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鉴赏
(一)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人民得到休养生息,社会日趋繁荣。隋朝立国虽短,但所建隋制却为唐朝所遵循,隋代实为唐代之前驱。因此,有关隋代的文学情况,并入唐代一起叙述。至于五代这一分裂时期的情况,也将在有关部分提及。
唐朝,是我国自汉以后第一个强大帝国。它近三百年(618—907)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盛时期,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极其光辉的时期。中华古典诗歌,就在此时步上了完全成熟的黄金时代,放射出绚丽的异彩。具体表现是:一是数量空前,作家众广。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汰洗,至今仍可见到五万来首唐诗,作家近2300人。其中开宗立派、影响久远的大家,不下二三十人,各具特色,在文学史上有地位的名家,也不在百人之下。唐诗数量为它以前一千六、七百年间保存下来的诗篇总数的三、四倍以上。二是诗体完备,质量优佳。唐代的诗体可谓集大成而又有新发展。五言古风、七言歌行和杂言体诗真正臻于完善的就在唐代。至于近体诗的五、七言绝句、七言律诗和排律,以及各种变体,全在唐代完成定型,并推向了顶峰。又有新旧乐府诗、民歌体、联句及和韵等众多诗体诗式均趋于成熟。更重要的是唐诗质量优于任何一个前代,后世如果要进一步发展,务必另辟蹊径。三是,题材广泛,内容繁富。唐诗作者来自各阶层和三教九流,人众面广。因此,诗歌题材的触角,自然地伸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到自然界的种种领域。作品反映的广度与深度相当突出,具有超越以往历代作品的现实性和涵容性。四是,流派争胜,风格纷呈。唐诗的艺术风格,可谓争奇斗艳,万花竞放。诗人们不屑于苟同,纷纷自立门户,各展特色,形成题材不同、风格相异的各种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艺术大放异彩。
(二)
唐诗的分期,历来争讼纷纭,现在一般按明人高棅在《唐诗品汇》中的分期,把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一、初唐时期
(公元618—712,约近100年)
这时期六朝轻浮绮靡的旧诗风,逐渐为浑雄刚健的唐代新诗风所代替,是诗风转变的过渡时期,也是向盛唐诗歌高峰发展的准备阶段。
唐初五十年,宫体诗仍然充斥诗坛。这时期主要诗人,除了前朝遗老虞世南等人之外,还有深受帝王宠信的宫廷诗人上官仪,时称其诗作为“上官体”。但这时也有一些超拔流俗的诗人,如王绩、魏征和王梵志等,都是这时诗坛中的积极因素,对后世不无影响。
初唐后五十年,诗坛出现了一批冲击“宫廷诗”的优秀诗人。他们的代表就是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王、杨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近体诗方面,为五律格式奠下了基础。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由宫体走向了市井,有了创新,并使七言古诗最后成型。
稍晚于“四杰”的还有一个诗派值得注意。他们就是沈佺期和宋之问,以及号称“文章四友”的李峤、崔融、苏味道和杜审言。他们的主要功绩在于诗律史上的贡献,使诗歌格律趋向定型化。他们将前人和同时代人诗歌格律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从而划清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界限。唐代近体诗在诗体上的革新,方正式告成。
初唐最后一位诗人,即武则天时代的陈子昂。他反对梁陈诗风最坚决,“四杰”是旧诗风的改进派,而他却是彻底的革新派。他对后来的李、杜等人的影响很大。在革新运动的推动下,诗坛风气大变。如张说、王湾、贺知章和张九龄等诗人,都摆脱了浮艳诗风而面貌一新,“盛唐之音”的前奏,已经吹响了。
二、盛唐时期
(713—765,逾50年)
唐诗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形成崭新的新诗风,并发展到了高峰。这五十年涌现了十几位大诗人,各有各的面貌。这一代诗人,是唐代诗坛,也是中国历代诗坛最有生气、最有成就的诗人。
这个时期首屈一指的,是伟大诗人
李白和杜甫。其他诗人可分为两大诗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以题咏山水景物和田园生活著称的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世称“王、孟”;还有著名的储光羲、常建、祖咏、王湾和綦毋潜等人。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其形式多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等。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把我国的山水诗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派中,以王维成就最高,于李、杜之外,另立一宗,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大。
