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诗》题画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石涛

天地浑熔一气,再分风雨四时。

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

一提起“不似之似似之”这句绘画名言,人们往往归功于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以为是他提出来的。其实是齐白石引用了石涛的话。一句绘画名言,挪后了二百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错误。

此诗前两句是说,大自然从浑融一气,到分出春、夏、秋、冬四季,再到具有风、雨、阴、晴的气候,真是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画家再有生花妙笔,也难以按照原形一一描画出来。

第三句则进一步说,何况画学上还得讲究光线的明暗,位置的高低,距离的远近,哪能一一地穷形尽相地描绘出来呢?

于是,诗的第四句,便郑重提出“不似之似似之”的重要绘画美学命题。只有这样,不管大自然多么变幻莫测,也不管“明暗高低远近”等要求有多么复杂,便都能应付裕如了。

“不似之似似之”的命题,有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它是对形神兼备论的继承与提高。 “不似之似”体现着艺术形象的形与神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形离开了神,则生气全无;神离开了形,便无所附丽。只有形神兼备,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东晋顾恺之首先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已经初步认识到神对于形的统帅作用。晚唐司空图在《诗品·形容》中提出“离形得似”的命题,要求人们直接把握艺术形象的内在精神与本质规律,而不要拘泥于事物的外在形象特征。虽谈的是诗歌理论,却通于绘画。所以至北宋欧阳修便在《题盘车图诗》中提出“古画画意不画形”, “忘形得意知者寡”的绘画要求。“忘形得意”即“离形得似”。苏轼亦明确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的主张。元代的大画家倪瓒,则主张率意地抒情写意,不必计较外形的似与不似,提出“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 (《清閟阁遗稿》)的主张。明代徐渭则提出“舍形悦影” (《题夏珪山水卷》)之说,主张“不求形似求生韵” (《画百花卷与史甥题曰漱老谑墨》)。 “生韵”主要指画家的气质、胸襟、情思,但也不能违背传客观之神的要求。清初王时敏强调作画要“不徒以形似为能”,并要“得其神髓” (《西庐画跋》)。王原祁指出,学习古人的画要做到“须以神遇, 不以迹求” (《麓台题画稿》) 。

石涛的“不似之似似之”的美学命题,则是对前人理论的总结与提高。一方面, “不似之似”包含着画家对客观景物的概括、集中、筛癣提高的手段,即现在所说的典型化手段在内。 “搜尽奇峰打草稿” (《苦瓜和尚画语录》),他所画的黄山风景图,不是对黄山实景的模拟或照搬,而是经过加工提炼后“得黄山之性”并“与昔时所游神会之” (《石涛画集》)的结果。也就是说,已完全做到遗其貌而得其神了。另一方面,“不似之似”还突出了画家主观感情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石涛主张“我自用我法” (同上), “我自发我之肺腑” (《苦瓜和尚画语录》),并认为“夫画者,从于心者也” (同上),“笔墨乃性情之事” (《大涤子题画跋》)。因此, “山川脱胎于予”, “予脱胎于山川”,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达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 (以上俱见《苦瓜和尚画语录》)的境界,即主客观融洽统一的艺术最高境界,山水画便产生了,这就是“不似之似”。现代写意画大师齐白石以毕生的艺术实践证实“不似之似似之”理论的正确,并以自己的语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进一步阐述了它的含义,由此可见石涛画论影响的巨大和深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