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诗现存三百多首,从来选诗的人对他的诗都没有一致的选录标准,因此也就没有公认的代表作。这首《游子吟》是很多选本都选的,原因在于它“简炼超拔,古味盎然,几乎一字千金。”(《诗法萃编》)它成功地把慈母疼爱游子之情和游子感激慈母之心融汇贯通在短短的六句诗、三十个字中,生动地传达出了母子间无可比拟的、深挚的骨肉之情,歌颂了人类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母子之爱。
《全唐诗》这首诗题下有一个小注“自注,迎母溧上作。”说明此诗是孟郊任溧阳尉时迎接他母亲而作。但看诗意却不对头,诗意分明是儿子出门旅游,临行时母亲为他缝制衣服,儿子有感而作。所以,看来这个注不很可信。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以情动人。诗人选择了最普通、最细微、但却是最能体现母子情深的景和物来加以渲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两个并例的偏正词组,主词是“线”和“衣”。“线”和“衣”本是寻常的东西,然而在诗人笔下却成了不寻常之物。因为诗里的“线”和“衣”已经都不再是客观的物,而是沾染了浓厚感情色彩的“线”和“衣”。这“线”里凝结着母亲对儿子丝丝缕缕、刻骨铭心的挚爱,凝结着母亲对于即将远离的儿子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忧思,也凝结着母亲对儿子的无限依恋之情。母亲把自己的深情和祝福,一针针、一线线缝进了儿子的衣衫。她简直愿意变成一件衣衫,牺牲自己为儿子抵挡风寒,为儿子带来温暖。而常年颠沛流离、窘困潦倒的游子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衣衫,刚好象母亲温暖的双手每时每刻都在抚摸着他那困乏的躯体,爱抚着他那颗饱受沧桑的心。正因为诗人一生仕途失意、穷愁潦倒,所以诗人更能体会到母爱的真挚无私,感受到母爱的温馨无比,从而写出了这样意味隽永、催人泪下的名句。
三、四两句从来没有注解,这里隐藏着吴越乡间的一种民间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缝制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不然,出门人的归期就会延迟。所以在母亲“临行密密缝”的这个动作中既带着无可奈何,又更多地流露出慈母的情怀,母亲当然不希望儿子离开自己身边,但为了儿子的前程却不得不让他、甚至劝他外出闯荡。而儿子还未出门,母亲却已经计算着他的归期,盼望他能早日归来。这就是慈母的情怀,“临行密密缝”的原因正在于“意恐迟迟归”。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慈母痛惜儿子的柔肠爱心,令人为之唏嘘。诗人笔下的母亲没有痛哭,也没有叮咛儿子早归;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一片爱的深情却从母亲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倾泻出来,唤起天下儿女对母亲多少深情的怀念和感激。
诗的最后两句用小草难以报答春天阳光的恩惠作比喻,贴切地表现了游子难报慈母所给予的厚爱,因而感到深深的歉疚。“寸草心”指儿子的一点孝心,“三春晖”则比喻母爱的温暖。诗人采用了反问的语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含义更加深刻,感慨更见恳切。而且这两句诗把前面四句的具体形象上升为抽象的共性,从而使全诗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这首诗,刘须溪评之为“诗之尤不朽者。”(《评孟东野集》)它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工巧的雕琢,然而却清新流畅,“诗从肺腑出”,(苏轼《读孟郊诗》)表现了一片浓厚真挚的纯情,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从而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