且各个山谷的天气都不一样,有的阴有的晴。这一联写得很有气势。杜甫的《望岳》“齐鲁青未了”谓泰山横亘齐鲁两地,与此“分野”句意近,又“阴阳割昏晓”与此“阴晴”句差不多。两相参读,不但可加深对句义的理解,还可从中看出类似的感受在不同诗人笔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这种比照,对锻炼我们细致的艺术分辨力是有帮助的。

尾联写山大而人少的情况。“欲投人处宿”,亦见空山探胜不觉日暮的逸兴。“隔水问樵夫”,顺手添一道水来陪衬山,点缀一个挑柴回家的樵夫藉以打破日暮空山的沉静和寂寞。这岂不同我国传统山水画的画面很相象么? 由于有了这样的结尾,就能将前面所写终南山的雄伟气势和它富于变化的景色,同诗人快游不觉日暮而急思投宿的心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全篇显得浑然一体,兼备阳刚与阴柔之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