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嗣濮王芦雁二首(选一)》题画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米芾

偃蹇汀眠雁,萧梢风触芦

京尘方满眼,速为唤花奴

【注释】

①偃蹇:困顿,形容芦雁长途飞行后疲倦的样子。②萧梢:草木摇动的样子。③花奴:唐代宗室汝南王李琎,小名“花奴”,善击羯鼓。

【评说】

本诗选自米芾《画史》、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九五。《诗类》题作《濮王宗汉作芦雁有佳思赠以诗二首》。

米芾(1051—1107),宋代画家,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鹿门居士等,原籍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历仕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由于他个性狂放,人称“米癫”、“米痴”。其子米友仁书画能承其绪余,世称“大小米”、“二米”。他擅长山水画,源出董源,又自创一格,强调创新精神,主张“不敢工细,意似便已”(《画史》)他用浑圆凝重的横点错落排列,以点为皴,表现云雨微茫的山林景色,号为“米点山水”。书法得王羲之笔意,与苏轼黄庭坚、蔡襄齐名,合称“宋四大家”。著有《宝晋英光集》、《画史》、《书史》等。

赵宗汉(生卒年不详),宋代画家,字献甫,宋太宗曾孙,濮安懿王幼子。历仕秦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封嗣濮王。夏文彦《图绘宝鉴》云:“博雅该洽,无声色之好,唯以丹青自娱。”他喜画水墨荷花、蓼花,追求清雅的水墨意趣,尤擅画雁,米芾评曰:“嗣濮王宗汉作芦雁,有佳思。”(《画史》)汤垕甚至认为“濮王宗汉墨雁,可入神品”(《画鉴》)评价极高。原有二首,这里选评第一首。

人从画面景象入手。首二句的尾字,藏诗题名“芦雁”。这种写法,自杂体诗“藏头体”中套用过来,改头换尾,稍加变化。长途飞行而疲倦的大雁,卧于汀渚芦苇之中,风拂动芦苇,摇摆不定,发出萧飒的音响。“偃蹇”、“萧梢”,同为叠韵词,并列用在句首,可以增加诗歌的音乐美。这两句诗,创造了萧散的气韵,自有荒远的意趣,体现出赵宗汉雁画的总体风格。诗的第三句,诗人运用对立联想的艺术思维方式,诗笔转到与画境截然相反的方面去,写出“京尘方满眼”句,满眼是京城里的尘土,也就是京城里豪华富贵的气象。米芾不堪承受这种俗气,所以要“速为唤花奴”,用赵宗汉的气韵萧散、意趣幽雅的绘画作品来解除“污秽”。“唤花奴”用了唐朝的典故,唐玄宗听人弹琴,很不满意,便吩咐太监,“速召花奴将羯鼓来,为我解秽。”事见南卓《羯鼓录》。米芾运用这则典故,稍加夺换,用意有二:一,花奴是唐宗室,有才艺,喻宋宗室画家赵宗汉。二,花奴的羯鼓可以“解秽”,赵宗汉的画也能“解秽”。全诗语言雅淡,情韵俱胜,用事妥帖,不露痕迹,既赞美了赵宗汉画作的审美特征和“解秽”的艺术功能,也表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极高的鉴赏能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