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
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
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
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
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
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梁代庾肩吾之子。初仕梁,历仕东宫学士、建康令等。后出使西魏,正逢西魏灭梁,被留用,历仕右金紫光禄大夫、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又仕北周朝,任弘农郡太守、洛州刺史、司宗中大夫等。善诗赋、骈文,在南朝时与徐陵同为宫廷作家的代表,文风绮艳轻靡,时称“徐庾体”。后期入北朝,文风有明显变化,萧瑟苍凉,对社会动乱有所反映。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庾信的《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是一组题咏屏风画的诗,纵观二十五首诗的题材内容,可以知道这是一组反映贵族阶级游苑、射猎、宴饮、歌舞生活的屏风画。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史料表明,当时画作组画的风气很盛,像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板漆画,以十八幅画面表现刘向《列女传》的内容;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及北齐画家杨子华曾画过《宫苑人物屏风》,屏风常有数片,他所画的宫苑人物也便是组画。庾信的这一组诗,每首诗题咏一幅画,本诗是其中的第十一首,显然题咏的是屏风上的一幅“捣衣图”。古代画家常常以这种题材入画,如晋代画家张墨画作《捣练图》,刘宋画家陆探微和南齐画家刘瑱都曾画过《捣衣图》。
这首诗全篇描写画面景物。首二句“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点明捣衣活动的节令、时间和周围景色,秋天静谧的夜晚,皓月当空,秋风萧瑟,美丽的女子正在庭前捣衣。诗句一下子就为读者描绘了画面的整体境界,境中有人。 “秋夜捣衣声”的境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因为到了秋季,千家万户都要赶制冬衣,制衣的布帛先要放置在砧石上用杵捶捣,使之平、软,是谓“捣练”, 也称“捣衣”。次二句“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描写画上实物砧杵,是说砧石彩纹似锦,砧面平滑如镜,捣衣杵上端状如莲房,连接着杵杆中部。五、六句写捣衣声, “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 “秋韵”,遥应次句“秋风飘”。捣砧时发出急切的节奏声,是在女子手里调弄出来的,它们迎合着秋风的声响,送到远方。绘画是画不出声音来的,诗人只能根据画中人物静止(或一刹那间)的态势和砧杵形象,展开丰富的联想,推想出并用诗歌语言表达出“急节”、 “新声”这听觉形象来。
诗以“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煞尾,写出画中人物的心态,写她们在捣衣时的心理活动和良好愿望。这两句诗与上句“急节”拍合,因为捣衣女子想要及早赶制寒衣,寄到边关去,心急手也急,手里不停地捣杵,便发出“急节”来。霍嫖姚,即汉代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长期镇守边关,防御匈奴入侵。本诗用霍嫖姚代指守边将士。绘画可以表现人物露于面部的表情,如喜、怒、哀、乐等,但是人物的内心状态,如思乡、怀亲,尤其像捣衣女子赶制寒衣寄往边关让征人御寒的那种急切心情,却是“画不出”的。庾信精于诗,富于想象,他从整个画面的意境、画面人物的情态,体察出画中主人公——捣衣女子藏于深层的内心活动,并将这种出于“象外”的神情、愿望表达出来,补足画家的画意,充分显示出题画诗的艺术特征。
庾信这首诗,题为《咏画屏风》,而所咏的对象并不是屏风,而纯是屏风上的画,题画的宗旨非常明确。它对画面描写得十分细致、具体,而且还能表现画家难以画出的物之音响和人之心态,可以看出,我国的题画诗,到了南北朝后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可是,当时的诗人还没有注意到对画家和专题画作进行品评,到了唐代,题画诗的这种缺点便逐渐消失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