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次韵子瞻题郭熙画秋山》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黄州逐客未赐环,江南江北饱看山。②
玉堂卧对郭熙画,发兴已在青林间。③
郭熙官画但荒远,短纸曲折开秋晚。④
江村烟外雨脚明,归雁行边余叠巘⑤
坐思黄柑洞庭霜,恨身不如雁随阳。⑥
熙今头白有眼力,尚能弄笔映窗光。
画取江南好风日,慰此将老镜中发。
但熙肯画宽作程,十日五日一水石。⑦
【注释】 ①郭熙:北宋画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善画山水寒林。②黄州逐客:指苏轼。苏在元丰二年(1079)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逐客,被贬谪而失意的人。赐环:被贬的官员召回朝廷。③玉堂:学士院的正厅。发兴:引动兴致。④官画:郭熙为御画院艺学士,他所写的画为官府所用,故称官画。但:只。⑤雨脚:雨。这里指飘近地面的雨。巘:小山峦。⑥坐:因为,由于。⑦十日五日一水石:语本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译文】 当年,那位被放逐到黄州的诗人还未被召还,在江南江北饱看了绿水青山。如今,在玉堂中躺着欣赏郭熙的画作,引动游兴,心早飞到青林之间。郭熙作的官画,画中意境多是荒寒平远,这幅短画笔致曲折地展开秋天的傍晚。在漠漠的轻烟中,在飘洒的雨丝里,江边的村落更显分明,一行归雁高飞,群山更比归雁远。因为想到洞庭湖边,霜降之后柑桔黄,恨自己不能像逐暖的鸿雁,飞到南方!郭熙虽然头发已白,但眼力未衰,还能在明窗下把画笔扛。希望他能画出江南美好的风物,来慰藉我这镜中的白发苍苍。只要郭熙肯答应作画,那就可放宽时限,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也都无妨。
【集评】 清·翁方纲:“前有玉堂一幅实景作衬,故后半又于空中宕出一幅伫发远神。”(《黄诗钞》卷十)
清·方东树:“‘黄州’四句,叙毕。‘郭熙’二句,正面。‘江村’句,写画面。‘归雁’句,顿住。‘坐思’二句入己,纬也。乃空中楼阁,妙。‘熙今’二句,驰取下二句。‘画取’二句,点出宗旨。‘但熙’二句,余情远韵,力透纸背。曲折驰骤,有江海之观、神龙万里之势。‘熙今’四句,枯窘。”(《昭昧詹言》卷十二)
近·高步瀛:“起二句先从昔年黄州看山衬起。(玉堂)二句从玉堂画馆上黄州山。(郭熙)二句卸去玉堂山画,折入本题秋山画,曲折分明。”(《唐宋诗举要》卷三)
今·赵昌平:“此诗艺术上最成功之处是能于跌宕恣纵间见法度深严。……抓住了杜、韩七古力大气雄的精神,于排奡中力求妥帖,所以能传颂不衰”。(《宋诗鉴赏辞典》第522页)
【总案】 宋代出了许多有名的山水、人物画家。中国画的理论和技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也给宋诗以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在文艺理论上,国画的风格、意境被诗人吸取到诗歌创作中,出现了大批“诗中有画”的山水景物诗;另一方面,在艺术手法上,国画的结构、布局给诗人的写作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诗和画,逐渐结合成统一的艺术。翻开宋人的传集,我们可以发现为数甚多的题画诗。不少著名的诗人,如苏轼、米芾等,也兼写几笔“文人画”。本诗作于元祐二年(1087),时黄庭坚任秘书省著作郎,与苏轼交往密切,唱酬颇多。本诗以题画为线索,融进朋友的交谊与个人的感慨,结构严谨,一步一折,常出新意。收处更把诗意推进一层,戛然而止,而又余味无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