另一派是以描写战争生活和边塞风光为主要内容的诗人,以高适、岑参为代表,还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李颀和崔颢等人,他们的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洋溢着慷慨激昂的时代精神。诗之形式,以七言歌行为主,而且章法多变,也用七言绝句。这一派中以岑参成就最高。他的诗富于浪漫色彩,有一种奇情异彩的艺术魅力。
标志着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杜甫。他们诗歌风格不同,但在艺术上同为出神入化,难分高低。正如后人所赞,他们是我国璀璨诗空中并射异彩的“双子星座”。
李白是“盛唐之音”的代表,其活动年代正是开元、天宝盛世。他用自己出色的浪漫主义杰作反映了盛唐的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生活。李诗登上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成就的顶峰,其影响远播域外。
杜甫的诗名与李白并重。他不仅是唐代大诗人,而且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最伟大诗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期。他在世五十九年,既阅历了“开元盛世”,又经受了“安史之乱”之苦,他用诗歌记录了所历的一切。因此,后世赞他的诗为“诗史”,赞其人为“诗圣”。
三、中唐时期
(766—827,约60年)
中唐时期,唐王朝由盛转衰,但诗坛经过一段低落又呈现了新气象。诗歌数量比其他几个时期都大,而且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这时期的主要诗派及其诗人是:
由
白居易和元稹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是一个现实主义的诗歌运动,为其时诗歌的主流。积极参与者有:张籍、王建、李绅等人。但此运动的先驱却是元结与顾况。白居易是继
杜甫之后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驰名中外,传世之作近三千首。他的大量政治性讽喻诗,在揭露现实的广泛性和批评时政的自觉性上,继承了杜甫而又有所前进;他在艺术上发展了叙事诗的技巧。
与元白诗派对立的,是以韩愈、孟郊、李贺、贾岛为代表的另一诗派,世称“韩孟”诗派。他们提倡追求险怪出奇,并以此来反对大历以来的华贵平庸诗风,并取得突破性成就。
唐诗到韩愈,出现了一大变。他以文为诗,引议论入诗,又构思奇特,激情奔放,刻意求工,喜用奇字险韵,富有创新精神。孟郊、贾岛诗风与韩愈相似,都以“苦吟”著名,世称“苦吟诗人”。
李贺,是中唐后期的一位天才诗人。他是李白之后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也是唐诗后期诗风转变的一个代表者。他对晚唐诗人李商隐、温庭筠影响深远,以至形成一个流派。
在中期,还有一批师法王维的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中杰出的有刘长卿和
韦应物。刘尤以五律著名,权德舆称为“五言长城”。白居易称赞韦之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并说他的五言诗“自成一家之体”。
稍晚于“大历十才子”的李益,也是中唐前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边塞诗大有盛唐王昌龄的遗风。他的七绝最受人推崇。
在中唐诗坛上,还有两位介于元白诗派和韩孟诗派之间,而卓然自成一家的著名诗人
刘禹锡和柳宗元。刘禹锡是中唐杰出诗人,也是一位进步思想家,因其为人豪放,诗歌警拔、雄健,乐观向上,故被誉为“诗豪”。柳宗元的诗“幽峭明净,自成一家”。其诗形式简淡,而意境深远。他还有一些寄味淡泊的田园诗,风格略似陶潜,与韦应物并称为“韦、柳”。
四、晚唐时期
(827—907,约80年)
晚唐战乱纷繁,农民举义蜂起,唐帝国开始分崩离析,逐渐临近衰亡。这时期诗歌也带有伤感没落情调,其成就远不如盛唐,也及不上中唐。这时期在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是李商隐和
杜牧等。他们极负盛名,世称“小李杜”。两人兼擅古近各体而杜牧以七绝见长,
李商隐以七律擅胜。
在唐末崛起了一个新诗派,以皮日休、聂夷中和
杜荀鹤为代表。他们诗歌数量虽不很多,但作品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辉,是农民大起义前后社会的真实写照。其中以杜荀鹤的成就最高,使近体诗乐府化、通俗化,显示平易流畅、平民性的艺术特色。
(三)
作为一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又有极高成就的唐诗,确是光辉灿烂的。它一直照耀着千秋后世的文坛艺苑,其影响甚为深远。
首先,唐诗使我国文学传统得以全面发展,并成了后世文学取之不竭的精神养料库。唐诗所发扬起来的现实主义战斗精神和浪漫主义优良传统,以及丰富的创作经验,都为后世的宋、元、明、清以及现代的诗人和文学家们所汲取,作为精神财富代代相传,并予以发展和创新。
其次,唐代定型的近体诗,成为宋、元、明、清各代诗歌主要形式。直至近代,“五四”文化革命后才起了一些变化。但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传统诗词不仅没有绝迹,而是经过一段低迷以后,又以勃勃新姿与现代新诗并立于中国诗坛之上,颇有发扬光大之势。
此外,唐诗也影响民间歌谣和其他文学样式的发展。民间文学固然是文人诗歌的源泉,但唐诗却反过来影响着民间创作,特别是绝句的影响更为明显。在近世的散文、戏剧和小说中,以至书画艺术等等,都能见到唐诗的影子。
附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